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剛
摘 要:高校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主要陣地,隨著現代社會就業形日加嚴峻,加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是現階段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重點內容。本文主要分析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討落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雙創模式的有效途徑,實現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高校;創新創業;雙創模式;研究探討
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雙創模式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現代社會競爭的激烈化,很多高校畢業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和巨大的就業壓力,為了緩解高校畢業就業難的困境,國家及政府近年來頒布了大量優惠政策,推動和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然而在實際情況大學生畢業后主動進行創業的人數相對較少,創業成功率低,使得大學生創業之路十分艱難。高校作為培養大學生綜合能力的主要場所,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建設和發展,使得大學生整體創業水平不高,究其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第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匱乏。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老師都是由輔導員或經濟管理類教師擔任的,這部分教師缺乏對創新創業的實踐經驗,教學內容過于理論化和技巧化,無法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同時這部分教師又有著自己專業的教學方向和研究項目,導致其無法花費更多的精力深入的學習和把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質內涵,使得學生對于創業了解停留在教材知識上,創業教育整體水平和質量相對較低。
第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方法落后。我國義務基礎教育階段主要以應試教育為主,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了被動的學習方法,嚴重缺乏實踐能力,這種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適應高校自由的學習環境。此外在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發展受到了限制,使得大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相對較低。
第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建設不理想。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高校建立完善的創業實訓基地和平臺,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然而現實情況是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的建設和發展還處于逐漸完善階段,對實踐平臺的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同時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難以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
二、實現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雙創模式的有效途徑
(一)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目標,加強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開設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業基礎,教師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時,要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實現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共同發展。為此創新創業課程不僅要開設基礎理論知識教學課程,更加要開展以實踐為主的綜合性實踐實驗課程,將創新創業的教育內容和實踐活動相結合。
(二)制定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案,完善創新創業課程建設。高校作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主要陣地,想要充分能發揮創新創業的教育價值,首先要制定明確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案,為高校創新創業課程的建設指明方向;其次合理的開設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形成以專業為主、選修為輔的課程模式,提高對學生的理論和實踐教學;最后將創新創業教育延伸至課外,開展豐富的創業實踐活動,如創業設計比賽等,提高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性。
(三)構建專業創新創業教學隊伍,提高創新創業教學質量。優秀的創新創業指導教師是高校建設和發展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重要環節,為此高校要重視對創新創業教育人才隊伍的建設,構建教學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一方面建立創新創業教師培訓制度,鼓勵和引導教師積極參加校企培訓計劃,為教師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或的能夠提供豐富的實踐經驗;另一方面聘請專業的、成功的社會創業家作為創新創業的指導教師,提高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
(四)建立創新創業考評機制,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建立創新創業考評制度,不僅能夠掌握和了解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發現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的表現情況,還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動力,為此高校需要聯合政府及社會企業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踐機會,完善多元化的創新創業考評制度,促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論
綜上所述,創新創業教育雙創模式的建設和發展是提高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意識的重要教學方法,高校作為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學習組織,需要加強對創新創業教育雙創模式的完善,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貫徹和落實創新創業教育在提高大學生創業方面的積極作用,為大學生進行創業奠定良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推動大學生創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帛倪,劉恬甜, 劉澤.高校“雙創”教育的思考探討[J].中國培訓.2017(06).
[2]唐德淼.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與“雙創”人才培養模式創新[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