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余海
摘 要 隨著互聯網+理念在中等職業教育中的逐步滲透,信息化教學改革成為了如今中職教學改革的重點,各種信息化手段、各種手機終端APP越來越被中職老師和學生所接受。藍墨云班課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可以很好的為中職教學服務。
關鍵詞 互聯網+ 中職教育 信息化教學 印刷專業 藍墨云班課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國家對互聯網+的重視,其戰略思想正逐步滲透到教育行業,影響著中職教育現代化的改革。隨著信息化教學逐步改革,其慢慢成為中職教育改革的重點方向,在這個大背景下,許多的手機終端教學APP涌現出來,例如藍墨云班課、雨課堂、課堂派等。那么,究竟應該應用什么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APP,才能緊跟社會變革和發展,更有利于教學呢?本人針對印刷專業的《CTP制版》課程,利用藍墨云班課進行了基于互聯網的教學模式改革嘗試。
1教學改革的背景
入校時,一般中職學生考取的分數較低,他們沒有一定的自控力,上課時很多人都在睡覺和講話,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用對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最常見的是要無休止地與學生的手機作斗爭。但是,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活潑好動、精力旺盛,是在網絡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快速到來,他們更依賴網絡,能從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得大量的知識,知識面更廣。所以引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是大勢所趨。
2教學模式的選擇
《CTP制版》課程是印刷專業必修的專業課程,是印刷專業印前方向的重要技能,包含了排版設計、拼版、色彩管理、CTP制版機操作等技術要求。主要內容都是以是實訓為主,通過分析,本人選擇在排版設計的技術環節上,結合“藍墨云班課”進行基于互聯網的教學模式改革。教學中,本人因勢利導,嘗試利用手機這一媒介引入“藍墨云班課”,讓互聯網走進課堂參與教學, 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基于互聯網的教學模式在《CTP制版》教學中的應用
3.1藍墨云班課APP簡介
藍墨云班課是藍墨科技公司推出的一款移動教學APP,同步上線的有IOS和Android兩個版本,中職院校的師生都可以免費使用。它是一款基于移動網絡環境、滿足教師和學生課堂內外即時教學交流的客戶端App,能夠實現資源放送,同時能夠助于師生建立更好的師生關系,所以在日常教學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時,可對這一客戶端的APP進行使用。云班課是在移動網絡+移動智能設備下,開展課堂內外互動、即時反饋的教學云服務平臺。
3.2藍墨云班課APP的基本功能
教師先創建一個班課,得到一個邀請碼,學生再用邀請碼加入到這個班課。之后,所有學生和老師的智能終端就形成了一個即時反饋的教學互動網絡平臺。通過平臺,可以提醒學生自主學習,可以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發送通知、圖片、視頻等,也可發送課前預習的試題。這樣一來,無論是在課前、課間還是在課后,教師都可以隨時開展頭腦風暴、投票、問卷、測驗、答疑、討論等教學活動,把教師備課、師生互動、答疑和指導、布置批改作業、考勤簽到等內容集中在了一個小小的網絡互動平臺上,相比傳統教學,這種方式大大提升了互動效果,讓教學變得更有趣。
3.3應用案例
《CTP制版》是中職印刷專業的一門主干科目,下面就以該課程的部分內容為例,介紹利用藍墨云班課在課程中不同教學階段(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教學評價)的應用情況。
3.3.1課前預習
首先,本人利用藍墨云班課的通知功能提醒學生觀看預先推送的操作視頻進行學習,通過自帶的統計功能查詢學生的預習情況;同時,通過發布“頭腦風暴”和 “答疑討論”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增強學習的效果;還通過發布更多的視頻、圖片資源,讓學生將一些關聯專業專業的基礎知識掌握,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3.3.2課堂學習
在“課堂學習”時,通過可對存儲資源的空間中對視頻、圖片等資源進行觀看,實施多樣化形式的課堂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教學,使傳統課堂教學中的某些不足得以彌補,同時減輕教師的工作量,避免學生產生焦躁感,調動學習的學習熱情。
在藍墨云班課的功能當中,有一個 “簽到功能”,大大節約節約了考勤時間;另外,在學習中,藍墨云班課可以按需定時發布各類素材,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后進行“課堂討論”、“頭腦風暴”,學生可以自由大膽的發表自己的意見,避免了一些膽怯的學生在傳統課堂上不好意思回答的情況。另外,最新版本的藍墨云班課開通了舉手、搶答等環節給積極的學生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表現機會。老師在手機上同步查看結果,并及時進行點評及打分。利用手機同屏技術,這些都可以在電腦室的屏幕上同步顯示(見圖1),讓教學過程更加輕松、有趣。
3.3.3課后復習
在課后復習這個階段,藍墨云班課可以讓老師的工作變為更為輕松高效。通過將判斷、選擇類的客觀題型上傳到云平臺的中,設置好每個題目的分值,還可以設置重復做題次數,讓學生在反復中鞏固知識。測試完成后,可以在移動終端上直觀地看到每位同學所用時間和分值、每個題目的作答詳情、平均用時、平均分值等情況。
3.3.4教學評價
藍墨云班課內涉及的內容包括“考勤簽到”、“測試作業”、“討論答疑”、“資源學習”等八大項目。本人們可以按一定的比例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這樣,本課程在學期末的考核評價就由三大部分組成(云班課40%、期末考試40% 、實習實訓20%)。實踐證明,這種評價方式更能體現學生的綜合表現。
4藍墨云班課APP應用后的思考
4.1要增強上課學生對移動終端學習認知
在上課過程中本人發現個別學生不自覺的使用微信、QQ聊天,還有一些學生只是為了經驗值的排名,對老師上傳的視頻以及學習材料不認真進行學習,將這些資料打開后就立即關閉以換取經驗值。這種只重結果不重視過程違背了我們運用藍墨云班課的初衷。所以要首先解決學生對移動終端學習的認知問題,才能讓手機成為最理想學習工具。
4.2要加強校園網絡建設
限于學校的網絡建設問題,本人與學生在上課時利用的還是自己手機的流量。對于文字傳輸,流量還沒問題,但傳輸視頻時,流量會成為學生參與積極性的一個重大阻礙。所以建設一個良好的校園網絡是實行移動終端信息化教學的必備基礎。
4.3教師必須適應互聯網時代教學手段的改革
如今的社會迅速發展,時刻都在改變著教育的生態環境,讓每位教師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基于互聯網下的移動終端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了課前備好課以外,還要匯集大量學習資源,比如視頻、圖片等,對課程的各環節進行合理的設計,課中增加大量的互動,還要利用更多的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互動互動,為此,教師更要與時倶進。在互聯網時代,職業教育教學手段改革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更要求職業教師要合理利用先進教學手段和互聯網資源,吸收各方的先進經驗,積極主動地投身到教學改革當中。
5結語
中職教育面臨的一個困境就是教學手段的缺乏,而移動終端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盡管藍墨云班課是一個剛剛發展起來的移動端云學習平臺,但是,基于藍墨云班課的混合翻轉式學習方式,為網絡時代學校教育尤其是中等職業教育提供了一種新的改革思路和改革方向。實踐證明,通過這種信息化手段的應用,大大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老師的技術水平以及課堂管理能力帶來了新的挑戰。期待著藍墨云班課、雨課堂等移動教學平臺能在現有基礎上不斷突破創新,提供更多適合教學的互動功能,真正實現利用移動終端進行課前預習,課中互動,課后復習的信息化翻轉教學。
參考文獻
[l] 姜翠.校園APP應用探討[J].信息通信,2015(11).
[2] 孟婷婷.關于藍墨云班課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