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財政專項資金是高校教學科研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其支出的效率性和效果性是各界關注的熱點。文章探討運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各個績效評價指標的權重,將具有主觀因素的專家打分轉化為量化指標,為高校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提供客觀依據。并以H高校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為例,探討建立的績效評價指標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 層次分析法;專項資金;績效指標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3. 066
[中圖分類號] F81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23- 0126- 04
1 研究背景
高校財政專項資金具有來源廣泛、目標性強,內容多樣,獨立核算,專款專用等特點。高校的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既要考察專項資金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也要對專項資金的執行過程進行監督,這離不開健全的管理和內控制度,因此專項資金資金績效評價是一個綜合的系統,需要在管理的方法上進行創新,改變原來的“重視投入,輕視管理,重視分配,輕視績效”的思想,通過將績效目標轉化為具體的評價指標,通過獎優罰劣,建立科學的人才激勵和約束機制,正確引導科研人員的人為,實現有限資源的合理利用,既注重成果的有效性,也注重流程的效率性。
2 層次分析法(AHP)的概念和基本步驟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它是解決多目標決策的一種系統化、層次化的分析方法。本質上是將復雜問題通過分類分層轉化為對不同層次間兩兩要素的比較,讓它變得條理化,然后再采取數學方法進行定量分析,得出最低層對最高層的相對權重,計算出所有要素的相對重要性數值,并按照此數值進行綜合排序,然后在不同方案中做出最優選擇。
層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驟
(1)確定指標體系層次結構。根據決策目標、決策原則將決策因素按照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劃分層次,繪出層次結構圖。
最高層:也叫目標層,是層次分析要達到的總目標。中間層:是實現總目標所涉及的中間環節。又分為準則層、指標層、策略層、約束層等。最低層:方案層。表示可以選用的解決問題的各種措施、政策、方案等。通常有幾個方案可選。
(2)構造成對比較矩陣。從層次結構模型的中間層開始,對隸屬于上一層的各個因素的同一層各因素,用成對比較法和1—9比較尺度構造成對比較陣,一直到最下層為止。
(3)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層次單排序是指對于上一層某因素而言,本層次各因素的重要性程度排序。對于每一個成對比較矩陣計算最大特征根及對應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標、隨機一致性指標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檢驗。若檢驗通過,特征向量(歸一化后)即為權向量;若不通過,需要重新構造成對比較陣。
(4)層次總排序及一次性檢驗。計算出最低層對總目標的組合權向量,并按照公式進行組合一致性檢驗,若檢驗通過,則表明結果可行,可以用于決策,否則就要重新制定方法模型或調整對比矩陣。
3 構建高校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評價指標的選取要符合SMART原則,即評價對象具有明確性,評價指標具有可度量性,績效的目標具有可實現性,績效指標與目標具有相關性,同時績效的實現具有時效性。
傳統財務指標重短期輕長期、重局部輕全局,具有一定片面性。平衡計分卡作為一種全面的考核視角,能夠達到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結果指標與動因指標、長期目標與短期行動之間平衡,這種全面的平衡觀更符合高校專項資金管理的要求。因此,根據平衡計分卡的基本原理,結合高校自身特點和項目建設的具體情況,將高校專項經費績效評價的總體目標劃分為管控能力 、利益相關者、組織能力和發展能力四個維度,來考核專項資金的使用績效。
4 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高校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指標權重
4.1 構建判斷矩陣
采用德爾菲法,并采取標度區間為1~9的判斷尺度( 如表1所示) ,對任意兩個指標進行比較,對其重要性程度由多名高校績效管理方面的專家進行打分,分數經過匯總平均,由此獲得各層次的判斷矩陣。
4.2 測算并進行一致性檢驗
運用MATLAB軟件計算得到CR=0.055 7<0.1,則此判斷矩陣具有滿意一致性。管控能力、利益相關者、組織能力、發展能力對于高校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的權重分別為:0.266 1,0.55 4,0.119 5,0.058 9,其中利益相關者目標的實現對于高校專項資金資金績效評價最為重要。組織能力處于相對次要的地位。
運用MATLAB計算得出CR11= 0.019 7<0.1,則此判斷矩陣具有滿意一致性。預算收入完成率、預算支出完成率、預算完成及時率、質量達標率、成本節約率對應管控能力的權重分別為:0.430 0,0.275 7,0.176 6,0.073 8,0.043 9,其中預算收入完成率和預算支出完成率對于管控能力來說較為重要。成本節約率處于相對次要的位置。
