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婷 康厚良
摘 要: 實踐教學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教學的繼續、擴展和深化,同時也是培養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關鍵。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為例,著重從學生的基本情況、專業的課程設置、師資建設和硬件配備等多個方面,分析了該專業當前實踐教學體系的實際建設情況和面臨的問題,給出了實踐教學的建設方向及具體實施措施。作為獨立學院,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探索和具體實踐經驗,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 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措施; 獨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8)11-94-03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is the continuation, expansion and deepening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it is also the key to cultivating high-tech practical talents.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as an exampl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pecialty are analyzed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etup, faculty construction and hardware provisioning. The construction direction and concrete measures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re given. As an independent college,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experience on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has a high referenc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Key words: practical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measures; independent colleges;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0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培養更多更好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是獨立學院今后發展的主要方向,而實踐教學作為整個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教學的繼續、擴展和深化,同時也是培養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關鍵。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一個對理論和實踐要求都極高的工學專業,要形成具有完備功能的實踐教學體系,除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實踐比例,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以理論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外,還需要在課程設置、硬件配備、師資建設等各方面不斷進行探索和完善。
1 實踐教學體系的內涵和構建原則
1.1 實踐教學體系的內涵
⑴ 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指學生親身參與實踐才能完成的教學環節。諸如實驗、實習、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社會實踐等等[1]。
⑵ 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體系是實踐教學各個環節所構成的系統,包括實踐教學的內容、實踐教學的形式以及實踐教學師資、基地、教材等構成的教學系統。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應由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實踐教學的考核體系、實踐教學基地、實踐教學師資保障體系、實訓教材體系等組成[2]。
1.2 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原則
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應遵循三個基本原則,分別是特色性原則、實用型原則和混合型原則[3-4]。
⑴ 特色性原則
特色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源動力,為此,確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應變能力培養為關鍵,與時俱進的人才教育培養模式是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中遵循的原則。
⑵ 實用型原則
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要充分體現專業崗位的要求,與專業崗位群發展緊密相關。以此為原則組成一個層次分明、分工明確的實踐教學體系。
⑶ 混合型原則
混合型體現在教師類型的混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混合、教室與實驗室的混合等方面,淡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專業教師與實踐指導教師、教室與實驗室的界限,打破原來按學科設置實驗室的傳統布局,對實踐教學設施進行重新整合,形成一體化混合實踐教學模式。
1.3 獨立學院及其學生的特點
獨立學院是隨著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產生的新型高等教育辦學形式,其招生錄取線主要介于普通本科和高等專科之間,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己任,是我國高等教育辦學機制的大膽探索和創新。
獨立學院學生在基礎知識、自身素質、自制力、認知能力等方面與一本和二本的學生存在一定的差異[5],因此在建立實踐教學體系的過程中,應針對這一群體學生的特點,設計更具有針對性,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并與一本和二本院校實踐教學相區分的建設方案。
2 計科專業現已形成的實踐教學體系
