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梅
摘 要:初中生的學習成長過程中,作為幾大主課之一的語文在教學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語文教學不僅教授學生文章、漢字、歷史等知識,還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思想感情有著深入的培養。但是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教材上的內容有了不小的改動,在教育方法上受到了忽視。隨著新的教育政策的出臺,教師要積極完善教學方法,而問題教學法在語文課堂上的應用,對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運用
所謂問題教學法是在實施新課程改革后,打破傳統的語文應試教育的一種創新教學方法。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可以科學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大腦思維,培養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夠深入探索,敢于提出新的問題,那么問題教學法該如何運用才能貫穿于整個語文課堂,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主動性起到強大的推動作用,在此做出了簡要闡述。
一、運用問題教學法首先要科學設問
所謂科學設問,就是教師提出的每個問題要有連貫性,并且每個問題在做出解答的過程中都需要學生動腦去思考,而不是過于淺顯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做出以下提問:通過閱讀課文,同學們設想在松骨峰戰斗中,我方和敵方的兵力是否懸殊?戰士們為什么可以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取得戰爭的勝利?松骨峰戰爭結束后,營長在看到尸體遍野的情景下,內心有著怎樣的感受?我們在讀課文的時候,對這些軍人的壯烈犧牲有著怎樣的感想?這樣學生可以帶著問題閱讀課文,而且面對戰爭的慘烈也會帶著感情更深入去感受文章中的情感。教師的每一個問題都相互關聯,還有著學生的情感表達,整堂課下來,學生學會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培養了閱讀情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勇于提出問題
問題教學法能在初中語文課堂上得到充分發揮,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方向努力培養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不要只依賴于教師,要自主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并對問題加以解答。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有發現疑問的方向,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
教師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點撥,使學生產生疑問。例如,我們在學習《故鄉》這一課時,有一句話是“第六個孩子也會幫忙了,卻還是不夠吃”,那么問題來了,這么多人幫忙為什么還是不夠吃?第六個孩子多大了,是不是到了上學的年齡等,教師及時對學生進行點撥,那么問題也會接踵而來,這也會幫助學生更加認真去讀書,理解課文的含義,然后根據課文內容提出更多的問題。
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能力。教師可以借用古今中外成功學者的歷史故事鼓勵啟發學生勇于探索,敢于發問。教導學生質疑提問是好學的表現,這樣會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上取得驚人的進步,同時,教師也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因為學生提出的問題太淺顯而不予重視。
三、教學中貫穿問題教學法,帶動課堂氛圍
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問題教學的時候,要使問題教學法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課堂上貫穿問題教學法的同時也要帶動其他教學方法。畢竟要使一堂課成功結束,只用一種教學方法是難以支撐的,而問題的出現也是對知識探索的開始,初中語文課堂上問題教學法的運用對其他教學方法的帶動作用也是顯著的。
問題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對其他教學方法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例如,在學習《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在學習課文的時候要默讀思考,對文章的課后練習題要通過個體或者小組討論的形式解答出來,同時學生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把對軍人的感情發揮出來,這樣就共同把文章的默讀方法、討論法和有感情的閱讀教學法串聯起來,問題教學法對其他教學方法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問題教學法的合理運用,為其他教學方法也開辟了新的道路。現在教學中越來越提倡在課堂上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上,學生要主動完成學習內容,其中教師的引導是最為關鍵的一點。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時候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在學習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問題,這時教師就要及時進行正確的引導,而整個過程,也正是問題教學中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總而言之,實踐證明了改革教育體系,完善教育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運用問題教學法對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教學法的合理運用能開發學生的大腦思維,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這為學生學好語文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教材的改革固然重要,但想要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素質,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還要對教學的方法、模式進行創新和完善,這樣才能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李興德.問題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新思考[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8).
[2]張愛琳.初中語文課堂中的問題教學探究[J].教師,2011(18).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