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綠色小麥是一種新型的小麥產品,集合了綠色、新型育種等技術優勢,使栽培、種植技術更具有人性化;同時,也可以滿足人體的健康需求,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基于此,應當積極管理并推廣綠色小麥種植技術和田間管理方法,本文將就綠色小麥的種植與管理展開論述。
【關鍵詞】:綠色小麥;種植技術;推廣
小麥適應性強,分布廣,用途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為了保證國民能夠有更加健康的食品,需要加強對綠色小麥種植技術的推廣,積極采用綠色種植技術,提高小麥的品質和安全。
1、 綠色小麥種植技術推廣意義
1.1 推廣綠色小麥有利于產業效益的提升
在環境和土壤上,綠色小麥有著較強的適應性,所以和普通小麥相比在產量上增幅也比較大。民眾對綠色小麥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認識到了綠色小麥較高的健康和營養價值,所以綠色小麥備受青睞,同時對于種植綠色小麥的農戶來講,可以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這為推廣綠色小麥種植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農戶在認識或得到種植綠色小麥的經濟效益后會更加重視綠色小麥的種植,所以對于綠色小麥來講,其發展前景比較可觀。
1.2 推廣種植綠色小麥可以推動產業經濟的持續發展
綠色小麥是以普通小麥為基礎進行品種改良后得到的新品種,是綠色健康、國家種植業推廣的農作物。很多產品都是以綠色小麥為原料制成的,比如最常見的面粉,此外,在其他行業也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比如釀酒行業,為了釀造更加香醇、健康的酒,可以采用綠色小麥為原料。綠色小麥的應用也推動了我國釀酒行業的發展。
1.3 推廣綠色小麥有利于地方糧倉的穩定
在小麥種植歷史上,綠色小麥技術是一次種植技術上的改革,對于綠色小麥技術的推廣和先進技術的應用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將我國小麥糧食儲備大大提高,能夠維持地方糧倉和國家的穩定團結。
2、綠色小麥種植的特點
2.1生產基地選擇
綠色食品產地環境的優化選擇技術,是綠色食品生產質量控制的前提條件。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包括:空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和土壤環境質量。根據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編制的《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現狀評價技術導則》規定進行評價。一是空氣清潔無污染,生產基地盡量做到遠離工廠、礦區、醫院、城鎮。要求產地周圍3公里,主導風向5公里以內沒有工礦污染源;二是灌溉用水清潔,一定要選擇水源條件好無污染,排灌方便,旱澇保收的稻田;三是農田土壤土質要好,無污染,要求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通透性好。具有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2.2品種的選用
綠色食品小麥生產品種的選擇,應盡量做到優質性、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相統一。具體應把握以下幾點:選擇適應本地區的優良品種;所選用品種的品質一定要好,符合優質小麥質量指標和NY/T419小麥品質指標中;品種的綜合抗性要好,同時具有耐瘠薄性,特別是對生產上易發生的主要病蟲害的抗性要好,從而可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用藥次數和用量,以保證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2.3合理施肥
肥料使用必須以有機肥為主,做到化肥與有機肥配合施用,有機態氮與無機態氮之比1:1為宜。優先使用綠色食品專用生產資料,肥料的使用必須符合《生產綠色食品的肥料使用準則》。
2.4 綜合防治病、蟲、草害
病蟲害防治方面,農藥的使用在種類、劑量、時間和殘留量方面都必須符合《生產綠色食品的農藥使用準則》。
2.5儲藏
綠色食品小麥的儲藏庫要做好消毒、殺菌、防蟲滅鼠等工作。庫內禁止存放農藥、化肥等物質,谷物入庫后經常檢查溫濕度及蟲鼠害等情況。在運輸過程中禁止與其他有毒有害物混載,以防污染。
3、 綠色小麥種植技術
3.1 建立示范基地
綠色小麥種植示范基地的建設能夠有效地幫助綠色小麥種植技術的推廣,能夠加強對農民的學習教育。因此,我國應當積極著手綠色小麥種植示范基地的建立,轉變傳統的種植觀念,通過大量的示范基地的資源提供時間機會,同時推動綠色小麥種植技術的改革和完善,為今后綠色小麥種植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3.2 機械化的播種方式
機械化播種重點是要研究和發展適合機播種的小麥品種,培育優質的小麥幼苗,提升小麥的成活率和出苗率。符合標準的種子要進行適當的選種,提升出苗率。在種植前期要準備好肥沃、無石塊的床土。在播種后覆土上要達到不見種子的程度,播種必須保持土地的濕潤,保證麥苗的播種均勻。田間機械播種,要根據各地的小麥生長環境來制定標準化技術,盡量降低播種量,控制好化學肥料和水源的管理,達到機械播種的要求。
3.3 機械化直播
雜交水稻拉開了農作物綠色生產的帷幕,高科技為農作物的培育帶來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目前我國還沒有普及機械化直播的植物種植方式,我國還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開發完善開溝深播、土壤覆蓋等方面的技術,不斷對種植生長的環境進行改善,將成苗率不斷提高。開溝覆蓋播種有助于小麥根系快速生長,同時能夠提高小麥的抗倒伏能力,利于施肥。我國農戶在種植小麥中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種植規模,并且個人擁有的田地面積分散且小,因此難以實現大規模生產和利用,大多是采用小型的機械進行耕種。我國目前研發了一機多用的小麥播種機械,可以用于小麥和其他農作物的播種,受到農戶的喜愛。
3.4 推廣政策
政府政策是加強綠色小麥種植和推廣的最有力的措施。各級鄉鎮企業應當儲備并供應種子、化肥、農藥等,加強科學、合理種植施肥方面的宣傳教育,在田間加強科學種植技術的引導。此外,應當加強對農民的培訓,通過點帶面的方式將人員、技術等做到位,將農民生產中遇到的困難進行切實解決。鄉鎮企業和工商部門應當在農資監管方面加強管理,對偽劣產品進行嚴厲的打擊,保證農戶所用的種子和化肥真實可靠。
3.5 借鑒國外優秀經驗
在綠色小麥種植概念上,我國應用較晚,而國外相對比我國要早,因此我國可以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的經驗教訓,加快我國綠色農業的推廣,探索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種植方式和發展道路。比如我國可以通過在經濟、技術、交通、商品等方面的立法加強綠色農業的發展;可以倡導天然肥料的應用,減少化肥的應用,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標準。
總之,為了得到健康綠色的小麥產品,應當加強對綠色小麥種植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振興我國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佳卓、曹劍. 綠色小麥種植田間管理及技術推廣[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08).
[2] 李少芹.小麥種植過程中施肥技術[J].中國農業信息, 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