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信科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簡稱“計科”)是學院最早建設的專業之一。于2002年開始招生,其培養目標是以“學生為本”,培養和造就適應現代化建設,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專業技能過硬且具有創新精神,能夠系統掌握計算機硬件、軟件的基本理論與應用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計算機技術研究和應用,硬件、軟件和網絡技術的開發,計算機管理和維護的應用型專門技術人才。
本專業充分結合三本院校學生的特點,在注重培養學生理論知識基礎的同時,突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在多年的探索和實踐中,現已在多門課程中加入了實踐教學環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現有實踐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
計科專業現有實踐教學體系主要分為課程實踐環節和課外實踐環節。課程實踐環節指的是與課程具體內容相關聯的實踐,其中包括理論學習、上機實驗、課程設計及實物制作等多個環節。而課外實踐環節則是在課程實踐的基礎上應用大學階段所學習的專業知識參加各類科技競賽和科技活動、進行社會調研及畢業實習等。
2.1 課程實踐環節
課程實踐環節包括基礎課實踐環節、專業課實踐環節和集中實踐環節三個部分。各個環節相輔相成,前面的實踐環節為后續的教學和實踐環節奠定基礎。
基礎課實踐環節,以理論學習和上機實驗為主,目的是通過基礎課程中的各類上機實驗,使學生能夠快速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提高實際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為后續的專業課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專業課實踐環節,以理論學習、上機實驗為主,并適當加入相關的課程設計和實物制作,目的是通過專業課上的理論學習、上機和實物制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設計和制作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實物,從而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進而提高其學習積極性,為培養和造就適應現代化建設,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專業人才奠定基礎。
集中實踐環節包括新技術應用、軟件設計與開發及畢業設計等內容,是課程實踐環節的最后階段。在這一階段,一方面通過畢業設計和課程設計對前兩階段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成果進行檢驗和強化;另一方面在現有課程基礎上對計算機領域的前沿技術進行介紹,在“強化基礎、突出實踐、注重實際動手能力、面向創新”的基礎上,在不斷擴大在校學生知識面的同時,也能擴大畢業生今后的就業渠道;在不斷適應多種環境的同時,也能有更多的就業選擇。
2.2 課外實踐環節
課外實踐環節包括科技競賽、科技活動(包括學生科研立項、學生參與教師科研課題等)、軍事訓練與理論教育、畢業實習和社會調研等。
在科技競賽和科技活動方面,通過組織及參與云南省各類計算機作品大賽、游戲設計大賽及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學生對自我的認知度,增強了自信心。
在畢業實習和社會調研方面,通過實習和社會調研使學生能夠將課程學習和課程實踐環節的經驗進一步應用到社會中實際的設計和開發中,在鞏固在校學習的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夠不斷的提高實際的開發能力和實踐水平,為后續的就業及再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
2.3 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實現本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正在進行本專業教師團隊向實踐型教師的轉變,培養具有較強實踐教學能力的“雙師型”教師和能夠指導各類競賽的“實做型”教師,逐步形成初、中、高級人員的合理師資結構。
3 現有實踐教學體系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實踐教學體系是非常龐大的,現有教學體系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具體如下。
⑴ 未形成較為規范的實踐教學體系評價機制
由于本專業實踐課程較多,所涉及的具體領域也比較寬泛,并且各個領域所使用的評價機制差異較大。因此,研究現有實踐課程的特色,結合課外實踐環節的需求設計能夠應用于多門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評價機制是當前的首要任務,也是關系到實踐教學體系今后發展狀況的重要衡量標準。
⑵ 缺乏專業的實踐實驗室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涉及到實踐環節的專業課程較多,且使用的大多數專業軟件對計算機硬件的要求都較高,由于現在主要是使用公共機房或者是其他系部的專業機房,導致很多軟件在安裝和運行的時候速度過慢,甚至出現死機,這直接影響了學生的上機積極性及實踐效果。因此,在后續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中,配備與專業課需求相適應的專業實踐實驗室是非常重要的。
⑶ 師資結構仍需進一步調整
師資隊伍的培養是建設本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關鍵,將本專業的課程教學過程從理論教學逐步向理論+實踐教學、輕理論重實踐的方向發展,教師從開始就樹立起以實踐為主的觀念,采用實踐帶動理論的教學方式。還需要對現有教師有計劃地開展技能培訓和行業技能認證,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4 小結
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是一個長期的、不斷進步和創新的過程,只有從教師自身做起,樹立正確的實踐教學觀念,才能不斷的將實踐教學引入到實際的課程教學中,不斷調動學生學習、實踐、科研和創新的積極性,增強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呂棟騰.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探索[J].職業技術,2012.8(144):23
[2] 孔維功,黃艷,李麗榮.高職高專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探索[J].科技信息,2010.25:835
[3] 周劍峰,韓民.新工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7.11(44):109-110
[4] 王新榮,張霞丁,海娟.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2017.11(1227):48-49
[5] 于麗波.本三院校學生特點分析[J].科技信息,201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