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強 蘇水生
摘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以及訪談法等,對廣州市中學的校園足球文化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現階段廣州市中學校園足球文化存在欠缺,其發展主要受制于應試教育的限制、足球運動場地缺乏、以及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等的影響,面對現狀問題,針對性的提出文化發展對策,旨在為校園足球的健康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廣州市中學;校園足球文化;發展現狀
2009年以來我國逐漸重視校園足球,出臺一系列文件,并逐步完善校園足球發展計劃和政策,修建足球場地等硬件設施,組織多個年齡段聯賽、培養優秀校園足球教練員等,但校園足球文化發展相對落后,并已經影響校園足球開展及推廣。我國學者借助這個契機,對校園足球開展、足球教學訓練、競賽組織等微觀角度有一定深入研究,對校園足球的研究基本上處于對現狀研究的開始階段,缺乏從宏觀角度對校園足球發展的時代特征進行總體把握,從校園足球文化建設宏觀角度研究較為稀少。本文旨在通過對廣州市中學的校園足球文化發展研究,分析現狀問題及影響因素,以促進學校體育設施和各項制度完善,提高學生、教師、領導對足球運動的認識,普及足球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認知、實踐等綜合素質,完善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為廣州市足球運動開辟更好的道路,促進我國足球運動發展,為國家培養更優秀人才。
一、廣州市中學校園足球文化發展的現狀
為了了解廣州市中學校園足球文化發展現狀,隨機選取了各區共計56所中學,其中包括了全國足球特色學校,省市區足球推廣學校,既有國家級示范性高中,也有省市一級中學、其他中學和民辦學校,包括城市和鄉鎮中學。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編制中學校園足球文化發展評價量表。該量表均采用5點記分方法,得分越高表示文化發展越好。經檢驗該量表克倫巴赫系數均在0.90以上,Guttman分半信度在0.85~0.87之間,重測效度在0.82~0.91 之間,這表明編制的量表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
(一)物質文化發展現狀
場地設施是校園足球文化發展的基礎因素,從表1可以發現,其得分為77分。調查發現大部分示范性高中場地條件比較好,他們擁有11人制場地,個別學校配備7人場以及5人場,但還存在部分學校沒有足球場。學校足球器材比較完善,圖書等教材配備質量好,但使用率一般。校園足球經費投入暫時不能滿足學校發展,大部分學校校園足球專項經費幾乎用在校際足球競賽,對教師和教練的培訓投入比較少,用于足球文化宣傳以及足球場地人文環境改善很少。從教練員結構看,足球教師的總體學歷較高,文化素養比較好,但是部分足球教師(教練)并非足球專項。大部分學校沒有足球宣傳欄,只有很少部分學校偶爾宣傳下學校足球隊的賽況,大多數學校忽視廣播,個別學校在校園廣播中偶爾穿插足球內容??傮w來說,學校對校園足球宣傳力度不大,宣傳效果一般(見表1)。
(二)制度文化發展現狀
校園足球推廣是每間學校必須執行的,從調查結果看,學校領導對校園足球推廣是積極配合支持的,也有部分學校領導態度一般,主要原因是缺乏場地和足球項目有一定危險性。校領導對足球運動認識參差不齊,學校足球工作計劃和政策執行有喜有憂。從表2可以發現,47%學校積極開展足球課程,32%學校開展一般,21%學校開課存在困難。對于教師(教練)的獎勵體現在精神方面,缺乏物質方面獎勵,教練的獎勵制度有待改善。雖然大部分學校組織學校足球隊,但訓練和比賽開展一般。全國校園特色和足球推廣學校運動隊訓練和比賽有所保證,形成一定足球傳統和底蘊。但是,非足球推廣學校,足球文化發展才剛起步,還需不斷積累(見表2)。
(三)精神文化發展現狀
精神文化是校園足球文化的核心部分,它對教師學生“三觀”發展起著引領作用。調查結果顯示,學校領導對足球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沒有達到及格水平。足球沒有很好地融入學校教學理念,忽視足球價值觀的宣傳和理念的灌輸。雖然廣州足球處于全國領先位置,但是由于社區缺乏足球活動場地,以及學生學習壓力比較大,參與足球活動比較少,社會足球氛圍一般,影響了校園足球發展(見表3)。
(四)行為文化發展現狀
足球行為是校園足球文化發展最客觀的反映,從表4可以看出,行為文化得分為54.2分,是不及格的。足球競賽開展比較好的學校比較少,存在一些學校沒有開展校內足球競賽。極少部分學校足球社團開展比較好,大多數學校的足球社團開展都是學生主導組織活動,教師對社團支持和引導相對較少。學生參與足球方式比較單一,僅限于足球課,只有個別學校學生參加班級足球聯賽,學生足球活動的時間難以保證。綜合行為文化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學校重視學校足球隊運動成績,但參與動力不足,部分學校沒有開展班際競賽,社團以及競賽的消極開展,影響了學生足球參與方式、次數和時間(見表4)。
二、廣州市中學校園足球文化發展的對策
(一)進一步認識“校園足球”的文化內涵,開發“校園足球”的教育和德育功能,建立“校園足球”文化教育理念。學校領導是開展“校園足球”的核心人物,加強校領導 “校園足球”培訓,提升認識,挖掘校園足球的教育和德育功能,讓校園足球融入學校教學理念。足球運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更助于學生健全人格和培養品質。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的“國防教育”就是成功案例。提升認識,轉變觀念,使校園足球各種功能充分發揮,將校園足球提升更高平臺,為國家培養更優秀人才。
(二)加大資金投入,完善足球場地設施,強化校園的足球元素,豐富足球宣傳途徑。雖然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對校園足球加大投入,但是還有很多學校沒有足球場地,足球聯賽開展還比較缺乏資金運作,教師缺乏物質獎勵等。應鼓勵學校通過企業、社會團體機構和個人捐助渠道,增加校園足球經費。校園是師生活動的場所,學校校園、教室、宿舍等,應增加足球元素。加強校園足球宣傳,特別是學校廣播和電子宣傳顯示屏的宣傳,創建良好環境和氛圍,陶冶情操,美化心靈,充分發揮校園足球的育人功能。
(三)建設校園足球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健全校園足球各種規章制度。建立組織機構,明確發展目標,分擔職責,逐步推廣校園足球文化發展。特別是對足球教師隊伍的建設,應該通過足球教練培訓等認證、引導退役職業運動員參與校園足球工作等,不斷打造出一支能力突出的師資隊伍。健全各種規章制度是校園足球推廣和文化發展的重要條件。在貫徹執行國家足球相關規定中,應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本校自身發展的規章制度,逐步規范化、科學化。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足球文化活動,讓足球融入學校教育理念,形成特色的校園精神,促進校園和社區足球交融發展。積極組織足球課程,提高學校足球運動隊訓練,完善校際和班際足球競賽體系,積極增強各級聯賽的影響力。校園足球建設要融入班級文化,在班級圖書角、黑板報、壁報等通過主題班會、手抄報等展現出來,讓足球精神融入學校校訓和宗旨,打造足球特點的精神環境、文化氛圍和品位格調,不斷深化、豐富和積累,形成項目特色和學校精神。鼓勵學生開展足球社團活動,培養學生足球興趣愛好,增進足球氛圍,展示足球風采。
參考文獻:
[1]盧元鎮.中國體育社會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
[2]侯學華,等.校園足球文化內涵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3,6:107-110.
[3]易劍東.體育文化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4]王邦虎.校園文化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
[5]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官方網站.[EB/OL].http://www.schoolfootball.cn/sports.2014-07-01.
(作者單位:廣州市南武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