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仁政+胡濤+高振軍+馬小強
摘 要 以“互聯網+”和“核+X”競賽為驅動力的創新教育,是借助“互聯網+”和“核+X”競賽的引擎力,為有效實現向高校和社會弘揚核文化,宣傳核科技知識,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核安全觀等目的而開展的一項重要的高校創新教育的研究,旨在提升公眾對我國核事業發展的認知,從而推動我國核能事業的發展。并且對形成實質性合作培養人才新機制,提升學生發現問題、獲取資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互聯網+ 核+X 創新教育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1創新教育的研究背景
創新教育是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旨在培養和鍛煉學生們的創新精神、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素質教育、創新能力培養在國外重視較早,起步較快。西方的教育家、經濟學家較早地認識到科技創新、知識創新與創新人才培養之間的密切關系,一直把重視人的創新能力培養作為教育的傳統。例如,20世紀70年代,美國教育界就明確提出了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教育目標;1999年7月,法國議會通過《創新與研究法》,將科技創新制度化,力圖使法國在21世紀的智力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伴隨著世界網絡化、經濟全球化以及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的新常態下,為實現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正如火如荼的廣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互聯網+”無疑是近來最熱門的話題之一。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2015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制訂“互聯網+”戰略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國家相繼又出臺《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等政策。這一源自政府的支持舉措,使得“互聯網+”的熱度不斷升溫,各行各業開始重新審視其在與互聯網的交聯互融中實現價值增值的種種可能性,其中被認為市場潛力巨大的教育行業也概莫能外。“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自2015年中國首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成功舉辦以來,國內各大高校均如火如荼的積極組織和鼓勵學生參與此項競賽。其目的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培養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推動賽事成果轉化和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促進“互聯網+”新常態形成,服務經濟提質增效升級;重在把大賽作為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導各地各高校主動服務創新創業驅動發展戰略,積極開展教學改革探索,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切實提高高校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能力。
能源問題是當前人類社會所關注的焦點問題,而潔凈、高效的核能將是21世紀能源領域最具開發價值和發展潛力的新型能源,積極地發展核電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國防科工局在日前印發的《“十三五”核工業發展規劃》、《“十三五”核能開發科研規劃》等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安全高效發展核電”,預示著核電將會成為我國未來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以及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支撐我國核電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在于人才的培養。在此大背景下,2016年6月14日,由中核集團主辦,中國輻射防護學會、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承辦的全國高校學生課外“核+X”創意大賽在北京正式啟動。作為目前唯一一個核工程與核技術學科的全國性競賽,“核+X”創意大賽是面向全國范圍內高校學生舉辦的大型核科普活動,旨在激發大學生探索核科學、弘揚核文化的興趣,宣傳核科技知識,并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核安全觀。“核+X”創意大賽是以核科技發展在能源、環境、生態、經濟及其他相關領域中的影響與應用為研究主題的創意比賽,也是面向全國高校學生的一項具有探索性、科普性、創新性的課外實踐活動。鼓勵選手以核科學與能源、環境、醫學、制造業、經濟等學科的交叉和發展為主題,開展自主探究和多媒體作品制作,展現“核+X”的影響和應用。
2創新教育研究的意義
第一,“核+X”創意大賽的影響目前還只集中在高校范圍內,對社會等多方環境的影響有限,因此將“互聯網+”與“核+X”相結合,建立具有廣泛傳播能力的媒介,如手機APP,網頁,微信公眾號,視頻節目等,將能夠有效實現向高校和社會弘揚核文化,宣傳核科技知識,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核安全觀等目的,必將提升公眾對我國核事業發展的認知,對推動我國核能事業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第二,目前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的學科競賽項目較少,鼓勵學生參加“互聯網+”和“核+X”競賽符合高校創新教育的要求,對完善學科創新訓練與競賽機制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對促進傳統教學和e – Learning教學的優勢互補,促進跨界融合,借助“互聯網+”和“核+X”競賽的引擎力,對形成實質性合作培養人才新機制,提升學生發現問題、獲取資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有重要意義。
第三,基于“互聯網+”下的創新教育研究,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認同感,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互聯網+”和“核+X”競賽的結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專業知識和特長,結合當代大學生所具備的豐富的互聯網經驗和濃厚的興趣,從而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探索和創新的能動性。
3創新教育研究的主要內容
(1)研究“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和“核+X”創意大賽的有關事項,如賽事主題,競賽的目的和任務、組織機構、參賽項目要求、參賽對象、比賽賽制、賽程安排和評審規則等方面要求。
(2)調查研究高校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本科生和相關專業學生對“互聯網+”和“核+X”競賽的了解、看法和認識,了解學生對其自身能力提升和發展的認知以及綜合定位,掌握學生對待競賽的思想動態,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層次、興趣范圍和求知欲望;并針對學生對競賽的參與度不高,參與的積極性不強等問題,研究如何提高學生對比賽的認識程度、參與度和相應的激勵機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