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
摘 要 隨著智能手機逐漸成為民眾標配、數字電視在各地的日漸普及,扎根于我國基層的縣域電視臺所面臨的生存與發展壓力不斷提升。基于此,本文就新媒體時代縣域電視臺的功能定位展開分析,并結合石獅電視臺、奉化電視臺、修水縣電視臺作為研究實例,對新媒體時代縣域電視臺傳播創新策略進行了詳細論述,希望由此能夠為相關縣域電視臺的更好發展帶來一定啟發。
關鍵詞 新媒體時代;縣域電視臺;傳播創新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200-0027-02
受新媒體時代的沖擊,近年來我國縣域電視臺普遍出現了技術人員力量不足、運營發展資金缺乏、影響力不斷降低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便使得縣域電視臺這一與基層受眾最具接近的通道難以發揮自身作用,而為了設法改變這一現狀,正是本文就新媒體時代縣域電視臺的功能定位及傳播創新展開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1 新媒體時代縣域電視臺的功能定位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我國縣域電視臺所處境遇日漸“尷尬”,雖然至今仍未出現縣域電視臺倒閉的現象,但很多縣域電視臺為謀求生存往往存在著假藥廣告泛濫、無視影視作品版權等問題,而為了設法解決這類問題并為縣域電視臺指明發展方向,首先需要做的便是明確新媒體時代縣域電視臺的功能定位。
1.1 政策的上傳下達
政策的上傳下達屬于縣域電視臺的基礎功能,但在新媒體時代的今天,縣域電視臺必須將這一功能視作自身安身立命之本,這一功能定位可以細分為輿情反映、政策解讀兩部分,具體如下:1)輿情反映。輿情反映指的是剛剛提到的“上傳”,這一功能定位的確定主要是由于縣域電視臺能夠輕松與基層群眾實現面對面溝通,而這一過程縣域電視臺便可以被視作政府的“耳目”。通過面對面溝通,縣域電視臺能夠直觀了解基層群眾需求,由此開展的貼近群眾報道也將真正拉近上級領導干部與基層群眾的心,縣域電視臺由此也將獲得安身立命之本。2)政策解讀。剛剛本文將輿情反映功能定位稱作“耳目”,那么政策解讀功能定位下縣域電視臺便可以視作政府的“喉舌”,這一過程中縣域電視臺便能夠更有針對性的報道基層群眾所關注的地方性政策與惠民措施,由于這類信息所具備的一定“壟斷性”,縣域電視臺由此就將收獲穩定的觀眾,基層群眾由此實現了更好了解當地、關注當地,地方發展也將獲得有力支持[ 1 ]。
1.2 輿論引導
輿論引導本身屬于電視媒體的基本功能之一,而縣域電視臺為應對新媒體時代的沖擊,便應將輿論引導視作自身的基礎功能定位,這里的輿論引導主要是為了實現共享城鎮資源、構建新文化圈、實現居民身份認同,由此近年來我國各地快速城鎮化發展帶來的諸多問題便能夠實現較高質量應對,具體輿論引導的方向如下:1)共享城鎮資源。通過為基層群眾提供住房、醫療、教育、就業等方面信息,即可實現城鎮資源共享。2)構建新文化圈。很多地區在城鎮化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沖突,而縣域電視臺通過“磨合”作用的發揮便能夠為新的文化圈構建提供支持。3)居民身份認同。為新、老居民提供交流渠道,即可實現居民身份認同。
1.3 地域文化傳播
地域文化傳播屬于電視媒體的基本功能,這一功能也需要在新媒體時代得到重要體現,圍繞地方特色辦節目、積極傳播地域文化均屬于結合該功能定位開展的傳播活動,具體如下:
1)圍繞地方特色辦節目。通過新聞內容本土化、本地文化品牌效益創建,便能夠大大提升縣域電視臺影響力,結合地方方言形式開辦節目、實現傳播方式本土化均具備較高借鑒價值。
2)積極傳播地域文化。通過各欄目間合作即可為地域文化的傳播提供更有力支持,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基層產業都應在這一傳播中最大化自身效用發揮[ 2 ]。
2 新媒體時代縣域電視臺傳播創新策略
2.1 借鑒優秀地方電視臺經驗
為實現新媒體時代縣域電視臺的更好發展,借鑒優秀地方電視臺經驗便可以為自身的傳播創新提供新的方向與思路,石獅市廣播電視臺可以稱得上是應用這一策略的典型。
