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登榜
【摘 要】 現階段,就世界發展的大趨勢而言,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了世界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環境破壞與污染程度的加深已經對人們造成了惡劣影響。若要有效開展環境保護工作,就要提高對林業生態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采取措施保護林業資源,這些都是保證林木健康生長的必要措施。基于此,下文從林業生態建設保護工作現狀出發,對其發展措施做了一系列分析。
【關鍵詞】 林業 現狀 發展 生態
引 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進入了黃金發展的時代,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急劇增高,生產生活向著更便捷快速的方向發展,經濟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也逐漸凸現出來。隨著林業生態保護工作的有序開展,工作人員又發現了一些新的問題。現階段,提高林業保護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性,使之與環境保護工作相適應是相關部門需要重視的重要課題。
1 生態林業建設保護工作現狀
1.1各個部門間缺乏溝通。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生態林業的建設保護工作的協調性有利于提升林業部門工作效率。在實踐中,各部門生態林業的建設工作常會獨立運作,缺乏必要的溝通,信息無法及時共享,使得各部門無法及時了解對方運作的情況,導致生態林業的建設缺乏一定的規范性。實踐證明,如果各部門在工作交接過程中有任何一個環節沒有協調處理好,那么就會對林業工程施工產生影響,從而無法保障林業建設保護工作的總體效益。
1.2缺乏長遠發展的目標。在生態林業的建設中,部分部門缺乏長遠目標,對眼前利益過度關注。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比較看重眼前的利益,沒有對林業工作做出相關的規劃,缺乏長遠的發展目標,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使生態林業的建設更注重經濟效益,無法保證林業工程的科學性和環保性,進而無法保障其整體效益。
1.3缺乏完善的業務流程。現階段,生態林業的建設保護工作存在臨時性與多樣性的特點,如病蟲害、雨季與干旱等,而很多單位在應急措施方面缺乏完善的業務流程。一旦出現業務分隔,勢必會導致內容設置出現重疊。與此同時,無論是人為因素還是自然原因,相關部門都需要修改生態林業的建設保護工作與其他的業務系統,若相關負責單位不能優化各種組合,就會使得業務功能脫軌與重疊,給工程帶來安全和質量隱患。
1.4工作人員缺乏專業技能。生態林業的建設工程量較大,建設人員的專業技術和素質水平是整個建設過程中重要的人為因素,他們的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建設具體工作環節的有效落實情況。建設人員大多缺乏足夠的專業技能與專業知識,這對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培養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也給林業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管理帶來負面影響。同時,由于很多林業建設工程建設管理制度不夠嚴明,并且后期工作實踐中缺乏專業的職業培訓和評價體系,導致我國的林業建設工程建設中很多人員并不具備與本崗位相匹配的職業素養。
2 我國林業領域發展策略
2.1切實保持和強化營林活動的基礎地位。營林活動的高效有序開展,是切實補充和優化我國現有的森林資要素存量規模,支持我國現代林業領域實現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確保我國現代林業生產領域的原材料要素能夠長期保障穩定充足供應支持狀態的重要前提條件。近些年,我國各級政府對植樹造林工作始終保持著較高水平的重視程度,借由擇取和運用適當表現類型的政策性或者是市場性支持保障條件,切實改善優化了一定歷史時期內我國基礎性營林活動的組織開展質量,為一定歷史時期內我國現代林業產業的良好有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持條件。
2.2進一步健全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在新時期,我國要借鑒西方林業發達國家的做法,提高對生態公益林的補償標準。相關部門要加大對于生態脆弱區、自然條件惡劣、生態重點保護區域生態公益林的建設保護力度,并給予相適應的資金扶持,適當提高林地單位面積補貼標準。在實踐中,生態公益林補償經費監管工作的展開應該由上級帶動下級,完善其反饋機制。同時,相關部門需要對資金使用進行全程監控,保證資金不被挪用、占用,做到專款專用。最后,各級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合理制定生態補償標準,以滿足本地生態公益林的發展需要,發揮出林農的有益作用。
2.3切實實現林區現有資源要素。開發與多元化相關產業形態發展的充分融合,并在此基礎上保障和支持我國現代林業事業領域實現良好穩定的長期實踐發展。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想要切實保障和支持我國現代林業事業領域,實現良好穩定且優質的發展,相關部門必須具體組織實施的現代林業經營實踐活動過程中,實現森林資源要素的開發經營活動,與花卉園藝產業經營、林資源產品特色加工產業,以及森林旅游產業等多元化產業發展領域和產業發展形態充分結合,在充分運用特定地域天然具備的自然地理環境資源要素優勢的實踐背景下,切實獲取到穩定優質的現代林業產業發展成果,最大化發揮林業產業的綜合效益。
2.4加強工程作業人員的操作水平。作業人員的技術操作際操作水平對林業工程建設起著直接的影響,他們是林業工程建設主要的人為因素。加強對作業人員技術性的培訓管理,提高作業人員的整體職業素養和實踐操作水平是保障林業工程建設創新技術有效落實的重要途徑。同時,由于在建設過程中一些作業人員缺乏技術意識,所以相關部門要建立一定的監測制度,對作業人員日常的建設進行實施監測,設立積分制度,全面動態把握建設工程的整體進度,保障技術創新的同時落實與創新問題的及時反饋,適時給予獎勵,林業作業人員的素質將大幅度提高。
結束語
綜合所述,我國環境破壞的問題已經成為了需要全民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環境保護的問題刻不容緩,其中相關部門必須重視可持續發展的林業保護模式。我國地域面積廣闊,不同地域的各林業生態保護工作應當有所區別。基于此,相關人員應當重視對于林業資源實際情況以及水系分布情況的調研工作,增進對其現狀的綜合了解,并且結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對調研資料進行有效分析,以保證林業相關工作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胡謙凡.生態林業建設現狀分析及建設策略探究[J/OL].南方農業,2016,(32).
[2] 楊洋.如何加強林業生態保護[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3):154-155.
[3] 陳海,冼偉明,梁少忠,陳素素.中國林業可持續發展探究[J/OL].南方農業,2017,(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