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乾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也在向多樣性、豐富性不斷拓展。學生也常在老師的帶領下或者父母的帶領下走向遠方,去參觀、去游覽,也會被某一個地方的景色、食物、民俗所吸引。如何讓學生把這些所見所聞很好地記錄下來,就要通過游記,那么,教學生寫好一篇豐富多彩的、有內容、有情感的游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教學;游記作文;寫作方法
任何類型的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都是難點,游記更是。大多數學生把美好的游記就寫成了流水賬。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就要在游記這一塊兒的教學中引起重視,引導學生,讓他們把每一次的旅游,每一次的行走,都當成一次旅行,都帶著眼睛,更帶著心,帶著思想,帶著靈魂去看、去想、去思考;不要當趕路人,要當記錄者,親歷者,記住行走過程中遇到的文化、歷史、地理等各個領域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增長自己的見識、開闊自己的視野,為寫出更好的游記做準備、打基礎。因此,以下本人就想結合教學經驗談幾點如何教學生寫好游記的方法,與大家分享:
一、跟著你行走的先后順序寫
大多數學生在寫游記的時候會根據自己的行走路線進行,這是寫游記最常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旅游或者說旅行肯定是時間在變,空間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和轉移,以行走路線為順序,在寫作的時候我們就能把看到過的景物依次記錄下來,予以呈現。讓讀者跟著你的游覽順序清晰、全面地看到你走過的地方和景物,從而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甚至萌生“我也要去看一看”的沖動。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按照先后順序記景的時候,雖然要盡可能地把走過的地方都能清楚地羅列其中,但是一定要注意詳略,不能一個景物一個景物地描寫,要抓住重點,描寫你最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一處或兩處景物就好,就能突出中心,突出主題。
二、要注意突出景物的特點
在生活中我們發現無論是熟悉的景物,還是一些陌生的、新鮮的景物,都是不相同的,都有各自的特點。有人愛山,有人愛水,有人愛花,有人愛草,我們在旅游或者旅行的過程中,看到的景物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個景物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感受和印象。那么,我們如何寫出景物的特點呢?用自己的眼光,并結合自己的內心對這個景物的感受和認知進行描寫,就能突出景物的個性特點。這樣即使有人寫同樣的一個景點,但是由于感受、認識、視角、知識素養的不同也能寫出各自心中的某一景物,讓同一個景點在不同的筆下各顯千秋,彰顯個性。實踐證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給我們創造的驚喜我們還有很多不曾發現,但是既然學生有幸與那些美好的景物相遇、碰面,那么,老師就可引導學生通過他們筆下的文字,讓那些美景鮮活過來。因此,在寫游記的選材時,肯定要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或最有特色的景物,進行具體地描寫,生動刻畫,且可以運用比喻、聯想、擬人等手法,突出景物特點,使景物形象逼真,讓讀者猶如親眼所見一般真切。比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就是一篇突出景物特點的好游記、好文章。
三、要注意詳略分明,突出中心
在寫游記的時候學生旅游或旅行時所見過的那些景物都會栩栩如生、躍躍欲試跳到他們的筆尖,讓學生覺得這個可寫,那個也可以,或者某個景點的形狀也可寫,游覽它時的心情也可以,背景也可寫等等。這個時候,老師讓學生暫且不必動筆寫,讓他們靜一靜,問問自己真的某處景物的方方面面都讓你那么癡迷,都很有感觸?在學生問過自己的內心后,讓他們進行梳理思緒,就能找到某個景物的重點,把最具有代表性的、最使自己激動、最令自己難忘的地方,進行主次分明,詳略有度地描寫了。如景物怎樣美、怎樣奇,你和游人怎樣感嘆,你凝望著什么,展開了怎樣的想象等等,這樣寫重點就突出了,主次就明分了,詳略也就恰當了,當然學生的作文水平也就無形中提高了。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抓住了月下荷塘的美進行描寫,非常精彩,詳略很分明,主題特別突出。
四、略寫開頭和結尾,情、理、景相結合
無論任何文章只要它開頭起得好,就能勾起讀者的欲望,讓讀者繼續讀下去。一篇游記如果收尾收得妙、巧,不但能對游記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還能升華主題,使游記主題更突出,情感更濃厚。所以,讓學生在寫游記時,應該注意把開頭和結尾寫得簡略些,但要寫妙,寫巧。開頭一般交代清楚時間、地點和人物就可以。當然還要在寫景的同時,抒發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見解,融入情感,使讀者在領略自然風景的同時,受到啟迪和教育。例如朱自清《白馬湖》的開頭:“今天是個下雨的日子。這使我想起了白馬湖;因為我第一回到白馬湖,正是微風飄蕭的春日。”只要讓學生在習作中寫好開頭和結尾,就能大大提升游記作文的水平,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游記是學生經常要遇到的一種習作題材,老師在作文教學中,一定要結合其他題材通用的寫作方法,抓住游記的特點,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寫作方法,使學生寫出的游記不但中心突出,風景生動,讓讀者如身臨其意,同時也能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有效提升學生寫游記以及其他作文的水平和方法。
參考文獻:
[1]江洪春.中小學教育論文寫作[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
[2]黃全明,陳樹寶.小學語文教育科研[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