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摘 要】近年來,舞蹈作為一種新的健身、娛樂方式,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這有效促進了舞蹈藝術普及化發展。相較那些風格各異的外國舞蹈,人們更喜歡帶有我國濃厚民族文化氣息的舞蹈。為此,作為舞蹈藝術人才培養重要基地的高校,必須肩負起弘揚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責任,通過將文化元素在舞蹈創編中的滲透,展現我國民族文化的舞蹈藝術之美。本文以高校舞蹈創編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文化元素引入高校舞蹈創編的必要性,以及對當前高校舞蹈創編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探究了文化元素在高校舞蹈創編中的滲透路徑及保障促進對策。
【關鍵詞】高校;文化元素;舞蹈創編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4-0159-02
我國民族眾多,不同民族有著各自獨特的文明形式,其中包括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如音樂、舞蹈、繪畫、語言、動作、服飾等,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舞蹈創編素材庫,為我國舞蹈創編的文化多元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就目前我國高校舞蹈創編情況來看,明顯存在著創編創新不足、地域特色模糊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舞蹈創編的發展。介于此,高校應連同政府有關部門,通過各種措施,有效提升民族文化元素在高校舞蹈創編教學中的影響力,促進文化元素在舞蹈創編中的滲透。以此來凸顯我國舞蹈創編的個性化、民族化。
一、文化元素引入高校舞蹈創編的必要性
(一)豐富舞蹈內容。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形式的藝術都是來源于生活的,也正是生活的多姿多彩賦予了藝術形式更多的內涵。而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人們的生活匯總起來就是文化,因此對于高校舞蹈創編而言,文化元素的滲透有效促進了舞蹈內容的豐富。我國不同民族的發展孕育出了種類各異的文化形式,民族民間舞種類更是千姿百態,其中對任何一個民族特有文化舞蹈音樂、動作、情感加以借鑒,都能夠為高校舞蹈創編注入新的活力,使高校舞蹈創編在不斷滲透民族文化元素的基礎上,呈現出內容的多元化發展。
(二)激發民族文化活力。民族文化是對一個民族發展歷程的文化記錄,其歌曲的每一段歌詞、舞蹈的每一個動作、服飾的每一種圖案,都是對濃郁民族文化特色和傳統的記錄。如傣族的孔雀舞就是對孔雀形態的模仿,表達了該民族人民對孔雀的喜愛;苗族的四面鼓舞則是表達了人們豐收季的喜悅心情。
在世界文化融合發展的影響下,人們出于對外國舞蹈文化的新鮮感,將更多目光放在了爵士舞、拉丁舞、街舞上,而本民族種類繁多的舞蹈文化則受到了冷遇。高校舞蹈創編對民族文化元素的引入,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民族文化元素關注度的提升,還可借助文化元素在舞蹈創編中的滲透,激發我國民族文化活力,能夠在傳統文化傳承的基礎上,促進我國傳統舞蹈的創新發展。
二、高校舞蹈創編中存在的問題
(一)舞蹈創編結構不合理。舞蹈創編不僅要求教師需要考慮舞蹈動作、技法因素,更要將聲樂、服飾等文化元素一并考慮在內。通過對目前高校舞蹈創編情況的綜合調查,我們發現,高校舞蹈創編在結構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舞蹈創編目標、形式定位不準確。由于舞蹈與舞臺表演具有緊密關系,因此在舞蹈創編過程中,一些教師將創編的目標過多定位在表演需要上,而忽視了對學生授課的基本需要,沒有意識到舞蹈創編教學的重點應該是讓學生感受舞蹈文化的魅力、傳授學生舞蹈創編技巧。
第二,舞蹈創編組合形式存在固定的結構化特征。如,舞蹈中以髖關節轉動的動作被固定為髖關節的平移、緩慢移動的舞蹈步伐被固定為簡單的跳轉。這對于不同舞蹈在不同情境下的藝術呈現具有嚴重的阻礙作用,不易于舞蹈文化情感的呈現。
