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曄
摘 要 本文針對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的重要性、現狀、不足,結合專業特點及課程教學目標,培養企業技術型一線人才,分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輔助手段等方面的一系列探索,并初有成效,期望能夠通過教學實踐獲得更好的的教學成果。
關鍵詞 建筑裝飾 制圖與識圖 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S771.3 文獻標識碼:A
高職院校諸多學院開設了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中包含了《建筑制圖與識圖》這門課。在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中屬于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程,重在培養學生制圖與識圖的使用技能,為后續課程奠定。例如:AutoCAD、建筑裝飾材料與施工、室內施工概預算等課程都需要學生制圖與識圖的技能。
本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實用性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制圖與識圖的技能。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以及高職院校重點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展開了本次對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探索。
1課程學習現狀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以及日增長的物質水平要求,從事建筑裝飾行業的人員也帶來更大的挑戰。行業要求更高,對于從事設計、施工以及管理工作的技術人員來說,建筑制圖與識圖是應當掌握的最為基本的知識。
縱觀我國各高職院校《建筑制圖與識圖》這門課程在以往的教學體系中呈現的一些問題,內容上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學生難以從中與實際工作相聯系,部分內容單一枯燥且難以理解,讓學生學習提不起興趣。在教學的方法上,以課本內容為主,主要老師講,學生聽,因此缺乏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在近幾年中,各高校也開始不斷的創新改革教學方法以及更新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本論文將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上進一步的探索。
2教學內容的探索
《建筑制圖與識圖》在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教學目標是重點培養學生空間思維想象能力以及理解投影原理,能夠按照國家規范繪制識讀一般施工圖,“懂規范,能識圖,精繪圖”是本專業最核心的教學目的。
《建筑制圖與識圖》這門課程在傳統內容上注重理論,在實踐以及施工圖部分較為薄弱。結合教學目標,在授課的過程中,應當更加注重實踐部分,對教學內容的講授部分有所取舍,減弱講授課,增強實踐力度。基礎部分,減少點、線、面的講授,直接通過幾何模型理解三面投影關系,剖面圖與斷面圖的講授結合三面投影知識進行剖析,通過簡單的項目案例,理解基礎知識,開發空間思維想象能力,掌握投影原理。施工圖部分結合實際項目,從測繪到繪制至少完成一套圖紙的抄繪練習。在項目案例中加深投影原理的理解,提高空間思維能力培養,掌握制圖規范性,能夠識讀并繪制出完整的施工圖。通過項目案例,從簡單到復雜的設計課程內容,可以加強學生印象,更好更高效的達到教學目標。
3教學方法的探索
(1)利用混合式教學方法,完善課程的學習。混合式教學彌補了傳統課堂以及遠程課堂中的不足,將兩者優點融合。以線上結合線下學習模式進行設計,豐富教學資源,拓展學習時間、空間,學生能夠自主的,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在課堂上,主要采取“項目驅動式”教學方法來展開學習。這種方法在一些示范性高職院校也取得了良好效果。通過一個項目,從提出到分析、實施、驗收、評價等環節來進行課程的學習。
(2)為加強學生動手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主動的完成知識的學習。通過項目驅動,以小組協作形式進行授課,學生每4—6人一小組,每個小組內學生單獨完成或共同完成不同的項目任務。通過共同的交流學習,相互傳授經驗,讓學生互相督促,共同進步。
(3)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賽事。并組織一些模擬比賽,激發學生學習動力。通過“比、學、趕、幫”中掌握知識、提高專業技能。
(4)多元化考核方式進行評價。以往課程中,期末考試占比較大,根據課程特色,更加注重學生過程性的考核,因此,將期末測試比例縮小占30%,過程性考核分課前預習、課堂表現、考勤、小組自評、老師評價等占40%,過程性任務作業占30%,主要考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完成任務情況。通過多元化的考核,不再單以期末考試決定成績,而是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
4借助多元化信息手段的探索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網絡、科技等都為現代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新的機遇。傳統在黑板上“寫”、描述、純理論講解的時代已經不能滿足于現代教學,尋求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尤為的重要。
(1)常規教學輔助手段的探索。本門課程需要讓學生掌握空間思維能力,而單從二維圖中進行解說,其教學效果并不是最佳,部分學生無法從中真正理解。因此,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采用實物模型進行展示、結合圖片以及動畫、微視頻等多媒體課件相結合。例如,在建筑裝飾施工圖部分,對于大樣圖的理解等,通過這些大量的教學輔助手段,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所授知識。
(2)利用電腦軟件模擬空間場景輔助學生教學。在教學中,老師可以用草圖大師、3dsmax等模擬空間,通過真實空間的再現,讓學生直觀的動態的理解空間、六面投影、軸測圖、剖面圖與斷面圖的關系、以及理解施工圖。
5結束語
隨著時代發展,本門課程也在不斷地探索改革,掌握一門技能也關系到學生的就業問題。身為高職老師,應當有目的的開展教學內容,對課程進行不斷的取舍與整合。教學思路逐步清晰,通過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學會思考、加強動手操作能力,通過訓練,逐步解決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只有廣大師生共同努力,克服困難,最終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6年度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研究項目“信息化環境下建裝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項目編號:2016GB304)的階段性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