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波
摘 要:語文教學只要不滿足于文本,只要肯留一點時間給學生,只要肯創設一個交流的平臺給學生,學生就會擺脫心靈的束縛,從而展開自由的聯想和想象,并因此收獲許多感悟,讓課堂取得皆大歡喜的結果。
關鍵詞:文本 學生 感悟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1-0-01
《庖丁解牛》選自《莊子·養生》,文章篇幅短小,內容淺顯易懂,只要一個課時就可以解決文本知識。但這篇課文只教會學生積累重點是虛詞,簡略講講文本翻譯,理清課文層次結構,未免太可惜了。因為本篇所敘述的內容會給人很多啟示,如若能啟發學生自己總結歸納,不但對自己的寫作(文章結構、材料取舍)很有幫助,而且可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還可以找到一些學習的方法和與人處事的技巧。
全文四個自然段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首段,寫庖丁解牛的場面,突出其技術高超;第二部分是二三自然段,寫庖丁熟練解牛的原因,層次清楚;第三部分是第四自然段,寫文惠君由解牛之道悟到養生之道。先寫技藝高超,其次追尋其技藝高超的原因,最后由原因悟出道理,此結構明了,思路清晰,學生作文時完全可以借鑒。同時段首摹聲繪形來寫庖丁解牛,卻不言牛掙扎之慘狀,可提醒學生在寫作時,要選取與自己寫作目的有關的內容側面著筆。
庖丁初解牛時“目皆全牛”,三年后“目無全牛”,方今之時(十九年后)“官止神行”,是自己不斷實踐,不斷積累的結果,沒有人天生就會某種技藝或本領,只有刻苦多練習,才能掌握知識與本領,甚至達到某種爐火純青的地步。初中時學習的《賣油翁》中也提到了這個觀點,故而應借此鼓勵學生在學習上不怕困難,勇于堅持,多吃苦,多積累。
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仍“若新發于硎”,究其原因,因為他深諳牛脈絡和筋骨結合的地方,運刀解牛時巧妙地避開了那些會讓刀變鈍的“技經肯綮”,只在這些地方下刀。即使后來他的技術純熟了,每次解牛到筋骨結合的地方,仍然會“視為止,行為遲”,庖丁這種嚴謹的態度提醒我們,凡事到了關鍵處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學習也好,做其他事也罷,小心謹慎,出錯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減小。
再看庖丁漂漂亮亮解完一頭牛后的表現,不是迅速緩解自己的疲勞,沒有抱怨解牛的勞心傷神,而是“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滿滿的都是自豪感和成就感啊。庖丁這種表現告訴我們:干一行,就要愛一行;干一行,就要尋找這一行的快樂;干一行,就要千方百計把這一行干得漂亮,干得得心應手,要讓這一行給自己帶來成就感和自豪感。
因為這一課值得學習的東西太多了,課堂上引導同學們思考之后,我讓學生動筆寫寫自己學習完本課的收獲。當我看到同學們的作業時,我慶幸自己做了一個多么正確的決定。
文(2)班董圓圓寫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勤奮并不斷積累,一定會掌握好知識。”徐海霞寫到:“今天,我學到了如何描寫一個場面。通過繪形和摹聲的方法,充分調動人的聽覺和視覺,讓人沉浸在場面描寫中,為之震感。我還學到了,在生活中,要學會將學到的知識進行實踐,吸收深化,為我所用,要做一個聰明的人,一個有自己思想的人。”胡莎莎寫到:“世界是公平的,但有些人總在抱怨自己失去了什么,卻從來不曾想自己得到了什么,又付出了多少精力?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有些人如魚得水般的生存著,可有些人卻碌碌無為一事無成,還總在抱怨社會埋怨時代,總在嘆息為什么沒有愛因斯坦的超級大腦,沒有馬云的美好機遇,沒有牛頓的偉大成就,其實就是你沒有付出時間與精力。庖丁三年才得到解牛之道,三年很長,那你呢?能為一件事堅持多長時間?”沈艷艷寫到:“通過學習《庖丁解牛》,我明白了只有反復實踐,逐步認識和掌握事物的內在規律,然后再遵循規律處理事情,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我們的學習中更應該循序漸進。”王金金寫到:“學習也應該和庖丁解牛一樣,善于總結每一門功課的規律和方法,慢慢積累,在不斷的實踐中突破自己,最后達到游刃有余的境界。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用心去感受、了解每一件事情,了解它們的關鍵之處,運用感官的同時要用心思考,要學會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由表及里,才能深刻領悟事物的本質,認識世界。”李靜寫到:“《庖丁解牛》讓我明白了,在做事的時也應該‘以無厚入有間,然后循序漸進,牛的骨節經絡有間隙,庖丁找到了捷徑,省了力氣又省了刀,這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兒嗎?在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可以尋找捷徑,或者也可以說是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案。如此,也可以像庖丁一樣,一把刀用十九年仍“若新發于硎”,但同時,也要明白有些事是不能找捷徑的,找捷徑反而會讓結果變得華而不實,所以在學習中,我們既要尋找方法技巧,又要腳踏實地努力。”
類似的感悟還有很多很多,而這些精彩的課后感悟告訴我,語文教學只要不滿足于文本,只要肯留一點時間給學生,只要肯創設一個交流的平臺給學生,學生就一定會回報給你驚喜。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會繼續堅持創設情境讓學生練筆,既能鍛煉學生的筆頭,也能給自己意外的驚喜。
參考文獻
[1]鄧彥英.庖丁解牛之教學新解{J}.語文學刊,2014,(02)
[2]朱必文.立足文本,有效拓展,切實提高學生語文素養{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16(4),0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