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兆芹
【摘要】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由“厭學”轉為“樂學”,是政治教師必須面對的一個挑戰。我在教學中采用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嘗試;尋覓“興奮點”,激發學生的興趣;運用“情感點”,激起學生心靈的共鳴;挖掘“探究點”,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找準“結合點”,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對政治課產生興趣,從而變厭學為樂學。
【關鍵詞】閃光點 鼓勵 激發 興趣 厭學 樂學
一、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培養學生興趣和自信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內在心理狀態如何。情緒高昂,則效果倍增;情緒低落,則效果微小。只有靠自己的內在情感動力,才能推動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币虼?,教學中要善于激發和保持學生的積極情緒,讓學生懷著飽滿情緒投入到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學生的自信心來自多個方面,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是教師在課堂上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這些“閃光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發現并放大:
1.課堂上學生的意見發生分歧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鼓勵不同意見的學生之前相互討論或辯論,不要急于去糾正學生的錯誤觀點。要充分尊中國不同見解,對有創意的解答要肯定或贊賞,不斷鼓勵學生質疑求新,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2.預設于教學活動前的充分準備中。備課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課堂提問,并根據提問的難易程度,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即提問要有針對性。難度較大的問題讓“學優生”回答會激發他們進一步思考探究的興趣,從而表現出他們的閃光點。
3.在學生課堂活動的錯誤中去挖掘。學生在學習中出現錯誤理解、方法失當是正常的,如果教師處置得當,引導有方,錯誤也能成為可貴的“閃光點”。尤其對“學困生”,更要熱情鼓勵,幫助他們找回學生的自信,如果出現錯誤,要悉心指導,切忌諷刺挖苦、濫加訓斥,以免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教師要及時引導,將學生的錯誤作為跳板,由此及彼,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分析探究,幫助學生更全面、更準確、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
二、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點燃學生的興奮點和情感點,激起心靈共鳴
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最好導師,學生對學習是否有興趣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要激發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教師在備課時就要善于尋覓能激發學生興趣的“興奮點”。一堂有趣的政治課必然能夠給學生帶來諸如知識的長進、情感的熏陶、方法的改善、價值觀的正確引導等“實惠”。學生能否獲得這些實惠,關鍵是課堂教學是否能有效地關注學生的需要,是否具有觸動學生心弦的精彩之處。因此,教師備課時應尋覓符合本班學生學情的興奮點,因“班”制宜、因“人”制宜,既注重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在學生鮮活的日常生活環境中發現、挖掘學習資源,又要挖掘和利用學生的經驗,以此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主動性和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中政治課教學要努力追求一種感情的抑揚頓挫,或奔騰似江水、或舒緩如小溪。要使課堂教學富有人情味,充滿活力,師生之間建立純潔的情感關系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因此,政治課教師要努力尋覓和積極運用蘊含于教學內容中的“情感點”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并以此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心靈共鳴。只有學生的思維被激活,課堂教學才是有意義的、有效益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入情入境,很容易帶來學生的心動情發,與教師產生情感共鳴。
三、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挖掘學生的探究點,讓政治生活化
新課程積極倡導探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是一種能凸顯學生自主意識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就是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問題意識,它是創造的起點。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而是課堂的組織者、合作者。課堂教學要改變教師唱“獨角戲”、搞“一言堂”現象,就是要把課堂還給學生,鼓勵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考,勇于發現和提出問題。為此,教師要充分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探究點,并據此設置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在學生探究過程中,必須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要學會隱居幕后,努力讓學生走向前臺,引導他們獨立探索、合作學習、互動交流、展開爭論,使思維始終處于激活狀態。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與辯論,由學生自己來解決問題,能夠促使學生發現問題,更好地理解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它能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能使學生經歷更多體驗生活的過程,由此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因此,要提高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尋找書本理論與實際生活的“結合點”。找準結合點后,教師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自覺運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去分析說明實際問題,一方面,這增強了學生學好理論知識的主動性;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