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紅
【關鍵詞】 班級管理;班干部;溝通機制;研學旅游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20—0041—01
現代教育是一種全新的開放式立體化的教育,需要多方協作、共同努力。信息化社會的發展,給初中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如何在當前新形勢下做好初中班級管理工作呢?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實行班干部輪流制度,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常常有老師抱怨,學生一旦離開班主任的視線,就不能專心學習。事實上,班級管理不是班主任一個人的事情,也不是班主任與幾個班干部的事情,長期以來的那種以班主任為主、以班干部為輔的班級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在班級管理中只有激發全體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在班級管理中,筆者并沒有設置專門的班長,而是對全體學生進行培訓,告訴他們如何做好一名班長,并實行班干部輪流制度,按照學號先后順序讓每位學生輪流當班長來管理班級。這就使得每位學生都能將自己積極的一面展現出來,而不像以往只有個別學生才有管理班級的權力,同學的意見不能及時傳遞給班主任。在當天放學前,筆者會利用5分鐘時間與值日班長進行交流,對當天值日過程中的不足與優點進行點評,并對班級管理提出意見。
二、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很多班主任或者科任教師都是因為與學生缺乏良好的溝通,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心聲,無法準確把握學生的內心想法并給予良好的心理疏導,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不理想。為此,在班級管理中,筆者讓學生準備一個練習本,每周利用班會課的時間讓學生在本子上寫出最想對老師說的話。所寫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學習方面,可以是對某些學習重點難點的困惑,可以是對教師授課提出的意見,也可以是內心真實的想法。當筆者把這些本子收上來之后會一一認真閱讀,并在每一個學生的本子上寫上鼓勵性的話語,必要時會找部分學生面談,及時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對其中涉及到的問題給予解決。學生在本子上對其他科任教師提出的意見,筆者也會及時傳達,便于科任教師改進,以求得共同的進步。這種建立在文字形式上的溝通方式,能夠及時傳遞學生的心聲,便于學生與教師間的交流,為學生科學學習提供了保證。而班主任寫給學生的批語,都是鼓勵性的,學生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到溫暖。這種溝通方式是最原始的也是最能打動人心的,只要合理地去運用,必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組織學生研學旅行,拓寬學生視野,培養社會責任感
教育部明確提出:研學旅行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學校應選擇合適的時間組織學生走出校門,以研學旅行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讓學生感受祖國的變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研學旅行是團隊活動,最能體現團隊合作精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活動中,學生不僅要注意安全,還要以展現出當代中學生的風采來要求自己。研學旅行不要僅僅局限于學生參加,也可以組織家長一起參與,考慮到人數的問題,可以以班級為單位組織。為了不影響學生的校內學習,可以將研學旅行的時間安排在周末,讓家長與學生一起參加活動,使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增進交流。在研學旅行之前,筆者會要求學生精心準備節目,通過才藝展示,豐富整個旅途生活。整個活動過程家長也可以參與,節目的形式多種多樣,歌唱、朗誦、演講、相聲都可以,只要是學生愿意看的節目都可以表演。從實際操作的效果來看,家長是比較樂意參加研學旅行活動的,這既能給他們以放松機會,也增進了親子之間的交流。
總之,初中班級管理工作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也不是雜亂無章的,它是一門學問。要更好地做好班級管理工作,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觀察,準確把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主要矛盾,遵循教育教學工作規律,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為師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最終實現雙贏。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