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都安瑤族自治縣職業中專學校為例,分析中高職貫通辦學學生頂崗實習工作中存在人才培養目標模糊、專業實習難對口、實習管理責任大、頂崗實習時間安排難等問題,提出通過制訂中高職貫通辦學人才培養方案,明確頂崗實習任務;加強校企合作,建立頂崗實習相對穩固的基地;強化實習管理,建立考核評價機制等措施做好中高職貫通辦學學生頂崗實習組織管理工作。
【關鍵詞】中高職貫通 頂崗實習 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7B-0092-02
2012 年廣西中高職貫通辦學政策出臺,幾年來,各中職學校中高職貫通辦學學生人數不斷上升。以都安瑤族自治縣職業中專學校為例,2014 年中高職貫通辦學學生達到 323 人,占當年招生人數的三分之一,2015 年達到 580 人,2016 年達到 695 人,中高職貫通辦學學生均占當年招生人數的二分之一,這部分學生的頂崗實習成為我們亟須研究解決的問題。本文以都安職業中專學校為例,對中高職貫通辦學中做好中職學生頂崗實習工作進行初步的探討。
一、中高職貫通辦學中職學生頂崗實習的意義
中職學校組織中高職貫通辦學學生進行頂崗實習,積極推進學生進一步求學,意義十分深遠。
(一)完成教學計劃,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夯實學生進一步求學的基礎。《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指出:“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是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基本任務,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所在。”《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第三條規定:“職業學校學生實習是實現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增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基本環節,是教育教學的核心部分,應當科學組織、依法實施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職業能力形成規律,保護學生合法權益;應當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化校企協同育人,將職業精神養成教育貫穿學生實習全過程,促進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高度融合,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創業能力。”中高職貫通辦學學生是中職學校學生不可分割的部分,頂崗實習依然是教育教學的核心部分。這部分學生依然要按照專業培養目標要求和人才培養方案安排進行頂崗實習,通過校企協同育人,讓學生在校學到的專業理論與企業實際工作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促進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高度融合,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創業能力,夯實學生進一步求學的基礎。
(二)感悟技能寶貴,體味勞動艱辛,珍惜進一步求學的機遇。中高職貫通辦學的學生在職業學校主要學習技術技能,兩年時間學到技術技能水平的高低,不是依靠學校考核就能體現出來的,更主要是在企業實踐中加以運用,在實際運用中檢驗自己對技術技能的掌握與理解程度,感悟技術技能的寶貴,明了自己學到技術技能與企業實際運用的差距,促使學生更加珍惜進一步求學的機會。在中職階段組織學生頂崗實習,這是學生第一次脫離學校生活走進企業,按企業勞動的規定和企業員工同工同酬。在即將到來的升讀大學之時,讓學生更真實地體驗勞動的光榮與快樂,深切體味勞動的艱辛,感恩父母一生艱苦勞作養育自己的艱難,同樣促使學生更加珍惜進一步求學的機遇。
(三)籌措上學經費,減輕父母負擔,贏得進一步求學的機會。都安瑤族自治縣地屬大石山區,這里山多地少,物質匱乏,貧困人口眾多。進入職業學校就讀的學生家庭絕大多數并不富裕,原想讀完中職后即能就業。中高職貫通辦學政策出臺后,這些學生有了升讀大學的機會。然而,很多學生家長為大學費用而憂慮最后放棄子女升讀大學的機會。學校組織學生參加頂崗實習,既是檢驗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又是為學生升學籌措經費,減輕父母負擔,促使父母支持子女升讀大學,最終贏得進一步求學的機會。
二、中高職貫通辦學學生頂崗實習中的困惑
廣西出臺中高職貫通辦學政策后,都安瑤族自治縣職業中專學校積極投身辦學模式改革,2013 年被列為廣西 8 所辦學改革試點學校。試點推進已歷經三年有余,在中高職貫通辦學學生頂崗實習的組織管理上歷經不少困難與疑惑,概括如下。
(一)人才培養目標模糊,走入不用頂崗實習的誤區。由于缺乏統一的中高職貫通辦學人才培養方案,中高職院校雙方還沒能形成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導致中職學校對中高職貫通辦學人才培養目標的模糊,定位出現偏差,認為學生到高職院校后還要學習,降低了中職階段人才培養目標,特別是頂崗實習原本是安排在三年級進行,現在執行“2+3”貫通辦學模式,三年級到高職院校就讀了,頂崗實習自然就取消了。頂崗實習的取消是對中職人才培養的敷衍,是對學生的不負責。
