管荻森
摘 要:隨著大時代背景下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各地城市化也正如火如荼地不斷推進。尤其是近年來,作為市政府投資項目建設中心的工作人員,切實感受到了政府對于公共安全設施、社會保障建筑、醫療、教育、文化、交通等公益性項目的建設力度。政府投資項目建設中心作為招標人,嚴格按照招投標法對政府投資項目進行招投標工作,而上述中的公共安全設施、社會保障建筑、醫療、教育、文化、交通等公益性項目的建設,緊密關系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著巨大的社會效益。因此,通過嚴謹、嚴肅的招投標工作,最終選定合適的中標人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一個過程。筆者作為招標人,通過在建設中心六年的工作,總結和發現本市及全國其他地區的政府投資項目招投標過程中存在著的一些問題,下面將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政府投資項目;招投標過程;問題分析;提出對策
一、政府投資項目招投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招標條件不具備,倉促招標留隱患。某些地方政府或招標人風險規避意識薄弱,決策層缺少招投標流程相關專業知識,領導干部急于創造政績,為了滿足盡快開工的目的將招標工作的時長強行壓縮,“下死命令”導致執行層面不得不進行違規操作,規避或盡量簡化招標流程,為整個項目的后續工作埋下層層隱患。一些項目更是在招標條件不完全具備的前提下即進行倉促招標,導致了很多問題的發生。例:在項目資金沒有完全落實前就開始進行招標,導致工程期限延長,工程質量得不到保證;招標范圍尚未明確,設計圖紙尚不成熟就急于招標,導致工程內容缺項、漏算、清單數量存在巨大差異;更有設計階段不成熟,方案不合理便貿然招標后,施工階段存在邊施工邊改圖、資金審批不及時等現象導致工期了的延遲甚至停工。
(2)評標辦法不合理,控制造價談空話。部分地區的招標文件中存在評標辦法制定隨意、評分條件考慮不全、分值設定不夠合理等現象,導致高價中標、無實力投標人中標等現象,致使招投標工作失去了其本身“公平公正公開”、“優質優價選擇”的基本意義。例:技術不復雜的項目采用綜合評分法,技術復雜的項目反而采用低價中標法;評標辦法制定存在排他性、傾向性和有失公平內容。
(3)掛靠現象屢禁不止,圍標串標現象仍舊嚴重。雖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有明確規定,不得假借資質或以他人名義參加招投標報名,但在實際招投標工作中,掛靠、圍標串標現在仍舊存在,屢禁不止。圍標串標者哄抬標價,致使國家資產蒙受損失,掛靠則是通過掛靠行為將皮包公司包裝成頗具實力的企業,一旦掛靠公司中標,則會因其自身實力不足、人員配備不夠、資金落實不到位等因素導致項目質量、安全、進度等等存在重大隱患。
(4)評委素質參差不齊,“關系專家”濤聲依舊。作為評標過程中的評判者、執行者,部分評委專家存在業務不熟、對招標文件閱讀不夠、對評標辦法理解不足,更有甚者,由于部分地區專家庫中某專業的評委數量較少,潛在投標人針對某一工程提前跟專家評委打好關系,確保其中標的現象仍有發生。
(5)代理機構業務水平亟需提升。我國現今的招投標代理機構市場形成相對較晚,不少從業人員是從工程咨詢、工程設計、工程監理等其他單位轉業過來的,導致專業技能非常單一,加上目前代理市場薪資普遍不高,更是導致出現業務斷層,人才流失現象。
二、針對政府投資項目招投標過程中問題的對策
1、前期嚴格把關
對政府投資項目的招標條件進行嚴格審查。政府投資項目的施工招標,必須首先審核是否具備招標條件,招標條件包括初步設計及概算是否審批、項目資金是否落實、設計圖紙是否完善、現場施工條件是否完備、招標預算是否完成等等,在這些情況不完全具備的時候,不應進行招標,避免倉促招標帶來的后果和糾紛。
規范招標文件內容編制,嚴把招標文件審查關。一直以來,我市的政府投資項目(包括土建、裝修、弱電、暖通、電梯、柴油發電機組、監理、代理機構等)招標文件均由建設中心編制,報招標辦、監管辦備案、審查通過后方可網上發布。在招標文件的編制過程中,充分吸收專業部門對招標文件各部分內容的意見和建議,針對各個項目特點,確定合理的評標辦法,以達到嚴格控制造價的同時擇優選取最合適中標人的目的。目前我市更是出臺《關于印發《江山市建筑業企業信用評價辦法》(試行)的通知》江建設[2017]86號和江山市住建局發布的上一季度建筑業企業信用評價得分情況的通報及《信用評價在招標文件中的應用意見征詢會議紀要》的相關內容,將綜合信用分首次編入招標文件,使得評標過程中能更好的篩選出優質企業。
2、監管過程加強
建立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為主的網絡交易平臺,將招投標過程實現透明化,保證其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實行陽光下管理。招投標過程中,對招標文件、開標過程、評標過程等關鍵環節嚴格把關,對于中標后的建設項目進行定期跟蹤監管,要對于中標人是否按照工程合同執行進行嚴格監管,一旦發現問題,運用法律武器進行懲罰。嚴格查處掛靠、串標、圍標等違法行為,實行終身責任制。
針對個別重大項目的評標定標,招標人可以要求到異地抽取評委,防止“關系專家”現象的發生。
3、從業人員素質提升
這里的從業人員包括招標人、代理機構、評標專家等。招標人方面,應通過主管部門及監管部門的業務培訓和教育,學習最新法律法規、完善了解施工工藝及設備技術的進步等業務能力,同時也要堅決與腐敗劃清界限。代理機構方面,加強業務人員招投標的專業能力學習,提高對于相關法律的認識,提高對于招投標過程的熟悉與熟練度。評標專家方面,應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水平,了解最新的工藝技術,不能固步自封,更不允許貪污腐敗。
三、結論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招標方式、工程承包模式、評標方式方法等等都在不斷的變化,作為政府投資項目的招標人,應當不斷學習新的法律法規,緊緊跟隨時代的步伐,提高對于相關法律的認識,更好的履行政府交給我們的職責,在順利開展政府投資項目招投標工作的同時,減少國家財產的浪費,為政府投資項目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巨大社會效益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許平娜.市政工程招投標工作中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17):162-163.
[2]張科.政府投資建設工程項目招標投標制度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6.
[3]肖睿.公共設施項目招投標圍標串標現象分析及對策[D].華南理工大學,2016.
[4]徐振博.公共工程招投標中的政府監管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5.
[5]張海霞.工程招標中業主要求的法律效力研究[D].鄭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