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朝 黨建國
摘 要:能源是國家工業的支柱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對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是能源生產、需求和消耗大國。新時期,我國面對傳統能源短缺、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水地質遭嚴重污染等問題時,要用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來發展能源資源。本文通過對節能技術的探析,提出要培養能源與動力工程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能源與動力工程 節能技術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1-0-01
一、能源與動力工程
從古至今,能源是人類不斷向前發展的物質基礎,能源是構成自然社會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將傳統能源轉化為源源不斷的動力,成為了工業革命有史以來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各國為了快速發展工業和經濟,對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進行無止境的開發。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思想意識的提高,人類不得不正視這樣的問題:由于傳統能源枯竭造成的能源危機、開發利用傳統能源已經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壞、因傳統能源引起的國家和民族爭端等問題。優質能源、環保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出現逐漸引起乃至全世界的重視,如何更好的開發利用新型能源,動力工程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新能源的開發,動力工程技術能否與時俱進關系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能源動力工程致力于高效利用能源,并運用于生活、科技等諸多領域,它是21世紀經濟發展中三大前沿領域之一。能源與動力工程的發展不僅能改善我們的生活,還將改變我們對事物的認知。目前,中國能源層次結構中,煤炭的消費量達68.8%,石油天然氣為23.1%,總體上看我們還處在煤炭時代,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等工業廢氣,新能源為此帶來了福音,新能源燃料、風力發電、新能源汽車等已經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被人們熟知和接受,我國應抓住這次機會增加新能源所占比重,同時也應加強能源與動力工程有關人員的培養,加快新能源在我國的進程。
二、節能技術分析
煤炭作為十八世紀以來主要的能源之一,被世人稱作是黑色的金子,工業的糧食。進入二十一世紀,煤炭仍然是人類生活必不可缺的能源,煤炭的供應是否充足,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經濟和工業發展。中國也不例外,中國作為世界級大國,土地遼闊,煤炭資源豐富,煤儲量大,是焦炭產量大國,也是世界焦炭出口大國。煤炭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能源,長期大量對其進行開采造成多方面影響:地表塌陷、水資源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地質損壞等。因此,燃煤帶來的后果隨之引起了中國乃至全球各國的重視。《煤炭工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的發展方針中明確提出:“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淘汰落后的工藝和裝備,提高煤炭重大裝備研發和制造能力,促進煤炭產業升級”。在節能減排的同時,培養能源與動力工程應用型人才學習并掌握下列煤炭節能技術:現代交流節能調速變頻技術、變頻技術在瓦斯泵上應用、煤礦自動化等。
石油作為二次結構能源,對環境危害小和功效大,第二次科技技術革命之后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世界各國對其需求量逐漸增加,被稱作是工業的血液,已經成了人類生活發展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雖然石油污染指數小,本身屬于清潔能源,且在很多場合可取代煤炭使用,但令人類堪憂,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中國作為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的國家之一,石油資源開采利用至今,石油資源的存儲量逐漸減少。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提出要建立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偉大工程,改變人們對石油資源的傳統觀念,用發展觀來發展現代石油工業。這時,就要求人們積極利用能源與動力工程節能技術對石油資源實施保護,通過對廢舊秸稈進行提煉的方式生產乙醇、甲醇等石油替代品來代替石油的使用,緩解石油危機[1]。
新能源作為新時代的產物,至今沒有明確的定義,不同于傳統能源的是,新能源在新技術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和潮汐能等,且其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對環境污染少。中國能源結構調整目標中,要全面實現新能源的商業化,大規模替代化石能源,到2050年在能源消費總量中達到30%以上,為此,國家經貿委制定提出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相關產業發展的“十五”規劃,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開發利用新能源的成本高于化石能源,能量呈間斷式供應,波動性大,持續供能不利,但從長遠利益來看,新能源資源豐富、開發利用空間分布廣,為進一步提高新能源的能源利用率,能源與動力工程應用型人才要掌握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技術,積極利用能源節能技術對新能源進行進一步開發利用,做好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重要工作,同時可對礦產資源轉化為風能、熱能等能源能量進行深入研究和開發。通過大量實際數據,我們可以看到能源與動力工程節能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使企業生產成本得到有效縮減也可以大力減少由于能源利用對環境帶來的破壞[2]。
三、總結
目前,五分之一的發達國家人口,能源消費水平占到世界的70%。面對這種現狀,能源緊缺一直是熱點問題,如果能源利用率一直達不到要求,這將加重這一趨勢。在人們對生活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下,傳統能源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日益明顯,不可再生這一先天缺陷就是最致命的。同時具備環保和可再生這兩大特點的新能源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人們認識到了新能源的重要性,各國也積極投身到了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中去。在工業化進程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作為煤炭消費大國,能源需求激增,為了有效解決這一現狀,各行業領域要不斷開發利用新能源節能技術,可將傳統能源,煤炭、石油資源等轉化為清潔能源,同時要加強對能源與動力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唐管財.關于能源與動力工程的節能技術分析.[J]化工管理,2017,18,134
[2]金滿.關于能源與動力工程的節能技術探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26,2301
作者簡介:趙國朝(1996-),男,漢,本科,專業: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