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9-101-01
摘要 人文關懷是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突出強調的新名詞,它的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國有企業具有行政性,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基礎,加強人文關懷在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現實體現,是貫徹落實新時期黨的領導方針的根本要求。
關鍵詞 人文關懷 國有企業 思想政治 體現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中,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做出全面詳盡的闡述和強調。面對日新月異的競爭市場環境,如何增強人文關懷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現實體現,由此溫潤員工的心靈,成為影響國有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本文從人文關懷的內涵出發,分析人文關懷在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面臨的具體任務和嚴峻挑戰,重點在于人文關懷在國有企業中的現實體現與實踐。
一、人文關懷的內涵
人文關懷是馬克思哲學的基本維度之一,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和深遠的發展的意義,人文關懷通常被認為始源于西方西方的人文主義傳統,這個概念的主要核心是尊重人的個體差異,強調人的主體地位,在參閱多方文獻的基礎上,此處將人文關懷的內涵簡要分為以下四個層次。
一是肯定人的價值,從根源上承認人推動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這一重要的現實,凸顯出人的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結合與統一。二是尊重人的主體地位,這種主體性不僅表現在自我發展層面,也表現在人的社會生活、精神生活,甚至政治生活中。三是從多個方面關心人的真實需求,包括物質層面、精神層面和文化層面,為人的生存和發展需求提供有效的滿足條件。四是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實現個體的個性發揮,創造健康、自由的發展環境,實現由個體的發展帶動全社會的進步。
二、人文關懷在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面臨的任務和挑戰
(一)缺乏人文教育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我國各企業面臨著嚴峻的生存發展問題,運營模式轉變、企業結構調整、增長速度換擋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環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尤其是企業的人文教育這一塊,受到了極大地忽視。企業決策者往往將絕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企業的利潤創造上,破壞了人文教育的學習環境。
(二)員工的真實需求和情感體驗得不到保障
人文關懷的宗旨在于為滿足人的真實需求和精神保障,創造各種與之符合的條件和環境,綜合當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企業普遍以填鴨式的方式灌輸思想,而不是根據實際情況針對每個員工的需求差異和個體特征,這種功利性的人文關懷普遍流于形式止于表面,無法保證員工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無法在精神層面上溫潤員工的心靈,促進員工的自由全面發展,嚴重阻礙人文關懷在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切實實踐和現實體現。
三、人文關懷在國有企業中的現實體現與實踐
(一)加強員工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也可簡稱為思想工作,而人文教育的核心關鍵就是涵養人文精神,有計劃性和目的性地組織人,進行實踐活動和意識鍛煉,實現人性的提升、人格的塑造,和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國有企業本身具有營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點,在變化迅速的競爭市場面前,應當更加注重對員工的人文關懷,不斷加強對員工的人文教育,創造積極主動和自由活躍的人文發展環境,提升員工的精神境界,重視對員工自由人格的塑造和綜合素養的培養。
(二)堅持標本兼治,保障員工的情感體驗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社會及企業對復合型的綜合性人才的需求隨之增長,國有企業因本身的工作環境比較輕松,員工的危機感是更加強烈的,優勝劣汰的生存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不二選拔機制,企業應認識到員工的這種精神需求,堅持標本兼治的工作原則,在給予員工人文教育的同時,加強對員工的技能訓練和實力培養,從問題的根源上解決問題,幫助員工具備應對嚴峻挑戰的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引導員工制定科學合理的職業發展規劃,從思想觀念、社會生活、工作需求及政治立場等多個層面,鍛煉和培養員工,認可人的價值,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
(三)創造良好環境,發揮員工主體作用
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是人文關懷在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切實實踐和現實體現的根本要求,良好的環境實際上是為人文關懷的切實落實提供了基本的實行渠道,企業應根據員工的實際需求和個體差異,創造多元化的人文發展環境,重點實現對人性的教育,和人這一主體的認可和尊重,提倡員工的主體性和獨立性,培養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引導人員在思想層面上認識自身在企業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由此激勵員工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實現自我發展和企業發展的互促共進。
四、結語
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是國有企業工作的關鍵核心,同時也是企業的生命線,企業要獲得健康長久的科學發展,思想政治工作是重要保障。綜合來說,國有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員工群體的特征,在工作實際中從多個層面去解決員工的真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