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云
摘 要:本文嘗試將創業思想和案例教學融入大學英語課堂,分析了兩者的結合點、結合方式、創造力的培養、教師角色以及準備工作,旨在啟發和豐富大學英語課堂教學。
關鍵詞:創業思想;案例教學;大學英語
自李克強2014年9月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 “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勢態席卷華夏。高校是創新創業人才教育的基地,在各個學科中開展的創新創業教學活動漸成燎原之勢。大學英語教學作為大學教育的必修課程,憑借其語言教學的基礎地位,在引領創新人才培養方面有其自身優勢。如何將大學英語課堂與創業思想案例與教學結合,令英語課堂更具有新時代的活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者的關注。
一、大學英語課程與創新創業課程的結合點
目前國內的大學英語課程多為綜合性課程,在學位課程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為了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教育部在總結近年來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對2004年公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進行了全面修訂,并于2007年8月正式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與以往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相比,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從以下三個方面為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變化:1.培養目標的變化。《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大學英語要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在堅持其通用基礎學科定位的同時,提出了與專業學習相結合的專門用途英語,以及以人文、國際交流為核心的文化素質課程的定位;2.教學思想的變化。提出了自主學習的思想,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3.教學模式的變化。鼓勵在教和學的過程中使用以計算機為基礎的教育技術,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增加語言練習的機會,提高語言輸入和輸出的質量。這些充分利用當前科技成果,為兩者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大學英語課程隸屬于人文社會學科,而創業教育也致力于改變人的認知和思維,事關思考、推理和行動的方法,不僅關注社會,更要求縝密理智的實施和運營方法,更為全球化時代語言的運用提供了豐饒的土壤。二者均順應時代發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人的發展的教育精髓是相同的
二、大學英語課程與創新課程結合的方式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大學生的英語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英語教學目的和任務在于提高大學生學術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以內容為依托,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和綜合文化素養,為學生畢業后能夠直接運用英語進行深造和學習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為此,大學英語教材是按照主題單元的板塊安排教學的,各個單元增加聽、說、讀、寫、譯的相關技能講授和訓練。其常見的內容包括經濟、技術、體育、文教、運輸、環境、安全、健康等。而這些也恰恰是創業教育實踐會重點關注的領域。若在英語教學實踐中融入創業教育的案例學習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和調動大學英語課堂的活力,更可以進一步促進創業思想的全球化視野。
三、創造力的培養
創造力的培養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環節。創造力的培養基于這樣的理論:創造是可以學習和實踐習得;創造力能應用于各種情景;為了產生創新的想法,人們能夠學習思維的構思流程。這些理論考慮到了個體差異和個人知識獲取的方式,強調了創造性過程的重要性,包括聚焦于思維發散,聚焦于問題解決,聚焦于專項記憶等。這些內容的核心是發散思維并創造聯系。頭腦風暴、詞語聯想、隱喻思維等教學活動在語言學習中也常用,他們立足于在有限的時間和群體環境下,利用創意的快速聚集產生越多的思想,在這些語言活動結束后,對想法進行評價、梳理和歸類,有助于促進問題解決方案的產生,若將此類活動與創業案例結合,無論是為語言教學譬如寫作和聽說表達,還是為創業教育,都會激發創新的火花。
四、教師的角色
大學英語教師在設計課程時需要考慮教學法、環境和教師的行為,為此教師會采取多種方法,激發更多的學習方式如觀察、聆聽、閱讀等來實現英語學習目標。教師通過設計互動和體驗性的教學環境,幫助學生參與創業實踐的模擬活動。這種課堂氛圍不僅是物理環境方面的桌椅擺放和燈光照明,更重要的是被接受、被肯定和鼓勵的心理環境。教師要努力依據學生的好奇心去引導參與并提供支持。對語言教師而言,這是帶有試驗性質的教學方式,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這是課程能成功結合的關鍵。
五、準備工作
將大學英語課程和創新創業課程結合的課程體驗是一個交互式的挑戰,對師生的管理思維和創業思維的提升均有益。很多課程體驗在開課前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以應對在課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各種不確定性,包括道具的選取、組別的確定、成員的分工、一手和二手資料的獲取、網絡環境的流暢、課堂時間的把握、團隊和個人的評估等。
將英語課堂和創業課堂結合起來是一項跨學科的教學實踐,其面對的學生群體來自不同專業,有各自不同的專業技能和語言基礎。除了學生團隊的合作,也需要語言教師和其他學科教師的協作。有時課程需要持續數次乃至數周,對教師的工作時間安排也提供了一定的挑戰性。但在教學實踐中,在增進了解和信任的基礎上通過對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和改進,會讓這種在操練中不斷探索的教學方式會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內克(Neck,H.M.),格林(Greene,P.G.),布拉什(Brush,C.G.)著;薛紅志等譯.如何教創業:基于實踐的百森教學法[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