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紅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國現代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發展勢頭迅猛,而企業之間的行業競爭也日趨激烈。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的實施與完善能夠保證現代企業經營戰略目標的實現,能夠保證企業經營效率的提升、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與完整,保證企業的資產安全以及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一套由點及線、由線及面的,自我調節、自我約束的內部控制體系。本文將就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探尋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措施,為促進企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優化措施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我們正朝著逐步完善的市場經濟的方向邁進。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經濟環境,面對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環境,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將對零售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實現平穩有序地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加強和完善內部控制機制是目前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組成內容,是保證現代企業各項工作順利、正常進行的基本前提,是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升的基本保證,同時還對現代企業制度的構建和完善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內部控制的基本內涵
關于內部控制的概念和基本內涵最早誕生于西方經濟發達國家,目前在國際上關于內部控制內涵認可的界定來自于美國1992年反欺詐財務報告委員會下屬的發起人委員會發布的COSO報告中的內容,即:內部控制是由企業的董事會及管理層、員工為了達到提高財務報告的可靠性、提升企業經營活動的效率性、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等作為主要目標而提供的合理保障的一個系統性過程。
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已經對內部控制的要素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在不斷的實踐和摸索中,各國關于內部控制的要素內容已經基本達成了一致,可以將內部控制氛圍五個要素:內部控制環境、對風險的管理、內部控制活動、信息的溝通、內部控制的監督等。這五個要素之前并不是鼓勵的,而是相互融通到整個內部控制體系中的,這五個要素共同構成了一個閉合的環路,并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控制。內部控制的五要素與企業的各業務部門、職能部門之間,與企業的合法合理運營、財務信息的真實性等構成了一個三位一體的完整體系。
二、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
(一)內部控制意識淡薄
目前,我國企業的內部缺乏完善的、良好的內部控制文化環境,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并為引起公司內部管理者、員工的高度重視。如:有的員工認為內部控制只是一種停留在紙質上的文件、規章制度等,殊不知內部控制是一項包含了各類業務制度、業務流程的持續性的過程,需要對各種風險提前進行防范、揭示,并對業務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發現,在業務流程結束后進行為自我監督與檢查,最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和完善。
(二)內部控制制度與流程之間存在沖突和矛盾
不同的業務涉及到不同的部門參與,有的會涉及到多個不同共同的配合與參與才能順利完整,特別是在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時,風險管理部門、審查部門、法律部門將會根據自身的職責分別出臺一些關于業務的管理辦法。而這些部門之間的制度經常會存在交叉、重復的問題,這就導致某企業在內部控制制度和業務流程之間出現了相互引用、相互相悖的現象。如:某資公司雖然已經建立了很多業務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業務流程相關制度在設計上仍缺乏健全性、完善性,這就導致該公司在業務的執行中缺乏明確的制度做指引。
(三)風險管理意識差、風險評估機制有待完善
風險防范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企業的健康、穩定運行,更關系著現代企業是否能夠在相關領域中、在同行業中贏得競爭力,同時對于企業是否能夠維持較好的經營狀況、保證現金流的穩定、樹立企業良好的品牌形象等奠定基礎,更能夠為企業維持高質量、高水準的服務創造條件。但是由于任何企業在其經營的過程中時刻都將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威脅,因此,必須對這些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科學的評估,并據此制定出相應的、有效的風險方法措施。但是,就目前在我國企業風險管理的現狀來看,問題還較多,如:對風險的識別仍在沿用傳統的模式、缺乏對各種新風險的過程性評估。
(四)內部控制制度缺乏執行力度
在內部控制的執行過程中,由于缺乏執行力度,企業的執行力度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和缺陷。如:對項目缺乏盡職盡責的調查、項目審批的流程缺乏專業性、對項目的后期管理不到位。
(五)風險責任追究制度執行不到位
目前,在現代企業中責任追究制度已經逐步建立,一旦項目出現風險并且導致損失時,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對項目辦理流程中涉及到的相關人員進行問責。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一點很難實現。究其實質主要是由于風險的發生是多方面因素影響造成的,而相關的界定和衡量責任大小的制度并不完善。
(六)缺乏完善的內部監督機制
目前,大部分企業已經構建了較為完善的內部監督機制,如:審計委員會,成立了獨立的內部設計部門,并保證了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而在這些企業中的內部審計部門缺乏獨立性和權威性。
三、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的優化措施
(一)轉變觀念,強化內控意識、加強崗位責任意識
在現代企業中,人員的年齡結構、專業結構等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對于老員工而言工作多年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但是靈活度差;新員工具有較強的專業型,但是缺乏工作經驗。因此,針對內部控制意識差的問題,筆者建議企業應迅速轉變觀念,強化內部控制意識,加強員工的崗位責任意識。如:鼓勵員工在針對內部控制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內部控制的管理中,并充分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
(二)流程梳理,避免出現業務多頭管理的現象
現代企業所面對的客戶存在較大的風險,資產管理公司內部控制的完善性將幫助企業實現穩定的、健康的運行。各企業的經濟業務涉及到企業內部的業務評估、審查、法律事務、風險管理等不同的部門,因此,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先對制度流程進行樹立,避免出現多頭管理的現象,保證制度的內容一定要不重復、不背離。
(三)與時俱進,構建完善的風險識別和評估機制
在新的經濟環境下,要求現代企業應該將利率風險、政治風險等全部納入到風險識別系統中。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科學的、全面的風險評估、監測、預警體系。
(四)專業化建設,提高公司內部審計質量
首先,要加強對審計人員專業化的培訓。這也是防范不良資產重組項目中各類風險的重要抓手。如:這些人員不僅具備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審查能力,更是在某一行業、領域方面有自己獨特的間接,并擅長對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其次,審查審批流程要實現差異化管理。
(五)激勵機制,細化風險項目獎懲與約束考核機制
這就要求現代企業應建立一套較為完整的考核激勵機制。如:認真梳理可能引發的風險項目并進一步明確責任,有獨立的考核部門對風險項目員工進行認定,并給予相應的獎懲;再如:對于在風險項目化解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員工必須基于物質、精神上的獎勵。
(六)垂直化管理,實現內部審計的權威性、獨立性
內部審計要求現代企業的審計部門對內進行控制要實現其操作的合規性、控制的合理性,并對其進行評價和督導。對于企業而言應該對內部審計進行自上而下的梳理,構建完全符合自身經營特點的內部審計體系。
四、結語
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是保證企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及時,只有構建了完善的內部控制才能保證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面對經濟發展下行的狀態,現代企業正面臨著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企業必須加強內部控制的優化,不斷提升公司抵御風險的能力,確保公司的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盧嘉怡.從內部控制五要素出發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J].納稅,2017(02).
[2]耿軍.企業內部控制策略問題實證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05).
[3]甘露.企業內控制度有效性及改善路徑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7(05).
(作者單位:北京國和嘉信稅務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