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勇
【摘要】根據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發展的實際需要,對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課程中如何運用合作學習理論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并提出個人論點,本研究對于我國中等職業學校正在開展的體育課程的教學實踐將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關鍵詞】合作學習理論 中等職業學校 體育課程 應用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有其自身的職業特點,不僅學生要具有健康的體魄,尤其是要有一種集體主義觀念、團隊合作意識和凝聚力精神等基本職業素養,并通過在中等學校體育教學中有的放矢地開展合作學習方法的運用,就能夠實現既強身健體,又能培養合作觀念、團隊意識、凝聚力品質等職業素養的教學目標。然而,如何在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方法的運用?仍是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師十分關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根據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發展的實際需要,對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課程中如何運用合作學習理論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并提出個人論點,本研究對于我國中等職業學校正在開展的體育課程的教學實踐將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一、合作學習理論分析
何謂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讓學生根據興趣和愛好等自由結合成小組而進行學習的方法。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集體觀念、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合作學習可以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變成小組之間的競爭。其代表人物有斯萊文、沙蘭和約翰遜等。然而,合作學習的主要觀點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有組織地協同活動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合作學習方式能夠提高學習成績,可以增強學習積極性,增進社會技能,改善學習者尤其是不同種族學習者之間的關系,這一觀點還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強調教學過程中,學習者互幫互助,相互協作地完成教學任務;二是強調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可融洽良好的人際關系,無疑,可以培養學習者們的團結友愛、互幫協作的良好品質。合作學習理論的具體做法是:一般將班級分成2~6名能力、性別、個性、氣質和種族不同的異質小組,然后,再按照一定的合作程序,以小組學習為核心環節,穿插全班講授或組間交流,使全體學生對同一學習內容形成正確的理解和深化的認識,并參照小組共同的學習學習成果對學生予以評價,由此可見,這一理論對于完善和改進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二、合作學習方法分析
1.小組學習法。基本做法是:①分組。先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如40個學生一個班,可以分成4個組,每10人一組,也可以分成8組,每5人一組。②教學環節。分教師全班授課、小組探究學習、小組體育游戲、小組體育競賽、小組學習評價等環節。③教學步驟和要求。一是課的開始階段,將劃分練習或活動小組,然后講明合作學習的組織紀律要求,并選出各組的小組長。二是課的準備階段,按照教師的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排成規定隊形,開展圍繞教學主題內容的準備活動。三是課的體驗和學習階段,第一步:將學生按小組為單位整隊,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開展圍繞主題學習內容的自我創編(探究)動作練習活動,活動中注意安排組長或小組成員輪流做保護工作;第二步:按規定時間結束后,教師整隊集合,注意排列隊形,并進行學習內容或標準動作技術的講解和示范,以及學生模仿和體驗練習;第三步: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開展小組內部互動練習或游戲比賽;第四步:小組內部學習成果展示和挑戰表演活動,組內每個學生都參加在教師規定的活動區域內進行的該項活動。四是課的評價和小結階段。依然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開展放松或整理活動,同時由每個小組的成員互評學習情況,然后由小組長向教師做匯報,最后,教師講評,并宣布下課。
2.分組競賽法。基本做法是:①分組。每組由5-10人組成。如60或70人的大班,可以分成6-7個組,每10人一組。②教學環節。分教師全班授課、小組學習、教學競賽、成績評定等環節。③教學步驟和要求。第一步:準備競賽階段。教師將競賽活動環節劃分為4至6個部分,學生按照每個階段的競賽活動目標、內容、方法和要求進行,先在第一階段將全班劃分為多個競賽小組,然后,講明競賽要求;第二步分組競賽階段。該階段可分為2或4人一組的小組競賽形式,也可分為10人一組的大組形式,均由小組長指揮和發出口令開展2對2,或4對4或10對10的競賽活動;第三步:穿插小組互助學習內容和相互交流競賽經驗環節;第四步:小組與小組間分別選一名代表(技能水平較高者)進行交換,指導對方小組競賽和介紹競賽體驗;第五步:從每個小組中選派一名代表對所有組的競賽和學習活動做評價,談看法。
上述兩種方法比較強調小組同學之間的互教互學、互幫互助,另外,注重把能力水平不同質的同學分插在不同組里,起到均衡和傳、幫、帶的作用,課的最后或競賽結束后應對最好的組和個人進行表演,注重做好對每個環節的學習激勵工作。
3.集體研究法。基本做法是:①分組。每組由2~10人組成。②教學步驟和要求。一是分派教學任務到各個小組;二是篩選出至少2至3個學習內容(含復習和輔助活動內容)向學生交代清楚,并安排每個組認領一項學習任務;三是學生分頭活動,各組首先應對學習或練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復雜學習動作集思廣益,大家一起討論,提出各自建議和設想,也可做動作演示,最后,由教師來進行指導。
此種方法注重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以及參與、合作一起研究創新的學習意識。
三、合作學習遵循的準則
1.積極的和相互依賴的互助關系,使組內成員確信他們是不可分割的有機小團體,并通過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學習材料、成績獎勵的相互依賴性來促成組內成員間關系的聯結。
2.倡導學生面對面的交互作用,保證小組成員能夠直接進行交流。
3.強化個人責任觀念和意識,每個成員都對完成本組的學習任務負有責任。
4.培養合作技能意識,每一位小組成員協同學習所需要的組織能力、交流能力、協調能力,以及相互尊重的品質是必不可少的。
5.做到集體與自我組合加工的能力,小組成員采取自我檢查或反饋方式來考查集體學習的情況和效果,并提出新建議、新方法和新措施。
四、合作學習注意的問題
1.體育新課標倡導通過合作性的體育學習活動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協作精神,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和民主的意識,樹立集體榮譽感。由此可見,我們要善于激發每個學生的合作體育學習熱情和樹立正確的合作體育學習動機,為做到這一點,我們要在課前了解學生是否有合作學習的意向和需要,當學生缺乏時,應該向學生說明采用合作學習方法進行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學習的用意和目的。
2.體育新課標要求通過合作性的體育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社交能力,學會合作和交往的方法,學會交流的技巧。體育教學是一個師生、生生情感、知識、信息交往頻繁,以集體互動為活動特色的特殊學習課堂。由此可見,在合作性體育學習實踐中,要幫助和指導學生學會合作的技巧,培養善于社交的能力。
3.體育新課標要求,體育教學必須將合作學習方法與自主、探究學習方法緊密結合起來。在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新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注重合作學習并不能排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活動,分小組開展活動,也要考慮小組內部穿插學生個體自主學習和小組集體或個人探究學習的活動內容,這樣可以豐富合作學習的內容,為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起到促進和完善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孫輝.體育新課標下合作學習方法應用的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11,(04).
[2]吳聯華.合作學習在體育新課標背景下的應用和思考[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5,(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