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社會是一個崇尚合作的時代,是否具有協作精神、能否與他人真誠合作,已經成為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班級作為學生成長的重要生活空間,是培養協作精神和合作意識的主陣地。
關鍵詞:合作小組;班級管理;應用
一、 指導思想
合作小組是根據學生的不同差異,合理搭配成四人異質小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老師的管、壓變成學生的互相監督和自我約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互相的幫助、合作中交流碰撞,達到互補互促共同提高。把班級的宏觀管理變成以小組為單位的微觀管理,降低管理難度與成本,達到學生自我管理的目的。
二、 具體操作
合作小組能否在班級管理中卓有成效地實施,關鍵在于管理方法是否合理、民主、有力度,學生是否能真正地參與進來。
(一) 提倡以小組為單位,并不是忽略班團委的作用,相反更應該要加強和細化班團委的職能作用:班委會具體負責班務工作,團支部具體負責班級思想教育工作,細化各項工作,每位班團干部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主要管理合作小組組長,在具體工作中以小組長為橋梁輻射管理到小組成員,從而形成班級管理中的“金子塔”。
(二) 開學一個月后,經過班主任和課任教師的深入了解,掌握各個學生的特點,綜合考慮學生間的整體差異,本著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成立四人異質小組(座位在一起,以便配套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四人民主推選出組長,組長從學習、紀律、衛生、思想、生活等各個方面負責管理其它三位同學。由班長、團支部書記任組長成立兩個組長小組,專門管理小組長,班長、團支部書記在所在小組不任組長。
(三) 小組成立工作完成后,首先進行合作技能的培訓,在班主任和課任教師的指導下,班長、團支部書記根據班級的建設目標分別做出班級和團支部管理工作計劃,并向全體學生宣讀,既使學生明確班級的發展方向,又使班團委工作置于學生的監督之下;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文化基礎、認知水平、心理特征、興趣愛好和人生理想,規劃個人發展的近期目標(每月目標)、中期目標(學期目標)和長期目標(階段目標),并通過個人學習,成員幫助來實現計劃,小組長根據學生成員的目標,在小組內民主討論也分三個階段建立自己的小組的奮斗目標,從而使小組的發展有依據、有方向。
(四) 每周一的班會上,班主任對一周的班級工作做以總體安排和要求后,小組長組織成員討論小組的近期目標,每位成員自己談上周的目標哪些方面做好了,哪些方面還有不足,這一周應該怎樣做。如張杰平同學愛說臟話,經討論他上周說過兩次臟話,本周爭取降到一次,他的近期目標是做一個文明的人;王自成同學比較粗心,學習成績差,經討論他上周累計有26道錯題,本周降到18道,他的近期目標是作業自己做,錯題要改,爭取不斷進步。
(五) 每周五下午用兩節課的時間,班主任和課任教師參加,首先由小組內依照小組管理細則表統計每位成員在本周內各個方面的積分和表現,根據評價要求定出評價等級和所得紅藍星數,然后由小組長向全班同學匯報每位成員的本周優點和不足,每位成員向小組和班級同學承諾下周自己要從哪些方面改進自己的不足,并請求同學監督他不斷進步,既要求了自己,也要求了其他同學。
(六) 小組評議一般每期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按上面所說的全員評議;第二階段是周五小組內評議后,小組長只向全班匯報小組積分和表現最好的一名學生,在班級內樹立各個方面的榜樣和標兵;第三階段是組內評議后,組長向全體成員匯報本組積分最低、表現最差的一名學生,起到鞭策的作用(其實評議一、兩回后,需要匯報的這樣的學生就越來越少,全班至多3~4人)。
(七) 期末考試結束后,集中時間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本學期每位同學的全面評定,內容以書面形式形成后交由班主任,班團委審議后加蓋政教處公章,與素質教育報告單一并轉達到家長手中,并要求家長填寫意見,第二學期開學后交班主任處,存入學生的成長檔案中。再重新分組,再在不同的學生中進行“碰撞”,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斷促進學生的成長。
三、 取得的管理成效
經過這兩年合作小組應用于班級管理的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真正地感覺到了做班主任的成就感。
(一) 班級管理由宏觀走向微觀,學生的凝聚力強了,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由過去的“消防員”變成“總指揮”,班干部和小組長成長為“班主任”,班級內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每位同學的各個方面都處于別人的管理和自我約束中,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顯著提高。正如成鴻儒同學所說:“我們每位同學都是班級的主人,只要我們每個人好了,我們這個班級就一定會好。”
(二) 班級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每位同學通過不斷實現自己的月目標,積沙成塔,各科成績不斷進步,很多原來學習成績很差的學生在小組成員的幫助和自己的不斷努力下,由三四十分達到了各科合格甚至優秀的程度。
(三) 學生的人際關系表現得更加和諧、健康、自由、平等和積極向上,師生關系更加民主,學生之間的競爭與協作、自我超越和共同發展更加和諧,合作的技能與技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課堂上老師進行合作教學時都說我們班的學生最會合作。
四、 幾個預防
(一) 實施合作小組管理班級,班主任不是閑了,而是更忙了。班主任要時刻關注班級的整體發展,每個小組、每位同學的發展變化,時時對小組工作加以指導和糾正,切不可把任何事都推給班干部、小組長,自己成了“遙控板”。
(二) 合作小組評價的內容要具體,具有可操作性。切忌空洞,學生無法進行定量分析評定,目標的制定要適合學生實際,切不可好高鶩遠。評價要客觀、公正、及時,切不可斷斷續續,只要定下來,就要堅持到底。
(三) 加強小組評價的方式、方法的監控,指導學生的評議語言,切不可出口傷人、打擊報復和進行人身攻擊,避免因不公正評價而造成學生關系僵化。在班級內一定要營造出互幫、互助、互愛、團結、競爭的同學關系。
作者簡介:劉虎年,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堿灘鎮中心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