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春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全國的不斷推進,教育工作者將面臨新的挑戰。課程改革促使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根本轉變,使學校教學工作真正走上素質教育的軌道。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努力培養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這是教育發展的必要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創新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053-01
語文教學肩負著極其重大的責任,是一項艱巨而神圣的工作。語文教學需要創新教育為它注入活力,讓它向著更加正確、健康、文明的方向發展。小學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在聽、說、讀、寫的要求中,都含有大量思維能力和創新素養培養的因素。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努力培養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還要注意培養學生不斷自我完善的能力和適應社會發展的主觀能動性。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呢?經過近年來的創新教育實踐,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1.1在日常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做到面帶微笑,親切、溫和。在課下時要和學生談心,要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和關愛。語文教師要努力消除自己和學生之間的隔閡,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向我們敞開心扉,才會在語文課堂上積極參與,表現自我。
1.2尊重學生。以前,我們在教學的時候總以為,每個學生都必須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標準才算是好學生。實踐證明了這個要求是不合理的。學生之間確實存在著不同的差異,我們只有尊重這些,才能把他們每個人潛能開發出來。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切不可去諷刺、挖苦學生,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滿足各層次學生需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培養他們創新學習方法的目的。
2.注重學生能力培養,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
孩子們都有著天真可愛、童心未泯、思維簡單、敢于提出問題、對于一切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濃烈等天性。所以教師應該通過正確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鼓勵、引導學生發揮他們的年齡優勢,通過多種途徑,培養他們敢于想象、幻想的創新能力、"勤于操作、樂于動手"的實踐能力、善于思考、全面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以此達到挖掘學生個性,深度開發學生潛能的目的。
如在教學《蝙蝠與雷達》一文時,教師應將注意力放在此文所注重的仿生學這一知識點,當學生們將注意力放在仿生學這一知識點上時,引導學生思考: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還有哪些發明利用了仿生學,與此同時還可以發散思維,讓學生們思考一下哪些生物可以利用仿生學?通過這些問題,學生們的思維被激活、思路被打開,他們腦海中會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一個收集整理并說出許多利用仿生學用品,而且每個學生的回答會不盡相同,就會引起每個學生對于知識的積累和運用。在此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拓展想象的空間,激發創新、嘗試的欲望。通過教師富有感召力的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對于科學的興趣,而且還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科學素養,以達到挖掘學生科學創新潛能的目的。
3.注重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
由于受落后教學觀念的支配,傳統教學方法往往會忽視學生思維的啟發、師生之間缺乏互動、教學方式單一、重說教等,這些弊端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語文教學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并影響教學任務的全面完成。因此,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不僅有利于適應我國新時期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真正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還有利于改變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可以通過實踐和體驗來培養他們的思維、行動、社會意識等各方面能力,樹立學生主體意識,轉換身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語文課堂上,學生小組之間進行互動和信息交匯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運用網絡技術相互交流、相互借鑒,創設學習情景,創新學習方法,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4.以問題為導向,抓實學生的創新思維訓練
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對于學生具有極強的吸引力。面對問題,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課堂氣氛熱烈,往往對于教學效果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對教材熟悉,用敏銳的眼光發現和捕捉教材中所蘊含的合理性因素,經過巧妙的設計,創設問題,以此達到對學生進行科學思維訓練的目的。
5.大力提倡質疑求異,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這句話強調了學習知識的目的是創造。我們不僅要在40分鐘課堂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也要在課下不斷為他們提供能夠得到鍛煉的新機遇。如讓學生課外閱讀大量健康向上的書籍,然后將心得體會寫在老師發下的閱讀記錄卡上。每周一篇,日積月累、循序漸進,學生的知識面逐步得到擴展,閱讀、寫作能力得到提升。周末或下午放學后,我們組織學生結伴到農貿市場、工廠、田間地頭體驗生活,采寫新聞稿件,豐富小記者站活動。將采集到的圖片、有趣的人和事物發表在本班的手抄報上,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又使他們受到了現實社會的啟發和教育,還使他們提高了正確使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一舉三得。我認為這才是創新素養教育的真諦。
總而言之,"萬眾創新"是時代賦予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創新是我們求生存、求發展所必需的。因此,創新素養教育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嶄新的課題,我們語文老師需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努力創新方法,認真思考、設計每一次課堂教學行為,真正挖掘所有學生的潛能,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素養,讓所有的"金子"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