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人們對于教育事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成為影響社會健康運行的重要因素。在目前的生活中,信息化技術已經從各個方面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式,其對于教育領域帶來的變革也不可避免。本文將著重闡述在高中教學領域中,對數函數圖像與性質的信息化課堂設計,希望能夠切實促進教育領域的發展和創新,也為關心這一話題的人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課堂教學;創新;網絡;教學模式;處處能學;時時可學
教育事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影響全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背景下,教育領域也面臨各種各樣的變革趨勢,這樣才能夠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的節奏以及人們的生活習慣、行為方式等。本文將從高中數學中的對數函數與性質課程入手,研究其信息化課堂設計,對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不可忽略的社會現實意義。
一、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是必然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教學模式的創新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為了能夠切實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效用,對教學模式的創新必須進行積極的探索和研究,進而促進現代教育模式的完善。具體來說,互聯網已經成為現代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會涉及互聯網,各種現代智能化設備更是提高了人們與互聯網之間的聯系,讓日常生活中的分享、聯系變得更加緊密,信息搜尋和交換的成本也越來越低。而從目前傳統的教學模式來看,教師圍繞著黑板、書本的知識傳播,往往讓學生難以激發學習的興趣,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容易產生疲勞,并且對學習的信心不足,主觀能動性不高,這些都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且隨著現代教育目標的不斷改變,學生們封閉式的自我學習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多的交流、交換和共享被重視,這就需要互聯網模式的引入,真正做到互聯網+教學,通過引入現代化的手段,讓學生們之間能夠進行更加輕松的交流,同時可以接觸到更為廣泛的知識,真正構建出學生自身的知識體系,而不只是死記硬背書本知識,從綜合素質角度對學生進行提升和完善。
總而言之,在現代技術發展的今天,教學模式的創新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必須進行積極的應對。通過互聯網技術打開學生的思路、知識面,真正提高學生的素質,也可以用更加多樣化的手段來輔助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書本知識,理解教學內容,并且在參與、協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分享、合作的精神,移動智能設備也可以讓學生能夠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充分利用各種碎片化的時間,提高學習的效率,培養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全社會的高速運轉提供更多匹配的人才資源。
二、 引入學習平臺的功能研究
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通過引入校內共享的“學習平臺”,讓每個學生下載APP,將所有的學習流程滲透到線上平臺,通過多樣化的激勵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方便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掌握,最終提高教學效用。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 在課前預習階段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前預習一般全憑學生的自覺,對課本知識進行課前的通讀,學生在自主預習過程中很難找到關注的重點,而僅僅是限于通讀,并不利于激發學生的思考,對于隨后的課堂教學效果也不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而通過引入“學習平臺”,教師可以在課前將下節課的學習重點、需要學生們自主查詢的知識內容以及教學中的案例發送到平臺上,并且通過定向的通知功能提醒學生們按時完成預習,教師可以通過后臺來觀察學生們的完成情況,并且支持學生們在預習過程中提出問題,方便教師在后續的教學中根據重點內容進行講解。通過此種方式可以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方便教師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更加細致的掌控,最終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來調整教學策略,提高學生整體的學習效用。
(二) 在課程內使用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平臺進行學生的點名,相比傳統的點名冊,平臺點名能夠直接進行記錄,方便后期的統計與查詢,并且也可以根據同學們的上課情況給予相應的經驗值,激發學生們的上課熱情和積極性。
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平臺進行上課間的問題提問,當講解到一個知識點時,可以通過平臺向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客戶端進行答題,同時可以獲得相應的經驗值,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同學們的答題情況來掌握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情況,通過此種方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用。
