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悅
【內容摘要】會而不對是令我們高中生解答數(shù)學題時比較苦惱的問題,作為高中生的我們經(jīng)常做試卷,并且同學看到試卷后會感覺,大多數(shù)的題目比較簡單,但是現(xiàn)實卻沒有剛剛看到試卷時那么樂觀。老師批完試卷發(fā)下來后,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同學垂頭喪氣,并發(fā)出感慨,這些題目這么簡答為什么我做不對呢?我根據(jù)自己的結題經(jīng)驗來簡單分析同學們試卷中“會而不對”的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淺顯的策略,供同學們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 試卷 會而不對 問題 策略
高中數(shù)學試卷中的許多題目是以簡單的數(shù)學知識點為依托轉化而來的,因此我們學生看到試卷中的數(shù)學題會覺得比較簡單,看到題目馬上就會去解答,答完后自己很開心,認為自己答對了,現(xiàn)實并不理想。許多同學長期面對這種情況逐漸失去了對高中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同學們需要將這個現(xiàn)狀改變,才能使自己對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的興趣不會減弱,同時將試卷分數(shù)提升,還能為自己在高考上獲得更大的競爭力。
一、“會而不對”問題的成因
試卷中“會而不對”問題的成因有很多,要想將這一問題解決首先需要找到這這一問題,通過我對同學們的解題問題的觀察總結出了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是學習思想問題。許多同學在學習數(shù)學知識點時,聽完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之后認為自己學會了,因為平時老師在講解時每一個點都講的很詳細,因此同學們比較容易理解,在認為自己學會了之后,不去對知識點進行思考,其實質是同學們沒有深入的將知識點掌握,并且記憶的不扎實,那么在解題時就會出現(xiàn)模棱兩可的現(xiàn)象,感覺題目很簡單自己會做,但是卻解答錯了。其次是對數(shù)學解題思路的理解錯誤,許多同學在學習解題思路時,是“看懂了、聽懂了”但是卻沒有“解懂”這也是造成“會而不對”的原因。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會滲透許多解題思路,每一次老師講完后,同學們都有所頓悟,“原來這樣就能解答出來啊,這種方法太好了,我要看一看將它記住,這樣我也會解答問題了。”可是這些同學也只是將數(shù)學這個思路記住了,并沒有理解全面,不是真的學會了,因此在試卷上呈現(xiàn)出來的就是“會而不對”。
二、“會而不對”問題的解決策略
上文已經(jīng)簡要分析了“會而不對”會給同學們帶來的消極影響,因此要想避免這一問題,就需要找到解決同學們這些問題的方法。
1.知識、解題思路“會而?!?/p>
基礎知識是解題關鍵,同學們試卷中的會而不對很大原因是基礎知識的“會而不?!痹斐傻?,因此要以基礎知識的掌握的扎實掌握為標準進行數(shù)學學習,解題思路方面也是一樣的。老師會教給我們很多解題思路,但許多同學常常認為自己挺會了就是會了,也不去多加思考。這樣是不足以會解題的,同學們需要在老師講完知識點后,將知識點記憶清楚,并結合教師傳授的解題思路加以練習。例如平時我們在跟著老師學完內容后,自己去總結一下這一內容的框架,并將老師講解的解題思路拿出來練習,選擇相關題型或是自己出一些類型題,用老師講的思路和自己掌握的數(shù)學知識點進行融合,最終練會,讓自己將平時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點以及解題思路由不會轉化為“會而?!保M而將試卷上的答案轉化為“會而對”。
2.動筆解答
動筆來寫可以加深印象,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正是這個道理,許多同學在有了解題思路以及知道如何解答之后,不去寫,那么就不得而知自己在解題時會落下什么內容。一次考試后我看到一名同學試卷中的一個錯題,第一次看,我認為他做的沒錯啊,就是這樣解答的啊,而且得數(shù)都是正確的,但突然我發(fā)現(xiàn)了問題,這個題目是這樣的,(α-1)2+(β-1)2=4(k-3/4)2-8/5 這個題目時,這名同學知道,先將括號打開得到一個聯(lián)立方程,并且知道如何將其展開,如何去求解,但是卻忘記了這個問題,沒有在解答前將α、β這兩個值需要的前提條件寫出來,也就是說沒有先寫:因為α、β是實根,就進行解答了,造成了自己的錯誤,白白的將分數(shù)丟掉了,這道題在高中時期不是一道難題,解答起來很容易,但就是這樣一道簡單的數(shù)學題,卻有很多同學解錯了,不是因為不會、也不是因為沒思路,而是因為書寫的不規(guī)范,因此同學們在掌握了知識和解題思路后,要去進行書寫,保證其不會因為書寫問題失掉分數(shù)。
3.練習自己應變能力
同學們的應變能力也是會而不對的關鍵因素,試卷上的一些題目有較小的改動,同學們沒有發(fā)現(xiàn),還按照思路去解,沒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因此自己平時還需要對自己進行一定的應變能力的訓練。例如平時多找一些相似題型,自己去分析其中的細微差別,如條件的簡單差別等等,鍛煉自己的應變能力,達到“會而對”的目的。
總結
綜上所述,高中生想要避免“會而不對的”問題,就需要加強對解題方法的領悟。同時在課堂上跟上老師的思路,提升解題能力的方法。我們高中生解題能力低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因為自己沒有正確理解數(shù)學教學,想要解決學生在解數(shù)學題中“會而不對”的問題,學生需要首先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加深對數(shù)學解題教學的理解。俗話說得好,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高中生在老師的充分講解和耐心指導下,自己不斷去進行訓練定能夠樂學數(shù)學,學好數(shù)學。
【參考文獻】
[1] 張昊. 高中生數(shù)學學習方法的調查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2013.
[2] 周新容. 淺析錯題管理策略在數(shù)學教與學中的應用[J]. 中學教學參考,2012(07).
(作者單位: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第一中學2015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