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管理細節 提升管理品質
——基于教育質量監測提升學校管理水平的實踐思考
汪明,蘇州工業園區蓮花學校校長,教育碩士,中學高級教師。2007年獲得揚州大學教育管理專業教育碩士學位。1994年8月參加工作,先后被評為吳江市課改先進個人,吳江市教壇新秀,吳江市教科能手,吳江市青年崗位能手,吳江市首屆A級優質課教師,吳江市陶行知研究會先進個人,吳江市師德先進個人,蘇州市區化學學科帶頭人,蘇州工業園區化學學科帶頭人,江蘇省化學競賽園丁獎等。在市級教育教學業務技能競賽中多次獲獎,連續九年獲吳江市初三教學成果優良證書,發表及獲獎教育教學論文四十余篇,承擔及參與省、市級課題研究十余項。
當前,大教育格局、大數據時代正向我們走來,在教育轉型、創新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蘇州工業園區教育系統全面推進以綠色評價為導向的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構建契合區域實際的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作為一所基層學校,如何挖掘數據背后的意義?如何基于質量監測,抓住發展的機遇?下面圍繞“五星評價”“學業質量監測”“教育人才指數”等質量監測平臺的數據分析,結合自身的辦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縱向比較:
五星評價總得分2015 年 289.78 184.56 180.27 150 138.43 943.05 2016 年 283.46 187.65 185.94 147.64 144.5 949.19年份 學校發展水平學生發展水平教師發展水平內部滿意度外部滿意度
橫向比較:
指標 總分 本校得分 本校得分率 同類校得分率 區域得分率學校發展水平 300 283.46 94% 92% 92%學生發展水平 200 187.65 94% 93% 93%教師發展水平 200 185.94 93% 93% 92%內部滿意度 150 147.64 98% 98% 98%外部滿意度 150 144.5 96% 98% 98%
數據顯示:兩年縱向跟蹤比較我校在五星評價六個維度,數值上呈現上升趨勢的有學生發展水平、教師發展水平、外部滿意度、五星評價總分值。學校發展水平及內部滿意度的數值略有下浮,但根據2016年五星評價數據橫向比較,學校發展水平得分率高于區域及同類學校平均水平,內部滿意度呈現持平。兩項數據結合分析,整體而言,在學校發展水平、學生發展水平、教師發展水平三個維度的得分率略高于區域及同類校水平,內部滿意度與整體持平,外部滿意度雖然在數值上有上升,但得分率低于區域整體水平。
基于對學校內涵發展的思考,當下在管理實踐中重點推進以下幾個方面:
蓮花學校始建于2003年,歷經了融合創業、特色品牌打造、信息化資源助推三個階段。“十三五”期間,學校以課程建設為重要承載,著力于校園文化的重建與改造。基于辦學多年的積淀與傳承,我們對學校核心價值觀體系進行了重新理順與完善。立德樹人,以“種一朵蓮花在心上”為辦學理念;推崇“雅潔無痕,和靈有致”的校園精神,以“品馨如蓮,質雅如花,打造品質教育生活”為發展愿景,倡導“雅潔”的校園環境,“無痕”的德育,“和靈”的教學科研,“有致”的管理。核心價值觀為學校發展提供了清晰的文脈指引,進一步明晰了蓮花辦學的文化定位,將《品馨如蓮,質雅如花,打造品質教育》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主題,明確“十三五”發展規劃,制定發展綱要,核心價值觀不再是空洞的文字宣講,而成為統領整個教育教學工作方向的行動綱領。