運用MATLAB計算得出CR12= 0.050 2<0.1,則此判斷矩陣具有滿意一致性。資金撥付到位率、資金到位及時率、項目目標實現率、人均科研經費增長率、人均固定資產增長率對于利益相關者維度的權重分別為:0.243 0,0.159 1,0.480 6,0.077 7,0.039 5,其中項目目標實現程度是利益相關者最為關注的指標。對人均固定增長增長率關注較少。
運用MATLAB計算得出CR13= 0.039 6<0.1,則此判斷矩陣具有滿意一致性。管理制度健全性、內部控制完備性、資金使用合規性、財務監控全面性、監督檢查有效性對于組織能力的權重分別為:0.068 6,0.425 0,0.174 6,0.272 9,0.058 8,其中完備的內部控制制度對于組織能力尤為重要。相對于財務監控的全面性,對監督檢查有效性關注較少。endprint
運用MATLAB計算得出CR14= 0.030 3<0.1,則此判斷矩陣具有滿意一致性。
其中科研立項增長率、科研獎勵增長率、論文發表增長率、專利申請增長率、高層次人才增加率對于發展能力的權重分別為:0.427 6,0.274 5,0.175 9,0.081 1,0.040 9,其中科研立項增長率對于發展能力較為重要。高層次人才增長率關注較少。
4.3 層次總排序
層次總排序是最低層對總目標的組合權重,是基于層次單排序的結果,計算過程與層次單排序大致相同,如表8所示。
運用MATLAB計算CR=0.039 6<0.1,層次總排序符合一致性要求。
由層次總排序可以看出,項目目標實現率是主管部門和高校最關注的目標,其次為資金撥付到位率、預算收入完成率,再次為資金到位及時率和預算支出完成率和內部控制完備性。其中對高層次人才增長率關注最少,其次為監督檢查有效性和專利申請增長率。
5 財政專項資金績效指標在H大學中央高校業務經費中的應用
本文選取 H 大學2016年“中央高校業務經費專項資金”作為研究對象,試圖通過研究其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以及專項經費的投入產出情況,對專項經費進行績效評價,以驗證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和指標選取的有效性。
5.1 H大學基本情況
H大學是一所有擁有百年辦學歷史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是實施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以及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目前,各類學歷教育在校學生50 000余名,教職工3 000多名,學校的科研經費穩定增長,從2008年的年科研經費不到1億元到2016年科研經費撥款已經突破5億元。H大學承接的科研項目眾多,經費類別多樣,為科研經費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其中財政專項資金因為需要專款專用,專門審計,對管理的要求更高,迫切需要一個科學有效的績效評價方法。
5.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績效評價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是2008年財政部和教育部設立的,目的是對高校科技工作實行穩定的經費支持。當年,北京大學等14所高校成為試點資助高校;次年,包括教育部直屬高校在內的92所中央高校都被納入到了資助范圍。目前已經實行了10年,資助范圍進一步擴大,資助金額也在不斷增加。
依據 H大學2016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建設指標完成情況,采用德爾菲法進行評分(10分制),并將評分與績效評價指標綜合權重相乘H并相加,便能得出最終績效評分。
由H高校2016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結果可以看出,預算收入完成率為10分,資金撥付全部到位,預算支出完成率為10分,支出也全部完成,但預算完成及時率只有8分。一方面是資金撥付的滯后造成支出不及時,另一面是管理制度健全性、內部控制完備性和監督檢查有效性有所欠缺,造成對支出進度把關不嚴。值得肯定的是資金使用合規性和財務監控全面性較高,證明財務部門在對支出的把控上較為嚴格。發展能力方面,科研獎勵和科研論文發表數量上有較大的增長,但是高層次人才增長較為緩慢,科研立項和專利申請方面還有較大的進步空間。總體來說,H大學2016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建設項目專項經費績效管理工作最終評分總計8.856 2 分,反映出 H大學 2016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專項資金總體使用效益處于良好水平。
5 結 語
經過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的實踐可以看出,層次分析法能夠有效的克服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之間不易比較的問題,能夠將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相結合,將一個復雜的問題通過層層分解,通過數學方法計算相對權重進行重要性排序,使之能夠發現薄弱的環節,查漏補缺,為績效評價提供決策依據。但是層次分析法也存在不足之處,它不適用于同一層次指標過多的權重確定,同時兩兩對比權重的確定,也依賴于專家的主觀判斷,存在一定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
主要參考文獻
[1]高波.基于 BSC 視角下科研類專項經費績效管理研究[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62-168.
[2]張巧華.平衡計分卡在專項資金績效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商論,2016(11):81-82.
[3]漆曉宇.惠農“兩補”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探索[J].行政資產與財務,2013(7):22-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