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珠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討健康教育與管理對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自我管理、血糖控制和母嬰并發癥的影響。 方法 該研究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進行,以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為對象,隨機均分兩組各40例,以常規護理為對照,以健康教育與管理為觀察組,分析健康教育與管理的價值所在,并對比兩組的自我管理、血糖控制和母嬰并發癥的影響。 結果 觀察組的自我管理較對照組高,血糖控制較對照組的要好,母嬰并發癥較對照組的要少,觀察組母嬰并發癥的發生率為5.0%,對照組母嬰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于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與管理,效果顯著,可以幫助患者減少母嬰并發癥的出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控制血糖,穩定病情,值得去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健康教育;糖尿病妊娠;自我管理;血糖控制;母嬰并發癥;影響
[中圖分類號] R473.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9(a)-0144-03
糖尿病合并妊娠是現在臨床上比較多發的一種疾病,主要是指患者在妊娠前已經確定有糖尿病,會給患者和胎兒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患者在妊娠后,機體所需要的糖量增加,胰島素抵抗或者是分泌不足,導致患者的血糖升高,病情惡化嚴重[1]。如果處理不當,有可能會出現妊高癥、巨大兒、宮內窘迫等并發癥,不利于母嬰的健康生長發育;最近幾年來, 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越來越多,糖尿病圍產兒死亡的情況也隨之而不斷增加,給產婦和胎兒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2]。為此,該文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進行,以收治的80例糖尿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以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為對象,隨機均分兩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在25~40歲;對照組在23~41歲。兩組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所有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排除有溝通障礙的,排除乳腺腫瘤的。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經過患者家屬同意。且臨床資料齊全。
1.2? 方法
以常規護理為對照組,即幫助患者控制血糖值,對其進行飲食指導,告知患者合理飲食的重要性,按時服用降糖藥物等;以健康教育與管理為觀察組,具體如下。
1.2.1? 建立健康教育管理小組? 首先建立健康教育管理小組,小組成員都是由臨床護理經驗比較豐富的醫護人員組成,小組成員定期開展講座,對制定的方案進行討論,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教育措施,管理前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增加護理人員的認知,增強操作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一般主要對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進行管理,為其制定針對性的個性化管理措施,促進母嬰健康。
1.2.2? 自我管理? 護理人員在進行健康教育管理的時候,可以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想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例如性格、受教育程度,家庭情況等進行個性化健康教育管理;給予患者發放血糖檢測儀,教會患者每天按時監測血糖值,如果在血糖比較平穩的情況下,一般監測2次/d,空腹或者是餐后2 h;如果血糖值不穩定,波動較大,則可以空腹、飯后2 h以及睡前監測,并讓患者自己了解合理的飲食對于控制血糖的重要性,讓其自己控制飲食,養成養好的飲食習慣,積極配合治療,同時減少糖分的攝入量,保證每天的能力攝入充足,例如蛋白質、膳食纖維等。
1.2.3? 疾病管理? 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合理的管理:①要定期組織健康講座,增加患者對妊娠糖尿病的認知水平,講座的主要內容以糖尿病妊娠為中心,組織患者進行聽講學習,讓患者可以了解到妊娠糖尿病的發病原因,預防措施,注意事項等,增強其配合醫護人員治療的依從性,讓患者可以自主的進行自我管理;②要讓患者知道正常的血糖值范圍,餐后在4.4~6.7 mmol/L為宜,空腹血糖為3.5~6.9 mmol/L為宜,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自律,并為患者發放一些印有健康知識的小手冊,可以隨身攜帶,以便于讓患者可以隨時拿起來看,增加對疾病知識的了解。
1.2.4? 情緒管理? 要對患者的情緒進行管理,很多患者在產檢過程中都會出現血糖值升高的情況,因此可以對患者進行管理,增加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程度,如果患者了解較少,則會很容易出現煩躁不安、恐懼、焦慮等癥狀,影響分娩結局;因此護理人員可以對患者進行情緒管理,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其消除不良的情緒癥狀,保持心情愉快,放松心情,讓家屬多陪伴患者,給予其更多的關心和理解,為患者提供全面的護理干預,讓患者積極配合使用胰島素,保持良好的心態。
1.3? 觀察指標
分析健康教育與管理的價值所在,并對比兩組的自我管理、血糖控制和母嬰并發癥。
1.4? 統計方法
數據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以[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的比較
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都比對照組的要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自我管理水平的比較
觀察組的自我管理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母嬰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為5.0%,對照組的發生率為12.5%,兩組比較(P<0.05),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合并妊娠是產婦比較多見的一種并發癥,處理不當會導致母嬰情況受到不良的影響,因此,采取措施幫助患者控制血糖值,穩定病情,緩解癥狀,是現在臨床上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有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管理,可以增加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和理解程度,從而有利于增強患者配合醫護人員治療的依從性,改善母嬰結局,效果顯著[3]。
該次研究采取的健康教育管理措施主要有幫助患者改善不良的飲食習慣,增加運動鍛煉,指導其進行藥物服用,監測血糖值等,對于減少并發癥的出現有良好的作用[4]。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不但可以增加對病情的了解,還可以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主動為患者進行服務,滿足患者的需求,為其提供全面的優質護理服務,同時也可以讓患者明白妊娠糖尿病帶來的不良后果的嚴重性,讓患者主動和養成良好的習慣,降低血糖值,科學合理的進行運動鍛煉,調節情緒,減少不良情緒的出現,增強自我管理意識,緩解癥狀,改善母嬰結局,控制并發癥的出現[5]。該次研究得出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都比對照組的要低,觀察組的自我管理水平明顯比對照組的要好,觀察組母嬰并發癥為5.0%,對照組為12.5%(P<0.05)。此結果與王麗等人[6]的研究結果一致,王麗[6]的文獻報道,觀察組進行健康教育管理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優于對照組,血糖控制水平比對照組的要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于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與管理,效果顯著,可以幫助患者減少母嬰并發癥的出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控制血糖,穩定病情,值得去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Najafipour Hamid,Sanjari Mojgan,Shokoohi Mostafa,et al.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mellitus, pre-diabetes, undiagnosed and uncontrolled diabetes and its predictors in general population aged 15 to 75 years: A community-based study (KERCADRS) in southeastern Iran[J]. Journal of diabetes,2015,7(5):613-621.
[2]? Hwang Jongnam,Johnson Jeffrey A.Relationship Between Duration of Type 2 Diabetes and Self-Reported Participation in Diabetes Education in Korea[J].Asia-Pacific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5,27(2):NP311-NP321.
[3]? 薛美麗. 圍生期健康教育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結局的干預效果[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168-169.
[4]? 程賢鸚,李文娟,錢林華,等.以一日門診為基礎的綜合管理模式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5):595-598.
[5]? Arnolds S,Heckermann S,Heise T,et al.Spectrum of Diabetes Research does not Reflect Patients' Scientific Preferences: A Longitudinal Evaluation of Diabetes Research Areas 2010-2013 v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J].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diabetes: Official journal, German Society of Endocrinology [and]? German Diabetes Association,2015,123(5):299-302.
[6]? 王麗,宋雅麗. 綜合護理管理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分析[J]. 當代醫學,2016,22(1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