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纖
摘 要:受國家政策的影響,各高校近期一直處于不斷擴招生源的狀態,因此,高職院校招生工作是近年來探討的熱點問題。本文就生源危機下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展開討論,主要以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為基礎,在此基礎上分析了高職院校生源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給出生源危機背景下高職院校招生工作進展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 招生工作 生源下降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1-00-01
一、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的意義
高職院校作為為國家輸送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教育史上一直具有屬于自己的地位。由于種種原因,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在近幾年進行的并不順利。對于一個國家而言,不僅僅需要學術型和研究型人才,更加需要技能型人才。因此,從一定程度上來講,高職院校所培養的技能型人才是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建設的重要力量,因此,對我國高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其次,就發達國家的經驗而言,一個地區的經濟建設,無不需要一大部分技術可靠的工人,我們不難看出高職院校與普通院校的建設同樣重要,這對于未來社會的和諧發展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二、高職院校生源下降的主要原因
高職院校面對中國經濟飛速發展,高校不斷擴招的大背景,其生源危機的產生是多方面的,筆者整理出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政府政策的偏向性
隨著各高校的不斷擴招,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又對于應屆畢業生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這便導致了高職院校的人就業越來越困難,從而間接導致了高職院校招生困難。高職院校的學歷已經很難作為進入企業的“敲門磚”,這對于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是有不利影響的。
2.社會流行高職無用論的假象
由于企業經濟的不斷發展,有些企業在用人時需要大量勞動力的輸入,因此,一些農民工與高職院校的學生具有相同待遇的現象并不鮮見。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職院校的學歷無用論的假象,使得很多考生放棄上高職,選擇直接就業,其實這是社會對于未來學生價值估計錯誤的一種做法。傳統教育下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造就了很多父母家長也認為只有上本科才可以更好的選擇就業,才可以有一個更好的未來,這對于高職院校的招生也具有不利影響。
3.高校擴招導致生源危機
就高考總人數而言,處于連年下降的趨勢。但是,在國家政策的影響,各高校大多數處于不斷擴招的趨勢,在把高等教育變成大眾教育的路上,特別是近年來取消了三類本科這一稱呼,導致很多學生對于本科更加期待。因此,由于總人數的減少,高校錄取率的提高,加劇了高職院校的生源危機。
4.高職院校市場競爭力有待提高
高職院校自身也是需要不斷改革完善的,有一部分高職院校的辦學時間尚短,本身師資力量較薄弱,缺乏辦學的特色,這便導致了高職院校缺乏市場競爭力,加之一些高職院校存在虛假招生的行為,使得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難以展開進行。
三、生源危機背景下做好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的措施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在生源危機的情況下,作為高職院校可以從生源的問題,和自身的問題出發來擴大生源招生,做好招生工作。
1.政府政策上的支持
任何發展都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當政府的政策具有偏向性時,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可以從根本上進行改變。因此,要想加快高職院校的招生發展與做好招生工作,需要將招生工作上升到政策改變的層面,需要政府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比如,政府可以從招生政策的優惠上下手,給予錄取的高職院校的考生一定的優惠政策,解決部分學生上學難的問題,使得高職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屬于自己的競爭力,可以與其他高校站在統一“起跑線”上,可以吸引到更多優秀的高中畢業生認真理性的選擇自己將來的院校。
2.加強特色建設
除了政府的支持高職院校如果想要從根本上改變招生能力,還需要從自身出發,創建具有特色的高職院校,創建具有特色的王牌專業,吸引更多想要有一門相關技術的優秀的應屆生進入高職院校學習。而內涵建設是高職院校的必經之路,走一條“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路,如果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上去了,優秀的高考生自然就會來報。首先們應該探索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式,創建高職院校王牌專業,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戰略,并進行課程改革,拓展應屆生就業市場,提高應屆生就業率,使得高職院校能夠在招生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3.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
高職院校之所以有招生危機是因為社會對于高職院校的普遍印象還停留在教學質量不高,就業率不高,專業技能不強上,因此從這方面入手,應該組建具有特色和實力的教學團隊,研究團隊。此外,除了教學團隊質量的提高,還應該提高高職院校招生宣傳團隊的能力,組建具有專業素養的高職院校宣傳招生團隊,深刻了解本院校的特色,加強團隊建設力度,利用現代化招生手段,結合當下年輕人關注的熱點專業,以適應不斷變換的高職院校的招生市場。
4.引導考生理性填報志愿
高職院校之所以產生生源危機,很大程度取決于考生填報志愿的時候處于迷茫的狀態,對自己的未來和填報志愿的方式并不能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因此,應該加強對考生未來規劃的建設,讓其對自己未來選擇會產生的結果有一個大致了解,并以考生的個人興趣、愛好、特長作為考生選擇專業的依據,做好考生填報志愿的引導工作,讓其理性填報志愿。
四、結語
高職院校作為我國為各行各業輸送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其招生工作一直是社會的熱點問題。隨著高校的擴招,高職院校的生源一直在不斷減少,通過上述分析和探討,筆者希望給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以參考,給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帶去便利,具體到相關措施主要是希望政府可以給予招生支持,高職院校可以從自身出發創建有特色的高職院校,最后從生源本身考慮,引導考生理性的填報自己的志愿,對自己未來的發展做好整體性規劃。
參考文獻
[1]劉力辛,王斯琣,張金耀.關于生源危機背景下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的對策與思考[J].中國市場,2015(11):132-133
[2]王婷之,何屬芝. 生源危機背景下高職院校轉型發展策略[J].現代教育管理,2015(02):57-60
[3]徐耀生. 生源危機背景下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08):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