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雯
[摘要]目前,科技檔案管理中主要存在管理模式比較落后、管理手段不夠先進、管理人員水平較低、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等問題。在科技檔案管理信息化項目建設中,相關人員必須明確建設目標、制定建設原則、規劃建設內容、總體框架構建、功能結構要求、注意主要問題等,促進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科技檔案;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8.106
[中圖分類號]G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8-0169-02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建設已成為各行各業建設與發展的重點,它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科技檔案基礎業務建設也開始向信息化建設轉移,建設步伐直接影響了科技檔案事業的發展。相關人員只有充分認識到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促進科技檔案的科學化、系統化、自動化管理,進一步提高科技檔案的服務效率、促進科技進步、推動科學社會發展。
1科技檔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管理模式比較落后。由于受管理干部與工作人員對信息化建設認識不夠,管理理念落后,局限于傳統的管理模式的影響,科技檔案服務效能低下,無法滿足當前社會對其的要求,不能更好地為科技創新做好服務工作。盡管有的單位或部門逐步增加了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投入,但工作人員信息管理技能不足,導致部分信息化管理設施處于閑置狀態,沒有更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是管理手段不夠先進??萍紮n案作為人類智力勞動的產物,是科研生產活動全過程的真實記錄,是重要的技術資源,它是一切重要的科技活動中產生和形成的技術圖紙、文字材料、計算機材料,以及聲像等形式的科技文件材料轉化而來的,具有現實性、專業性、成套性、多樣性的特點。傳統的管理手段嚴重影響了科技檔案作用的發揮,不利于科研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是管理人員水平較低。由于領導不重視檔案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缺乏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安排管理人員較為隨意,許多管理人員還從事其他崗位的工作,人員流動性比較大。加之管理人員沒有經常性的專業知識、專項技能培訓,也沒有自我學習與教育的意識,很難提高科技檔案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其專業管理水平以及業務能力參差不齊,整體管理水平較低。
四是管理制度不夠完善。調查發現,許多單位沒有科學、合理及規范的科技檔案信息化的管理制度,有制度的也比較簡單,不夠細化,重要的信息化管理流程也不規范。尤其是一些單位檔案借閱利用制度不嚴,加之沒有科技檔案信息備份管理制度,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科技檔案丟失嚴重。
2科技檔案管理信息化項目建設
如今,信息化、數字化產業的高速發展,影響著科學管理與國民閱讀的方式??萍紮n案管理信息化項目建設,能夠將分散的檔案進行數字化加工、科學化管理、便捷化利用,滿足用戶的信息消費習慣和需求方式,對今后的科技研究具有參考、傳承和發展的作用,促使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滲透和轉化,促進科學技術的創新、生產力的發展。
首先,明確建設目標。項目建設前期要做好調研和規劃,通過科技檔案管理信息化項目建設,實現科技檔案管理自動化,實現科技檔案紙質資源的數字化建設與永久保存,實現集成于統一管理平臺,具有發布、檢索、全文瀏覽等功能,為用戶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多樣的數字化服務,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科技快速發展。
其次,制定建設原則。堅持不重復建設及盡量降低成本的原則,在信息化建設中,根據建設目標制定建設內容,規劃建設流程,降低建設成本。堅持資源整合的原則,在具體項目中,盡可能與建設經驗較豐富的數據加工商合作,并對已有的電子檔案進行整合。搭建的信息化平臺應該便于檢索、使用和統計。堅持特色原則,在信息化項目建設中,緊緊圍繞本館的館藏特色,建設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色數據庫。堅持用戶需求為重的原則,時刻以滿足用戶需求為出發點,通過信息化建設,達到有效管理與利用的目的。
