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茜
摘 要 每年九月開學,六、七歲的兒童開始跨入學校的大門,展開了他們全新的學習活動,但很多教師認為學生不聽話、好動,所以常會責罵他們,難以保證最終的教育效果,為此,需要選擇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改變這種情況。本文從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實際出發,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闡述多媒體教學在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 多媒體 兒童 心理特點 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56 文獻標識碼:A
21世紀信息技術占主導地位,因此,在現代教育教學中,出現了“多媒體教學”這一教學概念。多媒體教學在八十年代已經逐漸出現,然而那時是綜合應用錄像和錄音、投影和幻燈等幾種電子媒體,配合課堂教學。在九十年代初,因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并獲得了廣范圍的普及,以往的教學媒體已慢慢被多媒體的計算機所替代。而當前的多媒體教學實質上指的是,對多媒體軟件以及計算機進行應用而開展教學一種教學活動。事實上,計算機教學是多媒體教學的另一別稱。
具體來講,在進行教學時,針對教學的目標以及教學的對象,通過設計教學,合理科學地對教學媒體進行選取應用,結合以往的教學方式,參與到教學的整體過程中,給學生傳達各種媒體信息,這就是多媒體教學。多媒體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的文體化情景,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
低年級學生需逐步地從玩過渡于學,而玩在小學生的天性中占大部分,所以在上課過程中,他們很難集中注意力,不是講話就是做小動作。低年級數學課堂上,教師則需要結合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選用、采取適當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參與數學的學習熱情,積極地投身于課堂當中。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特別是低年級的數學教學,恰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顯得非常重要。為何這樣說呢?以下我結合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淺談多媒體教學在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1多媒體能更多地激發兒童學習的興趣
低年級兒童在認知事物這一過程中,沒有清楚的目的,摻雜著較多情緒,偏向于新穎、新鮮的內容。在感知時,不可對自我進行調控。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的重要性,當興趣被激發時,才會有足夠的學習動機。從實際來講,每位學生都有好奇心,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一些新鮮的事物和陌生的事物都充滿極大的興趣。要想使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熱情得以調動,就應使他們的需求得以滿足。以往,在開展教學時,很多教學都是以教學大綱為參考標準,讓學生在單調課堂上學習枯燥的課本內容,完全地疏離了現實,很難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因低年級的兒童沒有發達的感知覺的,因此極易犯下措施,比方說容易混淆數字以及符號,不能根據提問回答。在數學課堂剛開始引入新課時,教師以與教學內容相聯的動畫片或錄像引入教學,相信比教師單純的說話引入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在教學“拼組圖形”一課前,先放一段有各種各樣的圖形組合成的物體,如房屋、機器人、飛機……在課題引入時,可對錄像進行播放,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此外,因教學緊湊,且有著豐富的教學內容,可使教學開展順利,能提高教學效率。
因多媒體有著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等特點,在數學課堂上引進多媒體,可對多種情境進行創設,調動學生感官參與,使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得以激發,從而自發性的參與到探究合作學習以及自主學習當中,這充分地體現了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起到的作用。
2多媒體能更好的吸引兒童的關注
很多兒童無法一直保持注意力,無意注意是兒童關注的特征,所以難以保持穩定,當一些新鮮事物出現時才可吸引他們的關注。