最后,在課堂上每個知識模塊進行完成后,教師可以隨機選取平臺知識庫內存儲的測試題,對學生進行隨機測試,并且由系統直接給出答案,讓學生也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到對該模塊知識的掌握情況,為后期有方向性和針對性學習奠定基礎。
(三) 課后學習及評價
在課堂學習之后,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習平臺”組織學生進行課后學習。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平臺發布作業、測試以及其他思考問題,學生直接下載完成作業,并且線上提交,方便教師隨時掌握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問題的思考和個別題目的練習。另外一方面,學生們還可以通過平臺進行互相的評價和探討,方便打開同學們的學習思路。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存在差別,在學習過程中擅長和生疏的方面也存在不同,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可以根據同學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定向的推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個體的差異性,并且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提高學生整體的學習效率,提高同學們之間進行分享、交流的意識。總而言之,“學習平臺”是學生們進行課后學習的重要方式,也便于教師對整體學習情況進行掌握,靈活調整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四) 利用平臺進行反思與總結
任何一個學習階段都會給學生們不同的學習體驗,包括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解決的方法以及走過的彎路等,及時對學習過程進行分析和總結,有利于學生們不斷總結自身的學習方法進而改進和提高效率。通過“學習平臺”,學生可以回顧到自己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經歷,總結問題和成果,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另外一方面,對于教師而言,也可以通過“學習平臺”進行總結和歸納,不斷調整對學生的教學策略,總結自身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方便日后的改進和提高。
三、 本節課“對數函數圖像與性質”的教案
教學目標:學生要掌握對數函數的圖像及性質特征;學生要會對數函數的定義域的求解;讓學生觀察對數函數的圖像,總結對數函數的性質,提高學生具有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能力;
教學重點:對數函數的圖像及性質,對數函數的定義域的求解。
教學難點:對數函數的圖像的畫法,對數函數的定義域的求解。
教學備品:教學課件,學校錄播室,學校網絡,學校提供的移動終端設備(學生用)。
課時安排:1課時(45分鐘)
學習過程:
(一) 說明:應將整個學習過程組織在一起,讓教師可以循序漸進的教,讓學生可以循序漸進的學。該平臺將教學過程的資源、活動按照時間順序串聯起來,并且教師可以直接調用各種資源和活動,學生可以直接在平臺上進行學習和參與活動。學習平臺還可以記錄師生的所有活動,并進行統計和顯示。
(二) 以下以本節課“對數函數圖像與性質”為案例,說明整個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
環節一:課前準備,創設任務
1.1 對數函數圖像與性質任務單 網頁 1.2 對數函數圖像與性質畫圖視頻材料 網頁 1.3 對數函數圖像與性質畫圖執行程序 網頁地址 1.4 學生點擊學習平臺進行小組討論與學習 1.5 預習作業提交(上傳作業)
環節二:情境創設,引出任務
2.1 通過平臺數據文件,分析學生預習上傳的作業情況
環節三:合作探究,分析任務
3.1 【視頻學習】對數函數圖像與性質畫圖視頻 3.2 對數函數圖像與性質畫圖執行程序的使用(互動) 3.3 設計小組互動討論 3.4 【測驗】通過平臺進行“對數函數圖像與性質基本知識”學習小測
環節四:通過平臺整理小測數據,講解點評
環節五:通過平臺發布現場作業
環節六:通過平臺整理小測數據,講解點評
教師點評、同學互動評價
環節七:歸納總結,對數函數圖像與性質
7.1 【學生小結】學生通過學習平臺進行小組和自我小結 7.2 【課堂小結】教師進行課堂小結 7.3 學生能力評價 數據文件 7.4 【能力評價】合作能力、速度、表達、精細
環節八:課后拓展,延伸教學任務
8.1 【課后作業】 8.1 【預習作業】
四、 本節課“對數函數圖像與性質”的學習內容
(六) 通過學習平臺推送課后作業及預習任務
總之,通過使用“學習平臺”作為高中課堂輔助教學,課堂活躍度得到提高,教學效率得到提升,促進了教學形成性評價,培養了學生的移動閱讀習慣,課堂學習內容得到擴充,學生學習空間得到開發,實現了師生互動,加強了交流溝通。創新互聯網+高中教與學的課堂教學模式,一定會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Z].2011(6):5-6.
[2]蔣敦杰.翻轉課堂帶來的機遇與挑戰[J].基礎教育課程,2015(8).
[3]馬秀麟,吳麗娜,毛荷.翻轉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及其教學策略的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22):3-8.
[4]黎加厚.微課程教學法與翻轉課堂的中國本土化行動[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14):7-9.
[5]李嬌嬌,雷俊,黎加厚.微信公眾號平臺支持下翻轉課堂的實施研究[J].中小學電教,2014(7):94-97.
[6]論翻轉課堂給我國教師帶來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4(5):474-478.
[7]李玉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發展需求與趨勢[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4(12):3-8.
作者簡介:
吳良雪,福建省寧德市,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