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數學的趣味性作業(yè)布置
鐘 鵬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課堂知識,鞏固學習內容,作為教師,我們應重視作業(yè)的布置。然而如何布置高質量的作業(yè),教師必須用心準備,總結經驗,以此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布置怎樣的數學作業(yè)來真正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呢?我認為不論是課堂作業(yè),還是課外作業(yè),要多布置一些具有游戲性、趣味性的題型,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完成作業(yè)的熱情。在我的教學經驗中,我總結出了以下幾種趣味題型供大家參考學習。
關鍵詞:作業(yè);玩味型;比賽型;“說”型;口算型
一、 玩味型作業(yè)
在我的教學經驗中,學生對于完成帶有游戲性質的作業(yè)的興趣度和配合度較高。傳統(tǒng)的家庭作業(yè)往往作業(yè)量大,重復率高。在機械的訓練下,孩子不僅無法掌握內容,更會產生抵觸心理。這樣一來,作業(yè)的作用便大打折扣。因此,我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注重選題質量和選題效果,力圖通過少量而質量高的家庭作業(yè)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提升數學成績。
例如在學習一年級下冊數學書內容時,針對第一單元認識圖形,我布置了和家人分辨家中的物品是什么圖形的作業(yè),并且寫在本子上與同學們一同交流。而針對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一課,我則布置了使用學習用具中的錢幣和硬幣與家人買賣物品的游戲。通過角色扮演,分一分不同面值的金幣,并且加加減減計算錢幣,孩子們能在趣味游戲的過程中學會分辨不同幣值的人民幣,并且學會人民幣的相關計算。
通過這些實踐型、玩味型的趣味游戲,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樂趣,也樂于將學習的知識運用到考試和生活中去。
二、 比賽型作業(yè)
競賽心理是每個孩子都有的天性,適當運用比賽和練習來激勵孩子學習,有助于孩子們更快更好地掌握相關的學習知識。比如在學習口算的課程上,我會布置一些課堂小比拼。通過給孩子們分發(fā)一二十道口算訓練,讓孩子們限時小比拼,看誰能做得又快正確率又高,來鼓勵孩子們熟悉乘法口訣,細心對待口算訓練。比賽之后,孩子們互相批改,當對方的小老師,總結一下對方的問題和優(yōu)點。這樣一來,孩子們不僅熟悉和掌握了口算知識,也增進了彼此的友誼,提高了學習數學的熱情。在認識圖形一課的作業(yè)中,我也布置學生運用直尺、三角板和量角器盡可能多地拼出不同的圖形,看誰拼的多,以此來開動學生的腦筋,讓孩子們在思考中認識不同圖形的特點,了解不同圖形的構成和區(qū)別。
三、 “說”型作業(yè)
例如:在一個三角形中,已知∠1是銳角,∠3是直角,那么 。(∠3-∠1=∠2;∠1+∠2+∠3=180°)又如教“年、月、日的認識”,上這節(jié)課之前,可布置這么一題讓學生去預習課本內容:小明今年12歲過了12個生日,而小東今年也是12歲,卻只過了3個生日,這是怎么回事?這樣一問,學生的好奇性、學習興趣必定大增,他們會主動、認真地去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作業(yè)。再如,在分類圖形課上,我通過在黑板上畫出十多個不同類型的圖形并編號,請孩子們上臺分類,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此外,讓孩子們回家尋找不同圖形的生活用品,以此來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加深孩子們對圖形知識的認識。通過口頭的反復訓練,學生的大腦思維有所活躍,也有助于他們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內容,掌握相關的學習方法。
四、 口算型作業(yè)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重視口算訓練,有助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也有助于提高他們的運算能力。口算的訓練相比筆算的訓練趣味度更高,也更方便在學習教育過程中開展。教學大綱對一年級的口算要求是: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兩位數加減整十數或一位數。對于學生的口算訓練,我安排了針對口算準確度和運算速度的練習。比如,在安排100以內加減法的教學內容時,我先讓孩子們熟悉掌握整十運算以及兩位數運算,再逐步過渡到進退位計算。這樣開始時比較費時間,但只要堂堂練、天天練,就能夠大大地加快學生口算的速度。通過這種反復多次的口算基礎練習,同學們可以暫時擺脫動筆運算的煩悶感,投入到口算競賽的樂趣中去,并不知不覺地提高他們的數學水平。
通過以上幾種趣味型作業(yè)的練習,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有了很大的提升,學習態(tài)度也變得更加認真。此外,我還會注重調整課堂教學的方式,以配合作業(yè)的效果。比如,在第二天以搶答的方式讓學生參與作業(yè)的批改和相關錯題的評獎。同時我也會征求學生的意見,對作業(yè)的布置方式進行調整和提升。通過他們在作業(yè)中反饋的信息,我可以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也可以提升我布置作業(yè)的水平。
除此之外,家長的參與也是發(fā)揮趣味型、游戲型作業(yè)的關鍵。通過陪伴孩子完成家庭作業(yè),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家長們可以在作業(yè)輔導的過程中增進親子感情,促進孩子學習的進步。比如,通過問答方式,計時方式和讓孩子當小老師的方式,家長可以充分調動孩子完成作業(yè)的熱情,也可以借此機會幫助孩子鞏固學習到的知識。
總之,我們布置數學作業(yè)時,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通過結合游戲和知識內容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提升作業(yè)質量,創(chuàng)新作業(yè)形式,以此來發(fā)揮作業(yè)的作用。教師之間也可以加強溝通交流,交換有用的教學經驗,共同探討作業(yè)和教學模式的設置,這樣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簡介:鐘鵬,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師范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