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課題以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為指導,以物理教學論、教育技術學、教育心理學以及物理學史的研究成果為基礎,通過列舉物理實驗與古代物理學、經典物理學和近代物理學三個不同時期的淵源,顯示物理實驗在物理學發展的不同階段都起的重大意義,深入地探究和論證物理實驗在整個物理學發展過程中,對理論驗證、發現物理事實和規律等方面的作用。
關鍵詞:物理學;物理;教學
物理學發展的歷史表明,實驗是物理學得以建立發展的基礎。物理實驗既是人們探索物理規律、認識物理世界最基本的手段,又是檢驗物理理論的唯一標準。所以,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在物理學中,每個概念的建立、每個定律的發現,都有其堅實的實驗基礎。實驗在物理學發展的不同階段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 從物理學發展的不同階段看物理實驗
(一) 物理實驗與古代物理學的發展
在我國,從古文獻、古器物中可以看到我們古代祖先的許多關于物理實驗和應用的記載。
北宋科學家沈括(1031—1095)在《夢溪筆談》中指出:“欲知其應者,先調諸弦令聲和,乃剪紙人加弦上,鼓其應弦,則紙人躍,他弦即不動。”
沈括的意思是:要想知道某一根弦的應弦,可以先把各條弦的音(依五音聲階)調準,然后剪紙人放在這根弦上。這樣一彈它的應弦,紙人就會跳動,彈其他弦,紙人則不動。這就是著名的“紙人共振”實驗。
在西方,特別要提出的是古希臘阿基米德的實驗。阿基米德對杠桿進行了實驗和研究,總結出杠桿定律。杠桿定律的發現和應用在當時引起了轟動,利用這一原理設計制造了許多機械。
應該指出的是,上面只是羅列了中外古代實驗的小小部分,但從這兩個簡單卻又具代表性的實驗可以看出,即使在古代,物理實驗已經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二) 物理實驗在文藝復興時期及科學革命中的發展
在16、17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和科學革命中,以伽利略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學家,把實驗方法與物理規律的研究結合起來,對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在力學方面,伽利略的斜面實驗和落體實驗,從根本上推翻了亞里士多德對直觀現象的表面認識: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發現了運動定律和自由落體定律,為牛頓力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二、 物理實驗在物理學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從物理學的發展史,尤其是近代物理學的發展史中,我們不難看出,物理實驗都在其間發揮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一) 探索新規律,發現新事實
伽利略的單擺實驗和斜面實驗是力學研究的重要依據;胡克的彈性實驗為物性學(研究物質狀態的一門學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事實及規律。
而在電學方面也不例外,包括庫侖定律、歐姆定律、奧斯特的電流的磁效應、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現象,無一不是通過大量實驗才得以驗證、發現和建立起來的。這一切都說明了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
(二) 驗證理論的正確與否
理論是物理學的主體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理論正確與否,是必須要經受得住實踐的檢驗的。而實驗就是檢驗理論是否正確的極其重要的手段。一個單獨的實驗是既可以推翻也可以佐證一切可能的論據的。語文課本中《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里,描述了伽利略對亞里斯多德所說的“鐵球的輕重不同,落下的速度也不同”這句話產生了懷疑,于是通過一系列的分析和試驗,并在比薩斜塔上進行了公開的實驗,驗證得出了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一偉大結論,從而取得了科學研究新成就的故事。從這個廣為流傳的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物理實驗在發現事實和理論驗證方面的定音作用。
(三) 測定常數的大小
大家都知道,在物理學中,很多的實驗是圍繞著常數而進行的。常數之間的協調是檢驗物理理論的重要途徑。基本物理常數的協調不僅是物理學也是科學技術的重大問題。
(四) 推廣和應用,并開拓新的領域
社會上很多的技術,如汽車技術、電工技術都離不開物理實驗。各種各樣的發明創造,也都是經過了大量的實驗研究、驗證才得以日臻完善的。
進入20世紀,無線電電子學異軍突起。從電子管到晶體管,從無線電報到雷達,每一項發明創造都可以說是實驗的產物。科學理論通過實驗這一中間環節,不斷起著改造世界的作用,包括補充和改造科學理論自身。
可見,實驗在物理學的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三、 物理實驗與物理教學
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 物理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在物理課堂上,首先引起學生興趣的很多時候都并不是老師的長篇大論或精辟講解,而是一個簡單而具體的實驗。很多時候,物理課堂上的沉悶氣氛會被一個物理實驗而清掃一空,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們濃厚的興趣。因為一個實驗,學生由原來的散漫變為聚精會神地聆聽,甚至是認真深刻地思考。不難發現,有物理實驗的課堂,老師的教學任務完成得特別輕松高效,而且使得學生的學習特別投入而快樂。如果物理教學中離開了實驗,那么只能是“空中樓閣”和“紙上談兵”,結果只會把本來生動的、豐富的物理知識變成一堆枯燥難懂的材料,不利于學生理解,而且很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二) 物理實驗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養成互幫互助的好習慣
物理實驗前,學生要經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進行驗證等過程。實驗時還要經過觀察、記錄、分析、論證等步驟。而這些過程的推進及步驟的完成,很多時候并不是靠一己之力就可以順利完成的,還得依靠群體的力量。所以,實驗課上你會看到學生們的小組合作更無間融合了。因為物理實驗,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互幫互助的好習慣得到更好的延續。
綜上所述,物理實驗不僅給學生呈現生動有趣的物理課堂,而且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物理。物理實驗的實施過程通常是學生的通力合作完成的,它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讓學生養成互幫互助的好習慣。由此可見,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中學的物理教師,應該真正理解物理實驗的重要意義,并培養起對物理實驗的感情。
參考文獻:
[1][宋]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一·樂律[M].北京:團結出版社,1996.
[2] 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中學教學實用全書物理卷[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4.
作者簡介:黃結珍,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朱村街朱村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