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政
摘 要:在教學中利用有趣的事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激起他們的好奇心,更有助于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學生想要學習知識,首先就要對知識產生興趣,而激發學習興趣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游戲教學法。從游戲教學法出發,探討了該教學法的設疑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游戲教學;提問;答疑;教學策略
游戲教學法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建輕松有趣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今,學生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學生要學的東西越來越多,教師要擺脫傳統枯燥的教學模式,爭取把課堂教學活動變成一個有趣的、生動形象的學習探索過程,寓教于樂,通過游戲教學,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激發學生潛能,提高綜合素質能力。
一、何為游戲教學法
游戲教學法就是用玩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到課本知識,學會在要求掌握的學習方法甚至是在游戲學習中,發現自身的天賦,鼓勵學生進一步研究學習,開發思維能力。簡單來說,就是把游戲和教學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同時,為了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要進行不斷地改善和創新。
二、游戲教學法的作用
1.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學生對枯燥單一的課堂導入難以產生興趣,上課的前五分鐘學生很難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腦海和思維還在想著下課休息期間發生的好玩的事情,所以教師要在課堂導入設置游戲,讓學生都參與到游戲中來,能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2.發展學生智力
游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所以教師要合理選擇游戲的方式,以達到自己的教學目的。在游戲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發言和想象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
3.塑造活躍課堂
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學生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思考,積極發言,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既能發揮學生的潛力,又能提高學習效果。
4.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學生喜歡爭強好勝,都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游戲進行過程中,他們會為了取得勝利,積極開動腦筋,努力奮斗,這時教師的積極引導可以讓學生形成不服輸、堅持奮斗的挑戰精神。而且在游戲過程中,學生也會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會認識到規則和紀律的重要性,由此也培養了他們團結合作、遵守規則的精神品質。
三、游戲教學的設疑策略
1.要有目的性
游戲是為了幫助學生學習課本知識而服務的,所以在設計游戲時,要結合教材內容,設置疑問要充分考慮教學重難點和教學標準,圍繞教學目的展開問題,這樣游戲的目的性非常明確,能充分體現游戲教學法的開展意義。
2.要有啟發性
設定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積極參與思考、主動發言,和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和成長,所以疑難問題在設置上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在此基礎上,設定的問題要有啟發性,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以便在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提供幫助。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并給他們創造合作交流溝通的機會和平臺,互相提問,互相解答,既加深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又有助于學生分享自己的不同見解,培養學生的自信和勇氣。
3.游戲方式多樣化
無論是多好玩的游戲,玩的次數多了,也會失去它的趣味性。更何況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喜歡不斷探索新奇的、新鮮的事物,所以教師要不斷創新游戲方式,設計新游戲的玩法,并結合當下流行的元素,讓游戲充滿新鮮感,時刻保持游戲的新活力,這樣學生才會跟著教師的節奏,一步一步去發現游戲中的新知識,鞏固舊知識,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和綜合能力。
4.要有靈活性
游戲只是輔助教學活動的手段,所以教師要合理運用游戲教學,適當、適度開展游戲教學。同時,在游戲教學時,要注意把控課堂氣氛和節奏,靈活處理在游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正確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避免沉迷于游戲的樂趣中忘了學習知識,這樣會造成本末倒置的后果。
游戲教學是為了積極開展教學內容而存在的,所以教師要合理的運用游戲教學法,既不能過度使用,又不能一刀切。在教學活動開展時,教師要注意合理把疑問和重難點穿插在游戲中,引導學生一步步地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以此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