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的提出,明確規定小學體育教學要將素質教育作為工作重點,使小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學體育的教育現狀,介紹了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意義,并分別從降低運動難度,培養學生的信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以及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提升教學效果等方面,提出了小學體育教學中運動技能的把握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教學;運動技能
一、 前言
近年來,培養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小學階段是體育運動技能培養的重要階段,在這期間采用科學的方法,對小學生進行體育運動技能的教學,能夠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可以增強小學生們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養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為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筆者寫了這篇文章,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相應參考。
二、 小學體育的教學現狀
當前形勢下,小學體育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沒有緊跟時代的步伐做出相應的調整,而是繼續沿用陳舊的教學方式,大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僅僅是帶領小學生們在操場上做一些簡單的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并未對學生們加以引導,使其掌握相應的運動技能。片面地認為小學體育中值得講解的知識點少之又少,在體育課堂上為學生們講解簡單的體育知識,用大部分時間帶領同學們做游戲即可,致使小學體育教學失去了價值,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游戲也缺乏全面地了解,只是在教師的安排下,參與到游戲活動當中,處于被動的地位,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各小學要充分意識到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根據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使小學生們能夠在課堂中熟練掌握運動技能。
三、 小學體育教學中運動技能的重要性
小學體育運動技能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它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小學體育運動技能教學還有利于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運動技能教學是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在實際的體育教學工作中,加大運動技能的教學力度,可以使小學生們更好地感知體育運動的意義,掌握一定的運動技巧,培養小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其養成沉著冷靜的良好習慣,有助于學生的骨骼發育,使其具有強壯的體魄。小學生在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后,在實際的體育運動中,可以增強學生間的溝通與交流,使小學生們具備團結互助的精神,而且適當的體育運動還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總而言之,提高小學生的運動技能可以促進小學生身體與心理的全面發展。
四、 小學體育教學中運動技能的把握措施
(一) 降低運動難度,培養學生的信心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通常在6-12歲之間,在這個階段內的兒童貪玩、好動,對體育運動技能缺乏全面的了解,認為體育課就是玩耍的時間,當教師提到運動技能時,學生們會產生抵觸情緒。為保證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體育教師需要認真挑選教學內容,使其在小學生的承受范圍之內。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以健康為首要原則,挑選目標水平不同的體育教學內容,并適當降低技能教學的難度,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二)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
對于不同的學生個體來說,他們的身體素質、骨骼的發育程度各不相同,對運動技能的理解能力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很難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的規劃。這就需要體育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了解不同學生個體的特點,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對小學生開展個性化體育教學。例如:為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普及體育運動技能時,不應要求這類學生熟練掌握劇烈運動類的體育技能,如足球、籃球等,而對那些彈跳力較強的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時,可以加強跳遠、跳高等體育技能,這種個性化的體育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學生身體的健康發展,提升體育教學的效果。
(三) 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受年齡因素的影響,小學生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不濃厚,除此之外,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知識與生活經驗相對較少,這就導致小學生們在體育課堂上無法對運動技能形成正確的認識。為解決這一問題,小學體育教師必須在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特點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重新進行規劃,提高小學生學習體育運動技能的積極性。
以武術教學為例,通常情況下,小學生會覺得在處于危險環境下,大人會保護自己,學習武術知識沒有實際價值,故而降低學習興趣,某小學教師為了使小學生們正確認識武術,把同學們聚集在一起,以圖像和視頻的形式,告訴同學們武術不僅可以打擊壞人,還可以強身健體,增強自身抵抗力。通過使用這種方法,加深了小學生們對武術的印象,同時也激發了小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四) 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提升教學效果
為了提升小學體育運動技能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以小學生普遍喜愛的動物形象為切入點,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引導小學生們模仿動物的動作、神態等,采用游戲教學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提升教學效果。例如:某二年級的體育教師,為了使學生們掌握奔跑技能,帶領班級內的小朋友一起玩老鷹抓小雞的游戲,讓學生們分別帶上小雞、母雞、老鷹的頭飾,為同學們簡單的講解游戲規則之后,讓同學們在課堂上進行游戲,并提醒扮演母雞的同學要盡力保護雞寶寶,而扮演老鷹的同學則需要表現得兇狠些。通過這種課堂游戲的方式,小學生們能夠體會到體育活動的趣味性,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掌握了奔跑技能。
五、 總結
綜上所述,目前,小學體育的教學模式單一、陳舊,體育教學效果不理想。通過使用上述小學體育教學中運動技能的把握方法,可以激起學生們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身體的健康發展,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可充分考慮上述內容,提高小學生的運動技能。
參考文獻:
[1]李璟.小學體育教學中運動技能把握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6,338:387-388.[2017-10-13].
[2]黃傳婷.上海市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健康促進教學案例的設計與實踐[D].上海體育學院,2010.
作者簡介:
謝麗婷,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吳中區東湖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