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晉紅
一、為什么要翻轉
班級授課制又稱課堂教學,起源于16世紀的歐洲,它是將學生按年齡和程度編成班級,使每一班級有固定的學生和課程,由教師按照固定的教學時間表對全班學生進行上課的教學制度。它可以大規模地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一位教師能同時教許多學生,擴大了單位教師的教學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而且使全體學生共同前進。在大工業革命時代,班級授課制無疑是最高效的教學方式。
但是班級授課制也存在著弊端:同一個教室里,坐著的是學習基礎不同、認知能力不同的幾十個學生。我們往往根據中等生的認知起點去講課,這樣的結果是中等生聽懂了,學困生還沒聽懂,而尖子生聽得索然無味。甚至有一些內容即使我們認真講了,學生認真聽了,依然在課上沒搞懂。
例如,楊振寧教授在回憶大學生活時曾說過,他在課堂上只能聽懂一半,還有一半是在晚上沒有電燈與同學閑聊時弄懂的。眾所周知,西南聯大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設于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由當時的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及私立南開大學共同組成,聚集了清華、北大、南開的優質教師資源。優秀的學生,優質的教育資源,尚有聽不懂的情況,何況其他學生呢。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時代的教學模式呼之欲出——翻轉式課堂教學。
二、什么是翻轉課堂
1.翻轉課堂的起源
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的一個山區學校——林地公園高中,2007年春天,學校的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把結合實時講解和PPT演示的視頻上傳到網絡,以此幫助課堂缺席的學生補課。
具有開創性的是,兩位教師逐漸以學生在家看視頻聽講解為基礎,節省出課堂時間來為在完成作業或做實驗過程中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不久,這些在線教學視頻被更多的學生接受并廣泛傳播開來。
2.翻轉課堂的定義
翻轉課堂就是教師創建課堂教學講授的微視頻,讓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的一種教學形態。
3.翻轉課堂翻轉了什么
傳統課堂是白天在學校上課,晚上回家做作業,也就是白天課上完成知識的吸收,晚上回家完成知識的內化。翻轉模式正好相反,晚上看視頻上新課,白天在學校作業參加研討,也就是晚上在家完成知識的吸收,白天在學校完成知識的內化。
4.翻轉課堂的核心本質是什么
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三、翻轉課堂的優勢
1.課前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
在傳統課堂上,學生白天在學校“齊步走”,教師只能照顧三分之一的學生,想因材施教談何容易。學生晚上回家做作業遇到困難也難以及時解決。
在翻轉課堂上,課前學生可以按自己的步調學習,有導學案的引導,微視頻的幫助,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微視頻短小精悍,針對重難點,可暫停,可回放,一次看不懂兩次,甚至三次,直到看懂為止;隨時在線與同學互動,解決了自己存在的困惑。
2.課堂實現了學生的深度學習
課堂上學生帶著課前吸收的知識,帶著課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交流、展示,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答疑解惑,精彩紛呈的課堂實現了學生的深度學習,使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得到升華,知識體系重新得到構建,探究能力、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總之,翻轉課堂的支點,是課外、課內兩個教學和學習時空的差異。前者是個性學習空間,適合完成接受知識的過程;后者是集體學習空間,適合探究學習,它將接受式學習和建構式學習的優點有機整合在一起,完成了學生自主、深度的學習,真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翻轉課堂存在的問題
1.課前預習效果參差不齊
由于課堂學習的前提是學生課前的深度預習,這對學習習慣好的一些學生也許能做到,但是對于學困生,有視頻不想看,有學案不想做,第二天來了抄作業應付檢查,所以有一些老師甚至不敢將預習學案下發給學生,有一些老師雖然將預習學案下發給學生,但是由于學生完成的情況參差不齊,課堂上又把預習過的知識講了一次,使得課前學習形同虛設,課上的深度交流更無從談起了。
2.課上教師組織引導不當
有些老師誤以為,在翻轉課堂中,教師的角色被淡化了,實際上并非如此,它要求老師能夠通過設問、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和完成作業、項目的情況來分析和把握學生的學習效果,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從主動變為被動,從主導變為引導,這對其職業素質有著更高的要求。作為老師,必須能夠準確提煉哪些知識學生課前會了,哪些不會,會的不講,把時間放在有效組織學生解決重難點知識上,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效率。
五、解決策略
1.建立激勵評價制度
以展示預習成果或進行預習檢測的形式檢查學生的預習成果,并對每個學生的展示結果和檢測成績進行評分量化,以此鼓勵先進,鞭策后進,營造一種搶前爭先的氛圍,調動學生課前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2.充分利用小組交流
小組交流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一種有效手段。學生建立了小組合作學習制度,按學習水平和能力劃分4人或6人合作小組,并安排座位。組內成員明確分工,建立結對幫教制度和組內討論交流制度,確保中等生和學困生都有參與合作學習和交流展示的機會;班內交流展示時,按問題難易程度,安排中等生和學困生進行匯報,優等生進行點評總結。建立小組競爭機制,從小組交流、回答問題、作業完成、改錯等諸方面對小組合作學習情況進行評分量化,開展合作小組星級評價,以小組間的競爭促進小組內的合作,達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人人主動學習有發展的目標。
當然,雖然翻轉課堂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可能短時間內看不到翻轉課堂對教學成績提升的效果,甚至可能出現暫時的下降,但是我們相信,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學生具備了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成績的提升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只要一步一步堅實地走過,學生將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由追求學會轉向會學、樂學。“教是為了不教”,這不正是我們教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嗎?教學研究的過程就是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過程。面對翻轉課堂實施中的問題與困惑,需要我們的堅持,需要我們的智慧,需要我們的努力,更需要團隊的合作。“翻轉”我們的理念,“翻轉”我們的課堂,讓我們在探索中不斷發現、成長、成功。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