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平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也至關重要。然而現在中小學學校心理教育主要集中在學校心理輔導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其作用是有限的。而隨著科技創新技術的發展,校園電視臺作為新型的媒體形式在校園資訊中傳播。它能以直觀的圖像和聲音形式傳遞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覆蓋面廣,時效性強,這樣可以彌補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關鍵詞:“心靈相約”校園電視臺;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與研究
根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修訂)要求,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始終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全體教師都應自覺地在各學科教學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將適合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機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學校現在一般都是依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如開展團體輔導、個體咨詢、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等,雖然取得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但是考慮到保密性原則,心理健康教育的輻射面還不夠廣,如果將“心靈相約”校園電視臺與校園心理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心理微視頻等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效整合,利用信息技術媒體的作用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發展,會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心靈相約”校園電視臺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的必要性
(一)目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及局限
目前中小學通過各種形式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從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發展來說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對學生開展個體輔導、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等提高了學生的心理品質,但是現階段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還處在發展中,受到心理輔導教師專業技術水平、師資配備、心理咨詢室硬件建設等限制,不能夠很好地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輻射;二是對教師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和職業幸福感,但是受到教學課時、教師備課等教學任務的限制,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聆聽心理專題講座;三是對家長定期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使家長掌握了一些學生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但是還是受到時間、人員場地等因素的影響,每學期只能定期開展,不能更好地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二)依托“心靈相約”校園電視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飛速發展,部分學校已經建設了校園電視臺,依托校園電視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大的優勢,校園電視臺以其獨特的影像、聲音、劇情等相結合的特點相比其他傳播方式,其傳播的信息和思想更易于被青少年所接受。依托校園電視臺的優勢可以策劃、編排心理健康教育節目,如校園心理劇、心理微電影、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優課視頻等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對師生和家長來說,發揮電視臺媒體全員輻射的優勢,既節省了時間,又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鼓勵學生開發“心靈相約”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節目,讓他們自己參與表演或制作,在情景劇、小品、微電影等角色表演中體驗和感悟。校園電視節目可以從平等性、互動性、無約束性和彰顯個性等方面著手,吸引廣大青少年主動參與,給青少年帶來某種滿足,讓青少年無論從認知上還是從行為上都愿意接受并自覺內化、覺察、成長。
二、“心靈相約”校園電視臺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
經過兩年的實踐和探索,嘉峪關市大唐路小學作為課題研究實踐學校之一,推出“校園電視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首先學校組織開展校園心理劇比賽、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觀摩課研討活動,搜集優秀的校園心理劇視頻和心理健康教育優質課成果。然后利用“心靈相約”校園電視臺終端服務器選擇班班通一體機,展播本校校園心理劇成果、網絡校園心理劇、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優質課視頻。根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可以選擇是同年級播放,也可以選擇是全校播放,學校還可以將“心靈相約”校園電視臺和錄播室結合,通過直播軟件可以讓更多的班級在線收看錄播室教師心理健康優質課,做到一個心理老師可以給N個班級上心理健康教育課,既節省了時間和空間,也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依托“心靈相約”校園電視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改變傳統說教,使學生能夠在心理劇角色中體驗、感悟、覺察、成長。同時“校園電視臺+心理健康教育”創新模式的推出,能夠推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續發展。
三、“心靈相約”校園電視臺與網絡平臺有效整合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心靈相約”校園電視臺能夠與網絡平臺有效整合,學校校園電視臺開展的校園心理劇、心理微電影、心理健康教育優質課等視頻素材在保密性的原則可以選擇上傳到學校網站、學校微信公眾號、家長微信群、班級QQ群等網絡平臺,這樣能夠讓更多的學生、教師、家長收看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當然也可以創新拓展成網絡電視臺,將“心靈相約”校園電視臺優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者可以利用網絡留言區,分享收看感悟,也可以和心理老師在線交流,心理老師可以及時聆聽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心聲,幫助其疏導心理壓力、使其健康陽光的成長。“心靈相約”校園電視臺與網絡平臺的有效整合,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間,使得更多的師生和家長受益。
總之,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抖音、微信、微視頻等媒體的火爆,給我們更多的啟示,如果將“心靈相約”校園電視臺策劃和開發的心理健康教育節目的資源與現代網絡平臺有機結合,不但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跨上了新的臺階,取得顯著的成效,而且校園心理劇、校園心理微電影、教師心理健康公開課等心理健康教育視頻在網絡平臺的共享傳遞了正能量。
參考文獻:
張華.基于校園文化建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與機制研究[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7(11).
注:此篇論文為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065)“基于“心靈相約”校園電視臺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與研究”研究成果。作者為課題負責人。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