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鳳珍+孔曉龍??
摘 要:案例教學法是一種理論聯系實際的、啟發式教學過程,已經成為藥事管理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方法。本文從案例教學法的優勢,在藥事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案例選取的注意事項進行闡述。
關鍵詞:案例教學;藥事管理學教學;應用
藥事管理學是藥學科學的分支學科,以藥品質量管理為重點、解決公眾用藥問題為導向,應用社會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與行為科學等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對藥品研制、生產、經營、使用、藥品監督管理等活動的研究。它是執業藥師職責和執業活動所需要的必備知識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國家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必考科目之一。藥品可以防治疾病,但又有不同程度上的毒副作用,管理得當,用之有方就能治病救人,增進健康,因此,如何培養學生具有執法意識,良好的職業道德是藥事管理教學的重要任務。
目前藥事管理教學主要采用課堂講授、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現場參觀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法。案例教學法在藥事管理學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青睞,它是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藥事管理學相關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研究,提出自我觀點,做出判斷和決策。本文主要對案例教學法在藥事管理學教學中的優勢、運用及注意問題進行論述。
一、 案例教學法在藥事管理學教學中的優勢
1. 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藥事管理的內容涉及藥品監督管理、藥品管理體制、藥學技術人員管理、藥品管理立法等管理與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藥學道德與倫理學。傳統的藥事管理學教學方式主要是把理論知識以課堂講授的方式將完整系統的理論知識體系傳遞給學生,雖然學生能夠熟悉及理解,但是“填鴨式”的教學無法使學生學以致用。而且藥事管理具有社會科學性質,法律條文繁多、內容枯燥,教師一味地講解會使課堂缺乏生機,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適度采用案例教學可以使學生注意力集中,讓學生會主動學習,結合藥事案例內容和藥事管理法規中的相關規定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增加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以往教學中教師滿堂授課的模式。
2. 有利于學生變注重知識為注重能力
學習藥事管理的目的是改變學生知識結構,增強適應職業的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培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高素質實用型人才,具備完成藥學社會任務的能力。藥事管理學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只有真正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才是教學的目的,課堂中運用案例教學既能聯系課本又能聯系實際,把實際中出現和存在的問題運用相關法律法規去解決,同時讓學生意識到在執業過程中要嚴格守法,不能貪圖利益而損害人民的身心健康。案例教學將刻板的理論知識充分地運用到藥事管理實踐中,既增強學生主動性,活躍課堂氛圍,又使學生對藥事管理學的學習獲得成就感和充滿自信心,提高實踐能力,較早實現了與今后工作相接軌。
3. 有利于學生的角色轉變
課堂是為了學生的存在而存在,課堂上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有效學習而展開。傳統的教學只重視教師的“教”,卻忽視了學生作為課堂主體而存在的作用。這種課堂環境中,學生只有被動地接受沒有主動地學習。而案例教學法強調的是“教”與“學”的雙向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相關的案例,能讓學生分析問題并根據所學理論解決問題,參與其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有相當大程度的轉變,使課堂的主角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和引導者,實現“師生互補,教學相輔”。
二、 案例教學法在藥事管理學教學中的運用
1. 案例引導與提出問題
教學中好的導入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做到因課利導,使學生產生渴求知識的心理,而案例教學可以作為課堂的導入式教學,創設與新課內容相聯系的情境,并提出與新課相關的問題引入新課,創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為課堂的精彩與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如“假藥和劣藥”知識點在藥事管理學中是必須掌握的內容,它們是如何定義,哪些類型按假藥或劣藥論處。通過引用“欣弗事件”案例提出問題,欣弗案例中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未按批準的工藝參數滅菌,無菌檢查和熱原檢查不符合規定。通過這個實例學習后,使學生能夠辨別出什么是假藥、劣藥。同時學習到藥品生產企業生產藥品時必須嚴格執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按照批準的生產工藝生產藥品,確保藥品生產質量。運用導入式案例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導入環節,可以有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求知欲,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也是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