蓮花學校地處盛產紅菱蓮藕的水鄉古鎮斜塘,學校因“蓮花”而得名,“蓮”自然成為學校文化形象的代言,在區域全面推進課程建設的時代背景下,2015年我們整體規劃了學校的課程框架,形成了有鮮明學校特色的課程圖譜:蓮花學校馨雅課程。隨著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日益關注,我們通過對蓮文化的挖掘,從蓮花五華引申出蓮花學校個性化的核心素養培育方向,并定位為新時期學校學生的培養目標,即五華學子。圍繞這樣的培養目標,我們覺得前期的課程三級架構還不足以體現學校課程的個性,還不足以充分體現學生本位的立場,于是我們又在嘗試構架新的課程圖譜。在推進學校課程建設過程中,我們倡導校園一草一木皆課程資源的理念,將校園文化改造與課程項目建設緊密融合,通過對校園空間的整體性設計,將課程資源得以充分拓展延伸。這不僅是一個物化的環境,更是課程資源的二度開發,小空間里的大教育,小空間里做大文章。
在全面推進教育質量監測評價的時代背景下,作為基層學校,牢固樹立以評價促發展的基本理念,積極主動開展立足校本的教育評價探索,我校一方面針對傳統評價制度進行修改與完善,一方面進行多元化教育評價的探索嘗試: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讓家長、學生、社區共建代表參與評價。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診斷性,形成性,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定量相結合。評價對象的多面化,除了針對教育教學核心業務、學生發展的評價,評價對象外延進一步拓寬,如針對服務外包類活動的評價,針對各級管理團隊的評價等,通過教育評價的立體推進,進一步強化學校管理工作的服務意識,尤其讓第三方評價主體轉變為學校管理過程的積極建設者和參與者,切實推進學校民主管理進程,切實提高學校內外滿意度,提升教育服務品質。
區域針對學業質量有不同學段的質量監測及學業負擔監測,數據顯示:總均分跟蹤比較顯示,我校近三年中考均分值與區平均在逐步縮小差距,呈現上升趨勢,與同類校均分值差值相比有較大進步;總分合格率跟蹤比較顯示,我校總分合格率與同類校均值相比,從負值到正值變化,2016年有較大進步;總分優秀率跟蹤比較顯示,我校總分優秀率與同類校均值相比,同樣從負值到正值變化,2015年進步明顯,2016年略有回落。三類數據綜合比較,我校在均分、合格率、優秀率三個維度整體呈現正態分布,其中合格率相對有更穩定的進步。圍繞學業質量的跟蹤監測,我校近年在加強教學質量監控,推進教學質量提升方面著重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第一,提煉個性化主張,給課堂教學提供清晰的策略指引。一所學校要有自己的教學主張,要有整體性的策略指導,針對課堂教學,我們提出了“嘗試為先,結構整合,高效反饋”的總體性策略,這是對已有經驗的總結提煉,也是對教學改革方向的前瞻思考。在整體性策略指引下,各學科結合自身發展狀況進行經驗固化,提出了個性化的主張,如“數學組:嘗試為先、夯實基礎、關注后進、提優精練”;“英語組:合作創新、夯實讀寫、頻現重點、延伸拓展”;“政史組:熱點承載、體系構建、滾動掃盲、訓練提升”;“化學組:勾連嫁接點到面、導學結構凸主線、激趣課堂微創新、整體教學小循環”。不斷加強團隊協作,逐步打造學科特色,最終實現“一科一特色”,做出自己的品牌。
第二,啟動教改項目,給課堂教學研究注入活力。依據“十三五”學校文化建設規劃,2017年開始全面啟動“品質教學課堂變革工程”,以總體策略為指導,圍繞品質課堂的四個支柱:“嘗試化”“結構化”“整合化”“高效化”進行深入研討,依托各級各類交流平臺,廣泛開展主題指引下的課堂教學研究,不斷提升課堂教學品質。
第三,優化管理細節,給教學質量監控提供精準地把脈。基于對課程實施策略的思考,整體把握教學管理各個細節,各學科在課型整體設計、教學手段與方式、學習方式、教學資源準備、學科及課堂時間管理、作業管理、學生管理、質量檢測反饋各個環節進行細致的思考與探索,三年教學通盤設計思考分學期擬定翔實的教學管理任務清單,為教學質量監控提供精準的細節把脈。