(二)教師舞蹈創編能力有限。基于舞蹈創編對教師音樂、舞蹈、美術等多元文化的要求,使得高校舞蹈創編難度較高,尤其是對于舞蹈專業畢業的教師而言,其知識體系多局限在舞蹈方面,對音樂、美術等方面的知識了解不夠深入,難以支撐其舞蹈創編工作的開展。與此同時,基于以往的舞蹈創編經驗,大多數教師更是習慣“拿來主義”,在舞蹈編排上直接借鑒外國舞蹈音樂、舞步編排的方式和元素等,這不僅不易于高校舞蹈創編創新的實現,更是對傳統文化元素在高校舞蹈創編中的滲透造成了極大的阻礙。此外,舞蹈教師傳統文化知識的匱乏也導致其無非運用文化元素開展舞蹈創編工作。
三、文化元素在高校舞蹈創編中的滲透路徑
(一)民族舞蹈元素在舞蹈創編中的滲透。民族舞蹈元素的形成是隨著民族獨特生活、生產以及地域文化特色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每一種肢體語言都有著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如,漢族的舞龍、藏族的哈達舞、壯族的火苗舞、蒙古族的安代舞等,這些舞蹈在動作上都具有民族特色,彰顯著本民族獨有的風俗人情。而在高校舞蹈創編中引入傳統舞蹈文化元素,就要在對各民族舞蹈類型進行充分總結的基礎上,通過對各民族舞蹈主要形態、動作進行整體拆分,將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動作形態以一種藝術創新的方式重新表現出來,賦予其不同舞蹈背景下不同的含義。如,舞蹈《水墨》不僅借鑒了西方恰恰、倫巴等舞蹈形式,更在動作上引入了民族舞蹈元素中的松膝、擰腰、掩臂、斂肩、甩翎等動作,并結合傳統水墨畫元素,將舞蹈以一種水墨畫的形式展開,充分表達了舞蹈的藝術之美。
(二)類別藝術元素在舞蹈創編中的滲透。舞蹈類別藝術元素主要是指舞蹈元素之外的演員服飾、道具、發型、音樂等內容,是突出舞蹈創編主題、形象化舞蹈人物內心世界的基礎條件。結合傳統文化元素在舞蹈創編中的滲透,類別藝術元素也要圍繞民族傳統元素來進行設計和創編。通過對民族文化內容的綜合解析和資料搜集,集合舞蹈創編主題需要將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京劇服飾、旗袍、發簪、紙傘、燈籠等運用到舞蹈創編過程中,從藝術審美角度對舞蹈整體動作框架進行勾勒。在舞蹈背景音樂方面,則要結合現代音樂制作技術,在對傳統音樂進行模仿、移植、翻新、改造的基礎上,對舞蹈背景音樂進行創新,將通俗、美聲、搖滾等音樂類型充分融合在一起,創造出風格獨特的音樂形式,更好表達出舞蹈的藝術內涵。
四、引入文化元素開展高校舞蹈創編的對策
為有效促進文化元素在高校舞蹈創編中的滲透,提升傳統文化對舞蹈的感染力。首先,高校舞蹈創編者要積極轉變創編理念,勇于掙脫固定式的舞蹈創編結構框架對創編者的束縛,通過引入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元素,實現舞蹈創編的個性化發展。切勿實行拿來主義,對外國舞蹈創編元素進行借鑒和模仿。
其次,高校要組織舞蹈創編教師到民族聚集地進行文化歷史采風,深入到民族群眾生活當中,體會和了解當地的民族文化風情特色,促進教師民族文化知識素養的提升。
再次,高校要加大對舞蹈創編綜合型人才體系的完善力度,組織教師對民族特色舞蹈、音樂、服飾等藝術形式進行學習,促進教師舞蹈創編能力的提升。
最后,要正確對待外國舞蹈文化元素,切勿盲目崇拜外國舞蹈文化,要結合本民族舞蹈創編的核心內涵,本著取精去粗的科學借鑒原則,有選擇地引入或是學習外國成功的舞蹈創編經驗,更好促進我國文化元素在高校舞蹈創編中的滲透。
參考文獻:
[1]吳煒.采茶健身操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采編研究[J].福建茶葉,2016,38(07).
[2]胥春華.貴州省民族舞蹈引入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思考[J].貴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0(03).
[3]安華文.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舞蹈創編中的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201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