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發展以及工業化水平提升,石油化工企業的規模以及數量逐步增多,并對國民經濟的建設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在這樣的狀況下,為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促進各項效益的取得,石油化工企業需要積極開展財務風險防范工作,促進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
【關鍵詞】防范機制;石化企業;財務風險;機制方法
石油企業在業務運行時往往面臨不同的市場環境,故而會面對不確定性較強的財務風險,這些難以把控、預料的因素會對企業的財務工作產生較大的影響。現階段,我國的石油企業主要面對財務風險,且需要積極采取措施應對上述的財務風險因素,保證石油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由此可見,有必要深入探討石油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措施。
一、石油企業財務風險
為了進一步帶動我國石油企業財務管理效率以及質量提升。企業需要科學的分析財務風險,從而以此為基礎制定科學的管理措施。關于石油企業財務風險,筆者總結如下:
1.不確定性與客觀性
隨著能源礦產資源在社會生產中的普遍運用,石油化工企業的經營規模和領域正不斷的擴大。在這樣的狀況下,石油企業往往會遭遇到一定程度的財務風險。作為企業面臨的不確定因素,財務風險只能夠采取措施規避,而無法真正的解決。
作為我國的大型國有企業,石油企業在業務經營過程中不僅容易出現財務風險,且對于風險的強弱狀況無法很好的預知,故而導致其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與客觀性在財務風險中的出現,會增大財務風險的管理難度。
在這樣的狀況下,財務管理人員需要規避僥幸心理,在不知風險的情況下也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必須要對風險進行防范,再者,工作人員在推動財務風險目標制定的過程中,需要立足于成本效益原則開展作業,盡可能把財務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合理的范圍內,減少企業不必要的開支。
2.企業內部監控機制不完善
石油企業在業務開展時由于接觸的部門較多,故而導致生產經營活動呈現出復雜性。作為我國重工業基礎,石油企業不僅能夠需要開展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還需要構建起石油機械裝備制造基地。
再者,石油企業在業務開展時普遍具備較多功能,且業務層級較多,故而會進一步強化財務管理難度。石油企業在實際運營作業時,普遍需要進行投資權力的下放,故而會導致業務資金的切塊使用,不利于監管人員開展全方位的財務管理工作。
就目前來看,部分二級單位在業務開展時普遍存在內部監控機制不完善的狀況,無法貫徹落實會計政策,最終導致石油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收受到極大的制約影響。
3.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
作為我國礦產類型的企業,石油企業在業務運行發展過程中具備高回報、高投資、高風險的特點。在這樣的狀況下,企業的規模以及資金流都較大,故而其每開展一項業務就需要動用大量資金,所以一旦出現決策失誤就會導致企業遭受沉重損失。
基于此,企業在開展業務決策的過程中,會因為缺乏對于實際運營狀況的分析,而憑借主觀意識與日常經驗進行決策的,最終導致企業的財務風險進一步增大,不利于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
二、石油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措施
為了進一步帶動我國石油企業財務管理作業效率提升,規避不必要的風險,企業需要依據實際的風險問題采取科學措施進行問題的解決。關于石油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措施,筆者進行了相關總結,具體內容如下:
1.強化財務風險防范意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建設完善,各企業在業務運行過程中普遍遭遇到較為嚴苛的市場競爭。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為保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其需要依據實際的發展狀況樹立起風險意識,并在業務開展過程中注重財務風險。
在具體的作業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放松對于財務風險的畏懼。但是若無視風險,還是會導致企業人員疏于防范,給企業帶來隱患,最終導致財務風險出現時給企業造成較大的損失。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如果出現過分畏懼風險的狀況,并會導致工作人員在業務開展作業時畏首畏尾,耽誤企業的正常發展。
筆者認為,石油企業的業務推行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強化自身風險意識。不僅如此,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在推進時還需要引導全員參與,并依據企業發展的狀況定期舉行會議,確保員工在實際的業務推進時增強自身風險意識。
通過相關的典型案例分析可以得知:員工在日常作業中樹立起科學的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其能夠在最大狀況下規避企業風險,確保企業業務運行效率以及質量的提升,將企業發展與自身發展緊密結合。總而言之,石油企業的健康發展才能夠為員工謀求更多的經濟利益,反之則反。這種理念的貫徹落實必然會導致員工會以大局為重,加強風險防范意識。
2.完善財務決策機制
作為體量大、規模大的企業,石油化工企業每一項業務的開展都需要動用大量資金。相關的調查研究顯示:部分石油企業在財務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普遍借助主觀意識與經驗進行決策,故而會導致企業出現較大的風險隱患。
在這樣的狀況下,石油企業立足實際構建、完善財務決策機制。在該體制框架之下,企業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決策程序,并以此為依據帶動財務信息的收集以及分析,最終帶動擬定、評價方案的制定。工作人員經過各項措施途徑制定出決策,萬不可繼續依據主觀意識與經驗進行作業。
最后,石油企業在業務開展的過程中還需要構建起專業的決策隊伍,并將職工代表、技術人員、專家囊括在該體系之中,確保各人才自身優勢的發揮,打造一個懂經營、會管理、懂技術、會創新的決策隊伍。
3.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我國的石油企業在運行發展時普遍存在差異性。對于部分二級單位而言,其在業務運行發展過程中具備較強的獨立性,且能夠依據自身的財務決策權進行決定。在這樣的狀況下,石油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往往存在難度較大的狀況。
現階段,盡管石油企業積極構建財務、稽查以及操作等制度章程,但是其管理效應則會進一步降低,最終導致二級單位在落實制度方面存在問題,大大削弱了相關制度的作用。基于此,石油企業在業務開展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并帶動監督機制的構建,從而以此為基礎實現對于各單位部門的監督,并對制度落實較好單位人員進行獎賞,懲處素質能力低下的人員。
4.構建財務預測機制
正是由于財務風險在推行時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且其往往存在于石油企業運行的各個環節之中,故而極易容易導致企業因為操作不當而出現嚴重損失。
為了規避這一問題的出現,石油企業需要構建財務預測機制,并對企業的運行風險進行預測,并制定出相對性的應對措施,從而做到防范于未然,靈活應對各類風險,盡量將損失降到最低。此外通過財務預測機制,石油企業還能預先了解到企業的財務需求,進而提前制定資金計劃,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
三、結束語
為了進一步帶動我國石油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確保企業財務管理作業的穩步推進,工作人員積極開展財務風險規避工作。本王基于此,著重分析了石油企業常見的財務風險:
不確定性與客觀性、企業內部監控機制不完善、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并就石油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措施進行了論述,分別是:強化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完善財務決策機制、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構建財務預測機制。筆者認為,隨著相關措施的落實到位以及理念的轉變,我國的石油企業財務風險規避效果必將得到顯著的改善,并由此實現企業最高效益的取得,為石油化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硯.內部控制歷史發展的組織演化研究[J].會計研究,2015(2):54-59.
[2]王煌宇,溫濤.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模型及運用[J].統計與決策, 2015.(2):7-9.
[3]龔建英.普通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 2018,(7):24-26.
[4]馬宏杰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會研究, 2017 (4): 45-46.
[5]王婷,何學忠,舒海棠.我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研究[J].企業經濟,2018, (2):22-27.
[6] Tang Ling, He Xue, Su Haitan. Research on the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of Financial Risk in Chinese Enterprises [J]. Enterprise Economy, 2018, 2 (2): 22-27 .
作者簡介:
王輝(1979—),女,署名單位: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石化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