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走班制源于美國的中小學教育體制,培養出了大批素質較高人才。隨著時代的飛速的發展,對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在傳統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人才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此外,部分普通高中學校存在“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基礎差的學生吃不了”、“基礎一般的學生吃不好”的現象,阻礙了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不僅如此,2018年我省將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高考成績包括國家統一考試科目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成績。學生自主選擇從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政治中選3科作為等級性選考科目。通過走班制教學,學生能夠根據興趣有針對性的學習。因此,綜合改革要求及學情和校情,密切關注學生終身發展的內在需求,實施走班制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的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走班制;課堂教學;思考
一、 走班制的優點
1. 以學生為本,增強學習能力
走班制將選課權和選考權還給了學生,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選擇功課。這樣,就會有更多的同學能夠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中,大大提高了課堂參與度。在完成任務后,教師給予學生正向的、積極的反饋。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使不同程度學生均得到發展。學生們通過小組學習,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另外,通過走班,同學之間交往的范圍擴大了,加大了同學間的相互影響,提高了學生交際能力。
2. 轉變思想,提高教育能力
走班制的實施,對于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還要開拓創新與時俱進。通過職后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從而使學校進一步形成團結、務實、高效、進取的學習型組織,促進學校發展。
二、 走班制可能遇到的問題與困惑
走班制使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但是,我們也應該預見其操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一是學生方面。學生是否會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在選課前,學生是否認真思考,真正做到了解自己的喜好和明確未來發展的職業方向?另一方面是教師及管理者。在學生選課時,是否有科學的選課指南作指導,為學生的未來做好規劃?毋庸置疑,學生的管理難度將大大提高!對于學生管理的規章制度設置是否合理和適合?不僅這樣,對老師的專業要求和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教育者要根據改革發展要求,幫助和指導學生做好未來的規劃。更值得一提的是,學生評價體系的設置是否科學?在新的改革形式下,如何做到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方面發展相統一等諸多問題,都是我們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三、 對今后教學工作的設想
1. 統一思想認識
通過班會、學生會、家長會、家訪等形式進行宣傳溝通,與學生的家長達成共識。“分層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分層”“分化”,而是給學科水平相近的學生以一個適合的學習發展環境和平臺,使每一個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此外,家長會可以創新形式,開展“微型家長會,分層家長會”,使教師、家長、學生面對面討論,解決實際問題,達成共識。
2. 完善制度,科學評價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班級要健康的運行,離不開制度的支持。因此,要建立“三位一體”評價機制,學生考核分三個維度,即常規量化,學習質量、綜合素質,綜合三個維度進行考核。通過對學生科學地考核,學生主動參與教育教學實踐活動。通過做活動,發展了學生主動探究和合作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3. 全心投入,全程記錄
責任心、愛心和耐心是一名教師要具備的基本條件。消除職業倦怠,全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建立學生的成長檔案,全方位跟蹤學生的成長過程,記錄學生成長進步的佳績和學習過程中的不足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各方面的表現,對自己有一個更理性的認識。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又改善了學生的行為習慣,同時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通過對學生成長軌跡的記錄,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4. 定期研討,師生共進
學生、任課教師及班主任定期進行研討。把自己的問題和困惑一起分享,通過經驗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這樣,既可以了解學生當前的現狀,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又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另外,通過研討也能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通過反饋,不斷地調整和提高教育教學方法。
四、 結語
高考改革將會引起學校教學變化,給學校教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走班制教學將會是必然趨勢。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們勢必要堅持立足學生的未來,為學生把好關,服好務。因為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促進學生的發展。只有把尊重教育教學客觀規律作為工作的出發點,才能將以“學生發展為本”教育改革推向深入。
參考文獻:
[1]周常穩.普通高中走班制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5(16).
[2]秦聰,王陽.分層走班制教學的探索與困惑——對實踐誤區的政策學分析與反思[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01).
[3]王開香.探析分層走班制的應然態、實然態和必然態[J].教育探索,2012(01).
[4]史麗晶,吳珍妮,劉建新.高中分層教學的實施現狀與對策——以重慶市兩所高中為例[J].教育導刊,2010(08).
作者簡介:
孫寧,吉林省長春市,吉林省長春市綜合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