第四,挖掘內部資源,給教學安排整體實施提供銜接支持。學校充分發揮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優勢,在教學安排上進行一體化的反思與設計,一方面通過教學整體性策略的推進,中學部以結構化為重點,小學部以嘗試化為重點,全面覆蓋各學段教學。另一方面,主體學科通過定期的教學銜接研討,學段定點教學課堂觀摩等活動,在學科知識體系、學科素養培養、教學技能方法各個層面進行充分的對接融合,為教學安排提供更細致的服務支持。
近三年人才指數總分跟蹤分析顯示:我校在人才指數方面,剛性指標逐年上升,柔性指標2015年有較大進步,2016年基本持平,人才指數總分,逐年上升,和區域同類校均值相比,有較大的提高。但結合區域位比跟蹤,雖然我校在各項分值上逐年上升,但總體位比在下降,低于區域整體發展水平。
近三年單項指標變化趨勢跟蹤分析顯示:單項指標跟蹤,剛性指標中,我校骨干教師指數、教育技術人才指數呈現上升趨勢,高學歷教師指數下降,青年管理人才指數下降后有所回升。柔性指標中,我校區域人才交流指數、行政團隊綜合指數、教育人才績效指數有所上升,人才成長環境指數略有回落,教育人才穩定指數下降。針對目前教師人次指數的現狀,我校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推進教師隊伍建設:
第一,探索教師課程,為教師專業成長開辟新路徑。設立教師成長階梯,從“一師一優課”到“一科一特色”進而實現“一師一課程”。學校以整體課程建設為依托,鼓勵教師人人參與課程設計,人人嘗試開設第二課程,將校本課程師本化,通過教師課程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為名師隊伍的培養開辟新路徑。2016年12月,經專家小組評審,蓮花學校的“數學空間課程”“數學思維游戲課程”“書法課程”“異國文化課程”4門課程在園區中小學(幼兒園)校本特色課程微課資源評比中分別榮獲二等獎。
第二,打造品致團隊,為教師發展樹立先進典型。2017年學校建設的主題是“先進文化引領,推進‘雙品’工程”,一個是“品質教學課堂變革工程”,另一個是“品致教師及團隊建設工程”,期初要求每位教師都做好品致教師年度發展規劃,針對青年教師、骨干教師提出具體而明確的發展目標,在教師團隊中挖掘先進典型,進行廣泛的宣傳,影響帶動身邊的教師,用先進文化引領教師的發展。
第三,推進重點項目,為名師成長搭建平臺。“十二五”期間,我校成功申報省薄弱初中扶持項目“江蘇省初中物理在線課程”,目前該課程已經過省市兩級巡視,進入全面推進實施階段,借助課程項目拉動,學科組文化建設成效明顯,骨干教師專業成長顯著,物理組成為我校首批品致學科團隊。“十三五”我校再次積極申報省級課改項目,目前,以嘗試教學實驗為主題的前瞻性課改項目已進入省級答辯階段,我們期盼通過重點項目的推進實施,有更多的骨干教師脫穎而出。
第四,營造科研生態,為教師專業成長提供土壤。2016年我校獲評為區科研型學校,學校擁有各級各類課題21項,教師參與率達100%,學校培養引進區級以上骨干18名,教師區級以上競賽獲獎247人次。在2016年的各類教學競賽中,蓮花學校的教師,用自己的實力刷新著自己的成績,也不斷刷新著人們對這所達標升級學校的印象。僅基本功競賽一項,2016年就有6位老師獲得區級一等獎,其中4人代表園區參加各自學科的蘇州市基本功競賽,一人獲得蘇州市一等獎。在“一師一優課”活動中,我校共曬出優課68節,其中46節課獲得縣優課,有11節課獲得市優課,有5節獲得省優課,有4節獲得部優課。2017年,我校《基于核心素養培育,構建學校教育生態的實踐研究》成功申報為江蘇省初中專項重點資助課題,良好的科研生態環境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有利的支撐。
◎ 作者/汪明 蘇州工業園區蓮花學校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