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光華
摘 要:計算是數學知識中的重要內容,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有助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樹立認真、細致、耐心、不畏困難的品質。在計算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讓他們愛上計算,樂于去計算。理解算理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核心;掌握計算方法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根本途徑;培養認真觀察的習慣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法寶。
關鍵詞:理解算理;掌握方法;有效策略
計算是數學知識中的重要內容,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有助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樹立認真、細致、耐心、不畏困難的品質。但是在實際學習中有的學生計算能力不高,由于計算錯誤,導致部分學生的學習質量較差,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呢?我結合教學實例談談自己的幾點感受。
一、理解算理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核心
只有算理清晰,學生計算時才會有較高的準確率。從學生開始自主嘗試計算“70+20=90”,讓學生明確“7個十加2個十等于9個十,就是90”,到“ + = 是3個 加2個 等于5個 ,就是 ”,每一階段的練習,都必須讓學生明確認識到,只有真正地理解了算理,計算才不會機械、生搬硬套。比如:在進行“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時,學生已經有了一位數乘多位數的知識儲備,那么兩位數乘多位數的時候,十位上的數字怎么去乘呢?這時就需要讓學生理解:十位上的數字表示多少,十位上的數字與因數每一位的數字相乘各表示多少?乘得的結果應該寫在哪兒?和誰對齊?當學生真正理解這一算理后,就會避免各種計算錯誤結果的發生。布盧姆說過:“對教學影響最大的是學生已有的知識。”在知識的遷移中,學生只有理清算理,掌握方法,提高計算的準確率,思路才會更清晰,計算結果才會更準確,也真正體現了理解算理在計算中的核心作用。
二、掌握方法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根本途徑
做每一件事都要講究方法,只要方法得當,事情才會做得更加完美,同樣學習數學掌握了好的方法,就會提高做題的速度、準確率。比如:在計算125×88時,有的學生就會用豎式去乘,計算速度肯定很慢;有的學生把88分成(80+8),再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方法不錯,但要參與三次計算,有時學生一疏忽還會把結果寫成20000或2000;大部分學生把88寫成(8×11)的形式,運用乘法結合律,很自然得出結果是11000。可見,好的算法可以減少很多的麻煩,計算速度和計算準確率都會有所提高。在一次測驗中,出現了“25×4÷25×4”的口算題,很多學生就理直氣壯地把結果寫成了“1”,而忽視了同級運算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的方法。所以說,掌握好的計算方法,必將會減少很多錯誤的結果出現。
三、培養認真觀察的習慣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法寶
人們常說:“好習慣成就大未來。”在數學活動中,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都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運用的教學方法。學生在看到一道習題后,首先應該學會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當然良好的觀察習慣的培養要滲透于每一節課、每一道習題之中。在教學五年級上冊例題“0.25×4.78×4”時,我要求學生:“先觀察,你能不能找到簡便方法?”因為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是之前已經明確了的,不一會兒已經有學生嘗試計算,在巡視的過程中,我發現多數學生能夠運用乘法交換律計算,個別學生按照四則運算順序計算,運用乘法運算定律的學生匯報說:“我知道25×4等于100,那么0.25×4得出的積肯定是1,再用1乘以4.78就得4.78。”而運用四則運算順序計算的學生,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不善于觀察發現。學會先觀察,在計算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能認真觀察就會少走彎路,會觀察的人,才會學習,學習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正是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才使學生的計算準確率有了提高。
四、將計算融入生活實際是提高計算能力的動力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學習數學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作業、考試能得高分,而是將學到的知識服務于生活實際。在我所帶的學生中,有80%的學生家長是做小本買賣的,針對學生的生活實際,我會有意識地將與學生生活實際有關的問題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比如,我在講解“小數乘整數”時,預設情境問題:“1千克西紅柿1元4角錢,4千克西紅柿多少錢?”我有意識地請家里賣菜的同學回答,學生的回答快速又準確。“5元6角,用小數會表示嗎?那么,你能用小數表示剛才的計算嗎?”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在數學課堂上就能找到,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欲望和興趣自然就會提高,學生才會真正融入計算的氛圍之中。其實很多計算都是通過具體的生活實例引入的,恰當、準確、有效地利用好這些素材,同時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再造教材,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真正明確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更重要的是明確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
五、培養學生計算興趣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要讓他們愛上計算,樂于去計算,只有這樣,我們的計算教學才是成功的。我們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的內容,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寓教于樂,使枯燥的計算教學富有生機。如:可以借用多媒體、希沃白板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學具、教具,對學生進行聽算、搶算、計算競賽等方式訓練,充分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由討厭計算轉變為愛計算和樂計算,逐漸形成一種持久的計算興趣。
理解算理,理清思路,讓學生養成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將簡潔、高效的計算方法應用于計算之中,讓我們把計算知識與我們的生活融會貫通,學生對計算會更有興趣,提高學生計算的能力會自然得到升華。
參考文獻:
段瑩倩.加強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J].教育導刊論文匯編,2018(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