第三,規劃建設內容。將檔案館館藏中的圖紙、圖表、文字材料、計算材料、照片、影片以及錄像帶等科技文件資料,通過數字化處理,運用自動化管理系統手段,把檔案信息、接收、傳遞、存儲、開發以及利用等環節通過網絡化,提供高度共享和有效利用,促進科研生產活動有力開展,從而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提高科技檔案的使用價值。其內容可分為案卷級和文件級兩級,信息文件可采用TXT、XLS、DOC等文件格式。
第四,總體框架構建??萍紮n案信息化建設項目的過程復雜、性能要求高,相關人員必須全面考慮基礎支撐平臺、資源、系統功能與應用平臺功能,做到統一設計、逐步細化、模塊化,保證項目能夠順利實施,達到預期目標。其一,系統支撐層:主要支撐系統平臺運行的基礎模塊,包括數據庫管理、數據挖掘等。其二,資源層:主要實現平臺運行所依賴的各種資源的整合與管理,同時對平臺運行過程中產生的資源進行組織與管理。其三,應用平臺層:包括項目建設的三大功能,即網絡互動、資源共享、移動學習。其四,后臺管理和系統功能層:在后臺對資源平臺進行管理,實現對資源、用戶、權限、質量等的管理。整體框架設計需要結合任務的特性,實現規模性、可分割性、多樣性、高價值性;整體框架需要依托網絡實現,整體框架設計需要提升任務完成質量,確保核心檔案資源的高質量。相關人員需要考慮用戶特質,吸引用戶參與,提升工作質量。整體框架設計應該強調內部聯動性,各個部分環環相扣,相互影響,形成整體。
第五,功能結構要求??萍紮n案的信息化建設項目,所需要檔案數字化處理的核心任務及功能主要分為:紙質科技檔案的數字化存儲,包括紙質科技檔案的數字化和信息錄入;文獻文本化圖片識別,包括OCR識別和人工識別;有關紙質文獻的關鍵詞標注;數字化后檔案存儲及管理,包括網絡平臺建設、數字化資源庫建設、后臺管理系統建設;數字化資源整合與共享,做好資源的推薦與數字資源查閱。
第六,注意主要問題。一是數字化的標準問題。科技檔案進行數字化時,必須按照一定的文檔格式標準進行,即在開發建設中,必須遵守網絡傳輸協議、數據通訊格式、數據加工標準和有關文獻分類標引、著錄規則等標準化原則和要求,確保數字化產品的通用性和標準化,符合網上傳輸與資源共享的要求。二是注意分工協作的問題。為避免數字化檔案信息資源重復建設,相關人員必須統一規劃、分工協作、高度共享。三是數字化信息的安全性問題。數字化信息在網上傳播利用,必須采用信息加密、防火墻、訪問控制以及數據備份等技術,防泄密、防病毒攻擊或停電等意外事故,造成數據丟失和系統破壞。
3對科技檔案數字化的思考
科技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新形勢下,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不僅直接影響檔案的館藏資源建設,還影響檔案作用的發揮。筆者結合多年從事檔案管理工作實踐,對如何做好科技檔案的信息化建設,進行以下思考。
一是增強檔案意識是項目實施的前提??萍紮n案管理是一項系統的工程,不僅需要有一支業務技能過硬的檔案管理隊伍,還需要部門廣大職工,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的高度重視,只有他們具有強烈的檔案意識,才能促進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
二是組建組織機構是項目實施的保證。科技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可由信息化管理部門牽頭,主要成員應包括主管領導、檔案部門主管、信息部門主管、檔案管理人員、信息管理人員以及檔案管理專家等;主要任務是負責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重大問題的解決、決策、指揮等工作,為項目建設提供制度保障、技術支持、溝通協調等。
三是檔案收集工作是做好信息化的基礎。檔案的收集工作是檔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人員一定要按照要求,做好檔案收集工作,確保收集檔案的完整性、準確性、系統性。
四是制度建設是做好檔案信息化的保障。相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科學制定本單位相應的《檔案管理辦法》《檔案人員崗位職責》等規章制度,形成制度約束機制,并做好制度的執行與監督。
五是隊伍建設是做好檔案信息化的關鍵。一支作風優良、業務能力強的檔案隊伍,是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關鍵。通過加強業務培訓與技能競賽,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素質,能保證檔案收集質量、數字化加工規范、檔案的科學化管理與二次開發,提高用戶服務質量,促進科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