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麗琴
【摘 要】目的:分析心電監測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惡性心律失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間,我院共收治8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惡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遵循患者入院尾號的奇偶數,將所有患者分為A組、B組,各41例。A組實施心電監護護理,B組實施常規護理,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與B組比較并發癥發生率,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與B組對比臨床相關指標,均具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惡性室性心律失常護理中,實施心電監護護理,可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醫療費用、臥床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 心電監測護理;急性心肌梗死;惡性室性心律失常;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7-150-01
急性心肌梗死,為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致心肌壞死病癥,多存在持續胸骨后疼痛表現,病癥的發生還會并發心律失常、休克等[1]。在情緒激動、暴飲暴食、吸煙、大量飲酒等情況下,均容易引發急性心肌梗死。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即為在短時間內所致血流動力學障礙,使患者暈厥、猝死的心律失常,為心律失常中最為嚴重的類型[2]。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會對患的者生活質量、生存質量構成威脅。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了8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惡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尾號奇偶數分組,分為A組和B組,各41例。A組中男性和女性各23例、18例;年齡范圍為42~70歲,中位年齡(56.4±3.2)歲;病程范圍為2~7年,中位病程(4.5±2.1)年。B組男性和女性各25例、16例;年齡范圍為43~68歲,中位年齡(55.5±3.1)歲;病程范圍為2.5~6年,中位病程(4.25±1.8)年。A組和B組的上述資料比較,P>0.05。
入選標準:通過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者、惡性室性心律失常診斷標準者、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并發其他臟器功能不全者、精神障礙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為患者提供基礎護理、專科護理服務,并對其進行健康指導。
1.2.2 A組實行心電監測護理,首先進行心電圖、病情監測,認真、完整記錄心電圖監測中心率、心律、心電波形數值等情況。采用凍結鍵,對當前的圖面間凍結處理,以便對相關數據進行觀察、記錄。然后,合理設置各項參數,在發現惡性室性心律失常時,會出現心率激素下降、ST段下移表現,這時應立即上報主治醫生。
然后,實行心率單獨檢測、心律單獨檢測,在2d內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惡性室性心律失常最嚴重,所以針對心臟前壁梗死者來講,應密切關注其有無出現惡性室性心律失常。
其次,這一病癥患者發病急促、病情非常嚴重,護理人員需加強對其意識的觀察,定時監測血壓、血流動力學、胸部病變等情況。必要時,可實行吸氧處理,若是發生震顫、甲狀腺功能改變情況,應馬上上報并進行對癥處理。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臨床相關指標(住院時間、醫療費用、臥床時間、護理滿意度評分)。
1.3.2 使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量表,對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評分,分數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呈正比。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A組和B組患者臨床相關數據,均經統計學軟件SPSS20.0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n形式表示;兩組間的對比,均使用均數差±、率%方式表示,統計學檢驗、處理運用t、X2完成。
2 結果
2.1 兩組并發癥情況的比較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17.07%、36.58%,具有對比差異,P<0.05,如表1。
2.2 兩組臨床相關指標的比較 兩組住院時間、醫療費用、臥床時間、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均具有明顯的差異,P<0.05,如表2。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心內科發病率較高的病癥,為急性心臟病癥,在2d內發生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較大[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噶生,若是沒有采用對應措施處理,會對患者的機體構成不可逆的損傷,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存質量[4]。流行病學方面表示,我國沒有病死于這一病癥的人數約為18萬。相關研究人員認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惡性室性心律失常護理中,實施心電監護護理,能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預后。為此,本次研究實行了心電監護護理,護理人員可提高自身責任意識,加強對患者病情變化、生命體征、心率、心律等的觀察、記錄[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在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醫療費用、臥床時間、護理滿意度評分方面比較,統計學意義均存在,P<0.05。
總之,心電監護護理,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惡性室性心律失常護理中,護理效果較好,存在臨床應用、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玲,卿利.胺碘酮聯合綜合護理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臨床療效評價[J].中國藥業,2017,26(15):63-65.
[2] 吳寶森.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療中的臨床運用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4):128-129.
[3] 苗秀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及門冬氨酸鉀鎂的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7):86-87.
[4] 張德民.參松養心膠囊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及心電圖QT離散度的影響[J].河南中醫,2017,37(6):986-988.
[5] 唐紅梅.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應用胺碘酮治療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7,23(8):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