一堂課40分鐘,數學課堂思維活動比較緊張,過多的單純練習易使學生產生倦怠感,無法高效的集中注意力,所以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對適當多媒體方式進行選擇,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學習狀態保持最佳。如學習了 “認識圖形”里的“欣賞與設計”后,學生們欣賞完了,好象沒多大興趣了,這時我適時的在電腦上出示:請幫笑笑小朋友的房間設計一組墻腳磚,要求用自己學過的圖形有規律的排列設計。學生們的注意力又被吸引住了,立即動手繪畫,而后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思考以及討論,通過這樣的方式,可高效解決該道擴展題,并加深了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理解。
3多媒體能幫助兒童更好的發展抽象思維
對低年級兒童來講,占據優勢的是形象思維。這一階段兒童有著極為具體的思維,唯有具體的事物出現,才可拓展兒童的思維。由于他們思維在停留在幼兒期,所以仍舊會采用幼兒期的思維方式。比方說,其常會在數學題練習中,做出數手指的動作。
在實施數學教學時,很多學生無法理解數學教材當中的抽象定義以及概念,更無法學習怎樣在實踐當中應用,而通過多媒體教學可有效地將這一問題妥善解決。通過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可應用語言文字解說來分析以及推理教學的相關內容,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與此同時,借助動畫和圖像、圖形和音樂可培養學生形象的思維能力。比方說,在教學認識加減時,我制作小朋友拿來/拿走紙鶴的動畫課件,通過這一方式,可直觀地、生動地展現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一個小男孩做了一個紙鶴,又有兩個小朋友拿來了2個紙鶴,現在有多少紙鶴呢?”屏幕隨著音樂走來了兩個各拿一個紙鶴的小朋友,學生很快把算式列了出來:1+2=3(只),而后激發學生思考,應用加法計算的原因是什么?播放兩個小朋友走出來的動畫,助于學生形成“增加”思維,并了解到可用加法來計算“增加”。
對多媒體的發聲和視頻、動畫和繪圖等功能進行應用,可對理解一些抽象思維的過程進行模擬,還可采取“發現法”教學方法。例如,教學“平移和旋轉”一課,我設計多組“平移”動作的物體和“旋轉”動作的物體,讓學生通過動畫和錄像初步形成“平移”與“旋轉”的概念;接著讓學生辨認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我在課件中制作方格圖,并使方格圖中的簡單圖形“移動”起來,讓學生明確圖形平移時可通過辨認“點”、“線”或“整個圖形”的移動來判斷圖形平移后的位置,這樣,使學生能更直觀的理解簡單圖形平移的抽象概念。
4多媒體能幫助教師更好地控制兒童的情感
低年級的兒童沒有一定的自制力,感情豐富,他們極為信賴教師,并喜歡跟教師呆在一個空間,如果教師給予他們足夠的愛和關心,他們更愿意積極主動地投身于學習活動中。
很多教師都知道低年級兒童具有以上的個性特點,因此常常在課堂上使用贊揚的方法來鼓勵學生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但教師的表揚形式通常是口頭表揚、實物表揚(如小紅花、小紅星或鉛筆……),時間一長,就對學生不易產生激勵作用了。這時,多媒體能幫上忙。例如,我會在多媒體課件中錄一些如:“你真棒!”、“答對了!”“太聰明了!”之類的表揚聲音,適當的時候就放出這些聲音,學生就會覺得除了老師的贊揚,還有別人對自己的肯定呢!因此學生又會感受到鼓勵。另外,當學生出錯后,電腦錄音耐心地勸他:“不對,再仔細想想!”、“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來一次!”這樣符合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就能鼓勵學生很快再次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在鞏固和練習這一環節,通過多媒體教學的運用,能夠將書寫時間省下來,可把海量習題提供給學生,增加學生的練習容量。實際中,可對電腦進行運用,事前對多角度和全方位的題型進行設置,逐步地將重難點突出。當學生完成習題,可以利用實物投影儀把學生所做的習題展示給大家看,這個學生受到了鼓勵,其他學生因為也想像他那樣展示自己的“成果”,就會更認真更快地去完成數學習題。
教育過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雙邊活動的過程。在低年級數學課堂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可激發學生的興趣,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融合理性傳授以及充滿愉悅的陶冶,構建積極向上的課堂分為,讓學生主動學,自發性的學。因此,多媒體教學在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堂中具有重要性,科學地對媒體教學進行利用,能夠具象化抽象問題,動態化靜止問題,簡化復雜問題,并讓枯燥問題充滿趣味性,從而保障更好的教學成效。從這可看出,在低年級的數學課堂上應用到多媒體教學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