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健
【摘 要】電視新聞現場報道是記者走進新聞事件現場以事件目擊者、參與者的身份進行報道的一種方式,充分體現了電視新聞的時效性、聲畫同步等優勢。然而在電視現場報道中仍存在著記者沒有抓住報道重點、應變能力弱、現場報道策劃不到位的問題。本文就如何提升電視新聞現場報道品質進行探索性研究。
【關鍵詞】電視新聞 現場報道 品質 提升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崛起,現場性這一最能體現電視新聞傳播特點的元素愈來愈受到重視,能否做出精彩的現場報道,是衡量當代電視新聞記者能力的重要標準,也是電視新聞欄目或頻道樹立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
一、電視新聞現場報道的定義和種類
電視新聞現場報道,是記者或節目主播置身于新聞現場,通過鏡頭直接向觀眾敘述、評論新聞事件的報道形式,它既可以在現場直播出去,也可以錄像回來再經剪輯播出。報道方式大致有現場直播、現場播報(報道、采訪、評述均在現場完成)、電視訪問等。
電視新聞現場報道分為兩種:一種是完全性現場報道,除后期必要剪輯外,其全過程基本上在現場完成;另一種是不完全性現場報道,即在現場完成采訪后,將其中一部分由播音員解說,或由記者事后補充必要的背景或評述。從表現形式上,有的完全采用同期聲,全部是現場中間的某一部分,有的綜合使用了現場報道與錄像報道多種手段。
二、如何做好電視新聞現場報道
1.做好報道前的策劃。首先要選擇合適的報道題材。不是任何適合做一般報道的題材都可以做現場報道。比如,會議、劇目的演出、典型經驗和先進事跡、典型人物的成長過程等,需要詳細闡述的就無法在現場細說。其次,要選擇有現場氣氛的新聞事件進行現場報道。現場報道應該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在選擇現場報道的題材時,要選擇現場氣氛較強的新聞事件作為報道對象,以引起觀眾的共鳴。再者,要選好報道的角度。新聞角度直接影響新聞的分量,選好現場報道的切入點極為重要。
記者要以觀眾的關注點、興趣點為話題展開報道。在現場手持話筒說什么、怎么說能直接引起觀眾的注意和興趣,都需要有專業技巧的開場白。進入采訪現場后,記者要迅速進入狀態,注重觀察并抓住現場主要特點,然后用準確、生動、洗練的語言及清晰的口述,把現場所見所聞、所感,真實地刻畫出來,讓觀眾了解新聞現場環境氣氛和記者所處的位置,以喚起受眾身臨其境的綜合感覺。
2.抓住現場報道的興奮點。當前很多新聞記者說是現場報道,往往是人去了現場,但事件已經發生過了,看到的是事發后的狀態,記者通過口述或采訪,使受眾從畫面中留下的蛛絲馬跡去猜測發生的新聞事實。這樣一來,現場報道的真實性就大打折扣了。真正的現場報道應該抓住現場報道的興奮點,將新聞的時效性發揮到極致,在事件發生的同時,報道正在進行,這才是真正的現場報道。
3.采訪問題單刀直入。在新聞現場,記者遇到的新聞人物或當事人,大多都是臨時提問,當場回答。然而新聞現場的氣氛、新聞事實本身的節奏,往往不允許這樣的即興采訪有較長的篇幅,幾分鐘之內,甚至三五句就要求當事人將事件講述清楚,即興采訪對記者的提問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記者在提問時要單刀直入,切勿繞彎,問題要簡潔、明確,便于被采訪者直接回答,盡量避免采訪提問時含糊其詞、離題萬里,或問題過大、過空,讓人無法回答。另一方面,要能夠從采訪中獲得大量的新聞背景,在新聞事實中理清頭緒,抓住中心,選取最能體現新聞主題的事件、人物和畫面進行報道,在簡短的時間內把大量信息傳遞給受眾。
三、電視新聞現場報道如何“用畫面說話”
1.保持現場畫面的真實性。真實是新聞的生命,真實性是新聞報道最重要的原則。百聞不如一見,現場看到的才是最真實的,拍攝的現場畫面最具有說服力。
2.爭取現場畫面的時效性。時效性體現著新聞的價值,目前各種媒體競爭激烈,網絡以其傳播速度之快獨占鰲頭,是其他媒體所不能匹敵的,然而飽含信息量的電視畫面所提供的事件發生的真實現場卻是電視觀眾最愿意看到的,也是網絡所不能比擬的,這些畫面能給人以時空感,不失其時效性。
3.傳達現場畫面的生動性。生動產生興趣,興趣產生記憶。新聞具有信息傳達的功能,如果不生動,不被接受,沒有記憶,那這則新聞的價值就大打折扣。電視畫面展現的現場生動性是用語言、文字無法表述清楚的。
四、如何體現新聞報道的現場感和感染力
1.把握最佳的報道時機。俗話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這“巧”字就體現了一個最佳的報道時機。電視現場直播無疑是最真實、最及時、最有效的新聞傳播手段。對于預知將要發生的新聞事實,了解清楚發生的時間和流程,對于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的新聞事實,第一時間火速趕到現場,從而抓住最佳的報道時機。
2.選擇典型的報道現場。選擇典型的報道現場既是精準的腦力勞動,也是繁重的體力勞動;既要理順事物之間的關系,又要設身處地、腳不停步地做好選擇。電視采訪是一個去偽存真、刪繁就簡、提煉精華的過程。同樣的新聞事實,有的記者拍了一大堆的鏡頭,沒有信息含量,觀眾看了不明白;有的主動性拍了幾個鏡頭,直奔主題,活靈活現,觀眾看了一目了然,深受觸動。
3.演示遺失的新聞現場。我們說,抓住了新聞的天時地利很好,但是由于不可抗因素,沒能及時到達現場,在后期制作時對新聞現場進行演示也是必要的,比如三維演示、字幕提示都是很好的手段,都是電視新聞現場感的有效補充。
結語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電視新聞的現場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就要求電視媒體具備現場意識,充分發揮記者的主動性、積極性,選擇與新聞主題相吻合、與新聞人物身份相適合的環境、背景,進行現場提問,口頭報道,回答觀眾所關心的問題,報道出新聞中最有價值的信息,推進電視理念的創新,從而達到提升新聞現場報道品質的目的。
(作者單位:錦州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蘇曉春.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的傳播優勢與特點[J].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3年09期;[2]隋巖.李悅.電視直播在重大事件報道中建構軟實力的優勢 [J]. 編輯學刊.2012年0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