(二)專業實習難對口,產生放棄頂崗實習的念頭。如今,學生實習大多都是在企業生產的流水線上作業,這和學生在校學習的專業聯系程度不大,專業對口實習難以實現。學生在校學到的技術技能在企業實踐中得不到施展,也得不到檢驗,在校知識和企業實踐差距大,學不抵用,讓人覺得實習目的不明,用處不大,有一種實習和不實習一個樣的想法,進而產生放棄實習的念頭。
(三)實習管理責任大,出現畏懼頂崗實習的情緒。中職學生年齡尚小,之前基本都是在學校生活,沒有勞動的經歷,勞動的意志力不強,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欠佳,畏難情緒大,違反廠規廠紀時常發生,頂崗實習半途而廢的學生常有,安全風險大,安全工作責任重大。再者,有些實習單位對年齡的控制較為嚴格,只收 18 歲以上的學生,有些實習單位規定 16歲以上即可。學生的年齡差距大,統一安排到某一企業實習較為困難,分散到幾個企業實習,同樣給管理工作增加難度,學校領導和老師出現畏懼頂崗實習的情緒。
(四)頂崗實習時間安排難,產生不用實習的借口。《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第十條規定:學生在實習單位的實習時間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確定,頂崗實習一般為 6 個月。第十五條規定:職業學校和實習單位要依法保障實習學生的基本權利,不得安排、接收一年級在校學生頂崗實習。中高職貫通辦學實施后,“2+3”貫通模式在中職就讀兩年,一年級學生不得安排到企業等單位頂崗實習,三年級學生已到聯辦高職院校就讀,因此認為中高職貫通辦學學生頂崗實習時間難以安排,可以不用參加頂崗實習。endprint
三、中高職貫通辦學學生頂崗實習組織管理采取的措施
組織中高職貫通辦學學生頂崗實習盡管有諸多的困難,但意義重大。都安縣職業中專學校經過幾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三個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制訂中高職貫通辦學人才培養方案,明確頂崗實習任務。學校從頂層設計上及時制訂中高職貫通辦學人才培養方案,從人才培養設計上明確自己的培養目標和要求。方案既明確了課程設置與安排,還明確了頂崗實習的要求。《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第十條規定:支持鼓勵職業學校和實習單位合作探索工學交替、多學期、分段式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性教學改革。都安縣職業中專學校在頂崗實習環節上根據實際作了靈活安排,嘗試實踐性改革:在全區中高職對口升學考試結束后,學校及時安排學生到聯辦企業進行頂崗實習,頂崗實習時間為 100 天,五月初開始,八月中下旬結束。100 天的頂崗實習安排,學校既能按人才培養方案完成中職階段教育教學科目,圓滿完成中職人才培養任務,又能讓學生順利通過對口升學測試升讀大學,還能保證學生在升學前有足夠的時間辦理相關入學準備手續,確保順利入學。
(二)加強校企合作,建立頂崗實習相對穩固的基地。由于企業接受中職學生頂崗實習條件不一,例如有些企業只接收長期頂崗實習的學生,不接收短期頂崗實習學生,有些企業只接收 18 周歲以上的學生,不接收 16 周歲到 18 周歲之間的學生,有些企業接收男女生比例有嚴格的要求,等等。為了更好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落實學校既定的人才培養方案,都安縣職業中專學校廣泛開展校企合作,積極建立頂崗實習相對穩固的基地。一是從聯辦企業信譽和資質上把好關。學校努力尋找品牌企業作為校企合作伙伴,讓學生既能學有所得,又能體面實習和就業。二是從聯辦企業分布區域上布好點。學校既謀劃好縣內、省(區)內實習點,又謀劃好區外以及首都北京實習點,學校和不同區域多個企業形成合作伙伴,讓學生在選擇實習單位上有相對自由選擇的空間,確保實習的質量。
(三)強化實習管理,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在中高職貫通辦學頂崗實習工作中,要讓學生真正在短期的實踐中學到知識,提升自我,學校和企業都必須加強管理與考核。都安縣職業中專學校首先在實習指導老師管理上嚴格要求。一是把好實習指導老師人選關。實習指導老師對頂崗實習效果優劣事關重要,學校在安排人員上從嚴把關。首先由年級組推選,要求老師經驗豐富,業務素質好,責任心強,安全防范意識高。推薦的人選經過學校管理招生就業處領導審核后報校領導審批決定。二是執行實習指導老師按月輪崗制和續月申報制。為了讓實習指導老師有足夠的精力管理學生,排除長期跟班造成的疲倦及長期離家造成的憂慮影響實習管理質量,學校對下企業老師按月輪換,有意繼續留企業做指導老師的,需按月提出申請,學校同意方可安排。三是明確實習指導責任,加強考核。首先,學校對實習指導教師制定明確職責,由招就處領導全程跟蹤,實習結束由企業和學校進行考核,共同評選優秀實習指導教師并給予表彰。其次,在學生實習管理上細化制度。學校嚴格按照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相關規定,結合學校實際細化管理環節,從準備階段的實習申請表、實習協議書、監護人知情同意書、實習安全承諾書到實習過程的實習管理制度、學生外出實習應急預案以及實習結束的實習鑒定表、實習總結表都做出詳細要求,到具體實習單位還制訂詳細的實習工作方案。實習期間由指導教師和班主任全程跟蹤,和企業一起對學生實習進行考核,評選優秀實習生給予表彰。
【參考文獻】
[1]張忠明.中職學生企業頂崗實習問題及管理模式優化[J].科學咨詢,2014(26)
【作者簡介】玉勝忠(1967— ),男,廣西都安縣職業教育中心校長,黨支部書記,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創新與發展。
(責編 劉 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