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銀平
【摘 要】課堂教學是每一位教師的主陣地,要想成為一名受學生認可的教師,課堂教學一定要過硬。怎樣讓40分鐘的課堂發揮它最大的作用,怎樣讓一節課上的順暢,讓學生有所得、教師有所獲呢?那我們平時就要做個有心人,從備好每一節課做起。
【關鍵詞】生物課;教學
一、靜心研讀《課標》,找準備課方向
《課標》是我們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只有靜下心來研讀《課標》才能更好地體會課程理念和課程標準,才能把握課堂教學的根基和方向。
研讀《課程標準》,從中體會新課程的三大理念:面對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領悟生物學的學科特點:它是農、林、牧、漁、醫藥衛生、環境保護等科學的基礎;生物科學在解決人口增長、資源危機、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等諸多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于是在每次備課前都要把《課標》拿出來看看,對照教材內容靜心思考:這節課突出了新課程的什么理念?這節課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如何把握課程標準中諸如“描述、嘗試、體會、說出”這樣的能動詞?采用什么教學方式?傳遞什么生物思想?怎樣借助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歸于生活呢?帶著這些問題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為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找準方向。
二、恒心學習,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夯實備課基礎
學習是辛苦的,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樹立終生學習的思想,恒心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是備好一節課的基礎。
1.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在學習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論知識,結合實際認真思考,將理論化為實際,服務于教學。如:我在學習《有效教學 和諧課堂》這本書中,關于課堂教學“引入環節”這一內容是這樣描述的:“愉快的課堂教學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前提保證,而課堂教學的‘引入環節至關重要,課堂教學的‘引入環節關鍵是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個合適的、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的,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走進課堂。”結合這段內容的學習使我認識到“課堂引入環節的重要性”于是備課時就會刻意思考這一節課可以用哪些技巧引入呢?備課過程中也可以嘗試同課異構,在實踐與對照中,找到最佳的教學方案。比如:在《學當小醫生》一節課的備課過程中我設計了這樣兩種課堂引入方案:1.播放車禍的視頻,讓學生認識意外時常發生;2.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身邊常發生的意外有哪些?實踐對比下來發現第二種引入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一種是老師直接給出的,第二種是學生思考自己提出的,一個是被“拉”進課堂,一個是自己“走”進課堂,學習的主動性發生了變化。所以讓理論學習成為我們備課的指南。只有在學習、思考、實踐、摸索的過程中才能使我們在教學技能方面有大的提高。
2.虛心向同行學習,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學習是儲備知識的唯一途徑,學習也是積累智慧的重要途徑。學習是給自己補充能量,增長智慧的過程。在學習中,我發現最大的捷徑就是: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更何況我們身邊有這么多的優秀教師,他們積累了許多經驗,各有法寶,各有所長。向他們學習,可以快速彌補自己的不足。
三、留心注重平時的積累,備課才能出彩
教學工作是瑣碎的、重復的,怎樣在瑣碎中找尋規律,在重復中找到技巧。我的感受就是平時勤快點,課堂上才會有亮點,才能出彩。
1.平常做個有心人,留心注意書上、網上、電視上看到與教學有關的資料和素材,都及時收集下來。等教學中用到時,可以隨手拿來就用,不用再到處找,費時費力還不一定有合適的。比如:我們初中生物最后一章關于環境保護的內容,平時凡是有關環保的素材我都收集下來,在新聞里看到了《沙湖里出現娃娃魚》;《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焦點訪談里的《云南大旱——哈尼梯田的啟示》;今日說法里 《小撒印象——青海湖鳥島保護行動》;網上的《哥本哈根會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都被我及時下載保存在一個文件包里建立自己的素材、資料庫(因為網絡更新很快,過一段時間就找不到了,我曾經吃過這樣的虧)。等講到這部分內容時,拿來就用,比教材中陳舊的事例更有時效性,通過這些實時新聞的視頻資料帶給學生的視覺沖擊和心靈碰撞遠遠是我一張嘴講所不能及的。
2.留心關注時事,與時俱進,做一名跟上時代步伐的老師。比如,15年新年來臨之前的上海外灘踩踏事件觸動全國人民的心,剛巧課程講到《呼吸運動》,我就將這一事件作為課前設疑引入環節,引導學生學習人體呼吸系統的知識,同學們學習起來比平時要認真許多。
3.留心記錄自己的想法,及時將課堂內外自己的一些感悟、學生的亮點記錄下來,哪怕是簡單的一句話、幾個字。只要長期積累,你會發現再備課時會更加完美,使得課程設計更加精致,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同時也會受到學生的喜愛。
四、精心備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
曾有人這樣比喻,“孩子是腳,教育是鞋,教育者是造鞋人。造鞋人只有充分了解腳的大小、形狀及腳的需要和感受才能設計、制作出合適的鞋”。同樣,作為教師,只有在精心研究學生,在懂得學生、了解學生需要的前提下,才能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學生真正的熱愛課堂。所以在備課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是什么?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在這節課中能有什么收獲?在備課時要堅信一點——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能讓學生說的自己不說,能讓學生做的絕不替代。每節課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適時、適量的布置課外作業。鼓勵他們課下在能力范圍內進行拓展學習,當然課下拓展學習教師一定要給予精心的指導,小到一個資料的選取,大到一個課件的制作,先要手把手的教。堅持下來,不但培養了師生感情還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慢慢地他們收集資料和制作的PPT水平都有很大提高。這個時候再在課堂上專門留下時間讓學生來承擔一部分教學內容,展示他們課下拓展學習的成果。這樣長期堅持下來學生的參與課堂的熱情更高了,小組合作的機會多了,知識面寬了,在生活中發現學習的樂趣。學生高興、老師更快樂,慢慢的生物課堂贏得了孩子們的心。我也在快樂中和孩子們一起成長。
付出一份真心,認真對待備課的每個環節,讓備課不再單單是寫教案,抄教參。要想備出一節成功的課,課下要下的功夫有很多。我堅信一點:只要你是個有“心”人,是一個勇于攀登的人,就一定有機會登上山頂,去欣賞高寒的杜鵑和空谷的幽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