2. 案例分析與探討
學生了解藥事管理的相關知識后,通過上網查閱資料,搜集跟藥事相關的案例,自主設計問題,或者教師在討論前1~2周將案例題材及思考題發給學生,讓學生查閱資料,通過查閱資料發現案例中有哪些違法行為,存在哪些問題,根據藥事管理法中的規定應如何處置。安排時間在課堂上進行分組討論,在討論中,不同學生會對案例有不同的認識、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式,起到相互啟發的作用。
在討論過程中,教師適當的引導有利于問題的不斷挖掘,但不應局限于標準答案,讓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知識的思考、知識的運用與鞏固,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和討論加深對藥事管理知識的了解并學到課本上沒有的內容。
3. 案例總結與梳理知識
案例總結和梳理是在案例教學中最后一個環節,學生經過案例分析與討論后,對案例的問題已有答案,做好案例總結,梳理知識,促使學生準確地理解和掌握藥事管理知識。一個案例可能涉及藥事管理學中多個章節的知識,比如欣弗事件,發生藥害與藥品生產企業質檢人員的職業道德缺失、各級藥品監管部門監管力度不夠、醫院未及時上報藥品不良反應有關,在案例總結過程中,教師需要總結案例涉及的知識點以及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系,讓學生明白知識的重點與難點,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識。
三、 實際案例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關鍵因素endprint
案例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案例教學的效果,運用案例進行教學,應首先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特點確定明確的教學目的,然后在教學過程中選擇好案例,案例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兩點:
1. 案例真實可信
案例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因此其應具有真實性,且應與所對應的理論知識有直接的聯系。所以案例一定是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案例真實,決不可由教師主觀臆測,虛構而作。真實的案例更貼近現實,有助于學生理解和發現問題,讓學生深刻體會藥品與生命息息相關。借助對真實案例的分析討論,學生更容易進入情境,認真地對待案例中的人和事,分析各種數據和錯綜復雜的案情,達到搜尋知識、啟迪智慧、訓練能力的目的。可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當地的藥監部門網站、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和專業報紙雜志及權威媒體獲得真實案例及實時動態用于教學。
2. 案例的相關性與典型性
典型的案例往往是藥品對患者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能進一步的加強藥事管理制度的變革。典型的案例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案例的內容要與知識點緊密結合,通過經典案例的學習,學生能舉一反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如藥品注冊管理制度的建立,在20世紀初,世界各國掀起藥物研發的熱潮,但是當時藥品注冊管理法薄弱,出現了許多藥害事件,如美國1937年磺胺酏劑事件的發生,用二甘醇代替乙二醇作為溶劑,1961年發生震驚世界的“反應停”事件,非洲及歐洲國家出現很多“海豹嬰兒”,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評審員凱爾西對梅爾公司提交的“反應停”安全性評價數據存在質疑而未批準在美國上市,因此美國幸免于難。經過這些不良事件,各國重視、制定或修訂藥品管理法律。不良事件案例的相關性與典型性有利于學生對藥事管理中知識的梳理與掌握。
總之,在藥事管理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改變了傳統講授的教學方式,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提高教師教學的效率,對提高教師的教學和業務能力也具有重要意義。如何用案例教學法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選擇案例,合理、科學地使用案例,為培養高素質的藥事管理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世民.藥事管理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2]王愛萍,林東海,孫考祥,等.案例教學法在藥事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1,09(28):195-197.
[3]李青.淺議案例教學法在藥事管理學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2013(18):162-163.
[4]劉穎,楊紅.《藥事管理與法規》課程案例教學法實施方案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14(14):2220-2221.
[5]石小鵬,馬善波,吳寅,等.《藥事管理學》中案例教學法的初探[J].中國藥師,2015,18(10):1834-1836.
[6]王愛萍,林東海,孫考祥.案例教學法在藥事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1,9(28):195-196.
作者簡介:
莫鳳珍,孔曉龍,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廣西醫科大學藥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