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艷秋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動下,初中數學教師開始應用許多新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數學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效,其中,任務驅動教學法是眾多教學方法中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簡要介紹了任務驅動教學法,并對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論述,以供相關教師借鑒。
關鍵詞:初中數學;任務驅動教學法;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154-01
1.任務驅動教學法概述
任務驅動教學法即是指課堂教學之中,教師通過設置相關任務,將新知識的學習隱含在任務之中,學生通過自己想辦法完成任務來獲得知識。教師針對新授課所布置的任務可以是一個,也可以多個,但一定要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學生主動求知,作為引導者的教師則從旁協助學生,幫助學生完成任務。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是構建主義學習理論,該理論強調教師的教學工作要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以問題和任務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求知。任務驅動教學法對于增加學生知識儲備,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以及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皆具重要作用,其能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2.初中數學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踐應用
2.1通過課前任務激發學生興趣。教學活動包括預習、上課、課后復習鞏固等多個組成部分,其中,預習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任務驅動教學法也十分注重學生的課前預習,教師可通過設置課前任務驅動來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活動,調動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好奇心,激發其探究欲望,進而為接下來的新授課學習打下基礎。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一些初中數學教師往往忽視課前任務的安排,常常將課前任務固化在課本上,一味地要求學生預習課本知識,而又不交代具體的任務,學生有沒有完成任務無從考察,預習的效果如何無從檢驗,這自然難以發揮預習的作用,這樣的課前任務布置也難以激發學生的預習主動性。對此,筆者從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出發,提出課前的任務驅動可結合學生的生活來布置,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來完成任務,進而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提高課前預習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相關知識之前,教師可布置這樣的課前任務:找尋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實物,結合教材,總結平行四邊形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如此一來,學生為了核實所看到的實物是否為平行四邊形一定會翻閱課本進行對比,自行研究平行四邊形的相關概念、性質、特征等知識,手腦并用,實現知識的生活化驗證,感受數學知識的實用性,自然對于該新授課的學習產生較濃興趣,預習效果也更為顯著。
2.2設置課堂任務有效開展教學。傳統的灌輸式初中數學教學法已難以滿足當下的教學要求,也難以調動學生課堂主體性,往往造成課堂活力不足,學生產生畏懼課堂的心理。而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求教師根據新授課知識設計教學任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完成課堂知識的學習,進行合作探究、探討交流,能有效增強課堂活力,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例如,在學生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相關知識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布置這樣的任務: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派一人到講臺前黑板上任意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并設計一個任務讓其他組的同學來解答。如可設計這樣的問題:請測量這個平行四邊形的角與邊長,求其面積,等等。如此設計課堂任務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促進其積極思考,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合作及競爭意識,還能鞏固復習所學知識,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2.3任務完成后及時總結評價。任務的布置與完成還需要教師進行及時的總結,并做出客觀合理的評價。初中學生的自我批判意識還不足,也還不善于發現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因而,教師在學生完成任務后要進行總結評價,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認清自身存在的不足。評價的方式應該多樣化,并以積極評價為主。教師可采取小組成員互評、小組匯報、個人匯報、交作業等方式進行評價,讓學生進行自我總結,發表觀點,教師再指導撥正,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及時解決。
3.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反思
當前,新課改日益盛行,許多教師紛紛采用新的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則是其一。部分初中數學教師為了活躍課堂氛圍刻意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開展教學,而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不管不問,或是限于課堂時間有限不能及時進行評價總結,使得學生在完成任務構建知識時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能夠學有所獲,而數學基礎差、自學能力差的學生學不到知識,這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在設置任務時不僅要考慮知識點的滲透問題,還應考慮任務的難度問題,應結合全體學生情況來設計層次性或難度適中的任務,并及時總結,拓展應用,如此才能充分發揮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最大作用,促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陳建義.初中數學教學中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2):53-53.
[2]劉蘭香.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 2016(2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