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娟
摘 要:目的,探討手術室護理干預預防腹部外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的預防辦法。方法 任意選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來我院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100例,按照不同的護理方式分為兩組,其中50例患者接受常規臨床護理,作為對照組,其余50例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作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切開愈合效果、感染的發生率以及對醫院服務滿意度,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觀察患者切口感染完全愈合43例,占比86%;一般愈合2例,占比4%,切口感染5例,占比10%;對照組患者切口感染完全愈合 35例,占比70%,一般6例,占比12%(p<0.05),切口感染9例,占比18%;觀察組患者切口感染及其并發癥發病率均少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對醫院護理態度的滿意程度以及醫院環境的滿意態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手術室護理干預預防能明顯促進腹部外科手術患者的愈合,并且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同時還能夠加快患者出院時間,提高患者對醫院護理的滿意程度和減少不必要的支出。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 腹部外科手術 切口感染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1-0-01
腹部外科手術是最常見的外科術后之一,受到患者性別、年齡、術后護理等多因素影響,術后常常容易發生切口感染,導致傷口愈合延長,增加住院費用,嚴重的導致器官壞死或人體傷亡,引發醫患糾紛。為此采用何種方式預防或減少術后切口感染一直是我們吉林衛生學院研究的重點。有研究指出,手術室護理干預預防在預防外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做過一個實驗,對50例腹部外科手術患者進行手術室護理干預預防,與同期50例腹部外科手術患者進行手術室普通護理干預預防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如下。
一、采用方法
1.臨床實例
本院隨機選擇腹部外科手術患者100例,入選標準為:①100名患者均為同類腹部外科手術切口患者;②00名患者選自不同的時間,隨機性比較強;③年齡均在18~68歲之間; ④100例腹部外科手術患者及家屬均已知情并簽訂實驗協議書,同時排除了腹部功能障礙能有可能誘發感染的并發性疾病的腹部外科手術患者。根據不同的手術室護理方式將患者分為兩個小組:觀察組50例與對照組50例實驗結果如下:觀察患者切口感染完全愈合43例,占比86%;一般愈合2例,占比4%,切口感染5例,占比10%;對照組患者切口感染完全愈合 35例,占比70%,一般6例,占比12%(p<0.05),切口感染9例,占比18%;觀察組患者切口感染及其并發癥發病率均少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對醫院護理態度的滿意程度以及醫院環境的滿意態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采用方法
對1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通過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年齡、 切口分類、切口長度、手術時間、 住院時間、術前是否使用抗菌藥物、術后是否置引流等情況。
另外對手術室護理也進行了優化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①手術前了解并記錄有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詳細信息,其中年齡、性別、體重、身體素質、心理問題等應該重點詳細記錄,及時發現有可能影響切口感染的因素,采取相應的的預防措施。
②除了日常清潔消毒外,手術臺在手術開始前10min應再次消毒,并且接待患者間隙時間應保持10 min以上。
③保證手術用具的安全無菌性。嚴格控制進出手術室人員,對手術間以及手術間物品嚴格控制清潔度,保證患者用到安全無菌的器械。
④積極與患者溝通,寬慰、鼓勵患者,使患者放松心情,配合手術。
⑤手術之前應該全面對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進行監督、去菌,以免發生細菌感染;手術過程中應時刻監控患者身體及心理狀態,保障患者安全進行手術。
⑥手術過程中嚴格控制器械的使用,及時消毒,患者身體消毒區域也應包含切口位置。
3.參考指標
腹部外科手術切口愈合情況:I級愈合:切口愈合狀態較好;II級:切口愈合一般,出現紅腫等現象;III 級:切口化膿以及其他同類狀況,觀察記錄兩組患者并發癥的情況。患者傷愈后,通過調查問卷從患者恢復狀況以及手術室護理狀況等方面進行調查。
4.分析方法
應用SPSS軟件系統分析患者數據。建立患者數據庫,對類似情況進行備份。
二、結果及分析
1.結果
100例患者之中,9例患者發生傷口感染,占比9%,其中對照組7例,觀察組2例;患者性別與感染無明顯關系;患者的年齡、 切口分類、切口長度、手術時間、 住院時間、術前是否使用抗菌藥物、術后是否置引流等與傷口感染密切相關(P<0.05),其中年齡在25~45明顯傷口感染發病率低。
2.分析結果,確定方案
常見的腹部外科手術切口,多為 II 或Ⅲ類,手術后切口感染的幾率要比別的情況大很多,一旦發生感染,就會引發各種并發癥,不僅會延緩傷口的愈合,還會給患者帶來痛苦,還會增加醫護人員的護理負擔、增加患者費用支出等諸多不良后果。為此,加強手術室護理干預預防腹部外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應該聯系患者及家屬,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降低感染率:
⑴術前準備。很具研究顯示,年齡大的,身體素質不太好的會加大病發率,另外糖尿病也會增加發病率。在進行手術前,做好相關準備,對可能引起病發的因素,加以預防,另外,對已經發生的誘因,要聯合醫院,做好降風險措施。
⑵術中措施。針對可能造成病發感染的因素,在手術進行前做好相關準備,預防切口感染。對于身體條件特殊的人群,要進手術臺進行特殊的優化護理,創造無菌手術臺,一旦出現病發源,要及時盡快處理。
⑶術后措施。術口首先要選擇優質縫合材料,降低傷口感染,另外,在手術后的24小時內對患者進行重點監控,對患者傷口進行處理,一旦發生感染的情況,應及時報告主治醫生進行處理,預防感染傷口擴大,化膿。
三、總結
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腹部患者外科手術的傷口感染率,對于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都具有重要意義。醫院方面應該從手術室護理著手,這對于降低患者負擔,提升醫院水平也不可或缺。
參考文獻
[1]陳倩儀, 李蕓, 曾蘭芬, 葉鳳清. 手術室護理干預預防腹部外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效果觀察[J]. 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4), 82-83.
[2]趙文林. 皮下引流管預防腹部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臨床研究[J]. 中國基層醫藥, 2013;20(7), 1003-1004.
[3]胡剛, 王瓊艷,譚妹. 腹部外科手術部位傷口感染危險因素及預防護理措施探討[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