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
【內容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階段,身心都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思想還不夠成熟,邏輯思維以及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相當的欠缺,對新鮮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好動心與求知欲,能夠靜下心來投入到研究問題中去。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多數是建立在興趣基礎上的。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他們學習興趣的培養,從而使他們樂意學習,勤于動手。作為初中階段的教師,應該明白責任的重大,認真研讀教材,適當采用歷史情境的教學方法,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跟上時代的步伐,積極的了解學生,使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關鍵詞】教學氛圍 多媒體技術 展現歷史人物 思維拓展
一、 創設較為輕松的教學氛圍
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也要轉變教學思路,用情景式教學的方法來提升教學效果。那么,使用的情境式教學的方法首先是要創設較為輕松的教學氛圍,為學生的思維拓展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環境。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嚴肅的,學生就是知識的簡單接受者,教師也只是知識的傳播者和講解者,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不能夠開放思維,用更加辯證的歷史思考角度來思考歷史問題,就不能夠提升其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思考程度。因此,建設情境式教學方式,就是要教師能夠與學生在一個較為輕松的教學環境之中來交流意見,來討論一些初中歷史上存在的一些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利的,還對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有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講解一些古代史時,學生的思維有可能會受到有關的電視劇,電影等媒介的影響,對于古代社會的各種制度和生活方式存在著誤解。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首先讓學生觀看一些相關的影視資料,然后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結合自己的知識,來糾正一些歷史劇之中的常識性的問題。教師最后對學生提出的錯誤要進行總結和糾正,對于學生沒有提到的歷史劇常識性錯誤要予以補充。這樣學生能夠更好的發揮自己的主管能動性,來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
二、 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優勢
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之中,初中教學方式要結合現代化的多媒體的技術優勢,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能夠更好鞏固課堂知識。多媒體的發展已經能夠減少教師的教學負擔,教師能夠將一些沒有必要浪費課堂之間的知識內容放在幻燈片上,也能夠增加課堂的知識容量,學生能夠從多媒體技術中來獲得更多的知識資料。因此,在初中歷史的情景式教學之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是有效手段。教師能夠從網絡之中尋找一些相關的教學資源來幫助學生拓展思維,更好的了解歷史方面的知識。
例如在講解一些古代的歷史時,中國封建社會的朝代更替表是很多學生的記憶難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采用的方式是通過將一些歷史劇的部分片段進行視頻的剪輯和整理,讓學生能夠通過觀看歷史影視劇的片段來辨別一些朝代。初中學生的知識閱歷較少,學生能夠了解的一些有限的歷史知識也是來自于一些歷史影視劇。對于學生來說,對歷史影視劇的感興趣程度要遠遠高于枯燥的教學課本,學生能夠通過來觀看教師剪輯出來的用于背誦中國古代朝代歌的視頻,能夠更好的解決這個記憶的難點。
三、 全方面展現歷史人物的歷史功績
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之中,歷史課本對于一些歷史人物的歷史功績的評價的近乎絕對,這樣對學生的正確歷史觀念的形成是有不利影響。在新課改的初中歷史教學條件下,教師呀能夠全方面的展現歷史人員的性格特點和歷史功績,對于一些歷史人物的評價要站在辯證的角度來評價,對于一些歷史事件要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之中來考慮。教師要能夠在教學之中增加對課本以外關于歷史人物的知識介紹,能夠讓學生全方面的了解一個歷史人物,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對歷史問題的思考。
例如,在教師講解有關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歷史課程時,要全面的展示哥倫布發現大陸之后對美洲,對世界的多種影響。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確在世界的航海歷史上有重要的突破,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和歷史進程的推進有重要影響。但是在課本中提到較少的是發現新大陸后,歐洲人對土著美洲人的剝削與破壞。因此,教師要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的歷史事實,讓學生能夠針對這樣一個問題有自己的思考與判斷。
除此之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也要進行情感滲透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該理論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主體的主動建構過程完成的,并且知識是不能傳遞的,因而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相應的知識體系;并且評價教師課堂教過如何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其上課時是否能夠調動起學生的興趣以及積極性,是否能促進學生自主建構。教學過程也并不僅僅局限于學生的學習過程,還包括師生間的互動以及情感交流過程。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可以看出,在課堂之中進行情感滲透也是教學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方面。
結語
我國的初中歷史教學要使用情境式教學方法,即創設較為輕松的教學氛圍,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優勢,全方面展現歷史人物的歷史功績,來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努力提高學生的初中歷史教育的思維能力,并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開放性研究探討,引領學生進行歷史探究,不斷開拓他們的創新思維發展的空間,多角度多方位進行思考和判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要適當拋開傳統的教育模式,并和新課程理念相結合起來,營造一個自由的、和諧的、民主的、充滿活力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全身心地積極參與初中歷史課程教學過程,從而達到一個多層面互動、全方位交換的教學情境,進而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激生學生的初步創新想法,激勵學生的創新精神。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勵才實驗學校歷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