石獅電視臺在2016年被評為“中國十大縣域電視臺”,而其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成果,長期以來借鑒國內外優秀電視臺實現的自身創新功不可沒,2017年石獅電視臺與企業資本合辦的“2017年度少兒品牌項目暑期少兒電視大聯歡&中秋少兒電視聯歡盛典&星趣玩欄目”便屬于其取得的最新發展成果。
暑期少兒電視大聯歡等形式的少兒節目較少出現于我國縣域電視臺,而該欄目中所包含的少兒歌手電視大賽、少兒模特電視大賽也往往更多的出現于省市級電視臺,但就是這種創新使得石獅電視臺為當地少年兒童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輸出平臺和展示窗口,縣域電視臺所普遍面臨的發展窘境也似乎不存在于石獅電視臺。
2.2 回歸電視媒體原有的價值觀念
無論是快速發展的電視產業,還是影響力不斷擴大的新媒體產業,都使得縣域電視臺在農村市場和基層市場的“一家獨大”早已成為過去,因此縣域電視臺在傳播創新中必須放棄以一己之力對抗各級電視臺與新媒體,而是應回歸電視媒體原有的價值觀念。所謂電視媒體原有的價值觀念,指的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這一認知在上文中已經有了重點提及,不過這里的“耳目喉舌”并不是指縣域電視臺應充當部分領導的政治工作,其更多的應成為“群眾的發聲器”和“人民的耳朵”,同樣位列2016年“中國十大縣域電視臺”的奉化電視臺便屬于回歸電視媒體原有的價值觀念的縣域電視臺典型。長期以來奉化電視臺始終發揮著“耳目喉舌”作用,無論是跟蹤報道階段治水工作,還是向基層民眾傳達區運管所上半年成績單,亦或是通過電視下方字幕展示“老賴”的名字和照片,都不過是奉化電視臺發揮“耳目喉舌”作用的縮影,由此便不難發現縣域電視臺只有緊貼地方實際,關注政府與民眾所思所想,才能夠真正在新媒體時代獲得自身生存與發展的一席之地,縣域電視臺的基本功能也將實現更好發揮[ 3 ]。
2.3 真正承擔地域文化傳播的重任
地域文化傳播屬于縣域電視媒體的基本功能之一,上文中筆者也曾將其視作縣域電視臺在新媒體時代的功能定位,因此設法使縣域電視臺真正承擔地域文化傳播的重任也屬于其在當下可以采取的具體傳播創新策略,修水縣電視臺便屬于承擔地域文化傳播重任的典型。
修水縣電視臺屬于贛西北一個縣級臺,紅色、綠色、古色資源豐富,結合地域文化特色修水縣電視臺推出了《發現修水的美》和《散文修水》兩檔圍繞地域文化傳播的節目,其中《發現修水的美》通過電視熒屏尋找發現展示修水最原生態的美,更好推介修水旅游形象,讓更多人了解修水熱愛修水建設修水,同時通過節目倡導人們綠色環保熱愛自然。而《散文修水》通過面向社會征集抒寫修水的散文,然后由電視臺再拍攝修水的好山好水風土人情等畫面進行制作,節目唯美動情,勾起鄉愁。
另外,《修水新聞》《幕阜山下黨旗紅》《今日修水》等節目同樣包含著不少的地域文化內容,這些都使得修水縣電視臺較好發揮了自身地域文化傳播的能力,而由于這一能力的發揮具備著較高的可借鑒性,相關縣域電視臺應從中汲取優秀經驗,以此實現自身在新媒體時代的更好發展。
3 結論
綜上所述,縣域電視臺在新媒體時代面臨著較大的生產與發展壓力。而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石獅電視臺、奉化電視臺、修水縣電視臺實例,則直觀證明了研究的實踐價值。因此,在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中,本文內容便能夠發揮一定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田位.縣級媒體在新媒體融合趨勢下新聞編輯業務變革的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7(24):255.
[2]尚曉賓.縣級媒體如何走出經營困境[J].科技傳播,2015,7(10):59-60.
[3]李強.新媒體沖擊下市縣級媒體的困境與發展研究[J]. 今傳媒,2015,23(5):50-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