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大數據時代來襲,以及MOOC、翻轉課堂、碎片化學習等教育信息化學習模式的不斷涌入,高中英語教材的編寫也逐漸向數字化蛻變。在新課標的背景要求下,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成為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學目標。基于以上內容的研究,本文分析闡述了教育信息化對于高中英語教材編寫的影響。以及如何將其原有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設計,以及教材使用方面與信息化時代深度融合,從而形成一套適應學生語用能力培養及發展的新型實用型英語教材。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英語教材;語用能力
一、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內涵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紀90年代伴隨著信息高速公路的興建而提出的。在美國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中,特別把IT在教育中的應用作為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美國的這一舉動引起了世界各國的積極反應,許多國家的政府相繼制定了推進本國IT在教育中應用的計劃。中國自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普及,整個社會的發展與信息技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人們越來越關注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社會信息化”的提法開始出現,聯系到教育改革和發展,“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開始出現了。政府的各種文件已經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這一概念,并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的工作。
現代社會中,教育信息化實際上就是根據學校教育教學的要求和需要,應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融合多媒體教學等實用方法,從而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將其加以數字化的改進和創新。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師共享資源庫的建立。從技術層面上來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點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以及多媒體化。從教育層面上來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共享性、開放性獎、交互性與協作性。
二、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英語教材的研發要求
現階段,我國教育部門實行新課程教育改革。在新課標要求的背景下,我國的英語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制度發生著巨大的改變。雖然這一變革給我國傳統教育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但也為生成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了機遇。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高中英語教材已經不再滿足于國家制定的教科書,同時還包括一系列的練習冊、輔導書以及影像資料等。面對這種改變,高中英語教師應對高中生進行指導,是他們能夠充分利用這些教輔材料,提高英語學習效率,進而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這就要求高中英語教學工作者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英語教材中的一系列活動,例如讓學生利用教材錄音材料進行英語聽寫與跟讀,通過學生分組活動對于教材內容的分析與研讀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環境等。
三、高中生英語語用能力剖析
英語課程標準認為: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它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對這四個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其中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聽、說、讀、寫既是學習的內容,又是學習的手段,這四者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開展,英語教學正在發生深刻地變化,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已越來越受到重視。而且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經濟技術和對外貿易活動的進一步發展,英語已成為和一種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尤其是口語會話更為重要。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已勢在必行。在高中階段,學生的語用能力就是指學生能夠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學到的英語知識靈活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學生的語用能力可以當作學生的一項重要語言技能,能夠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接觸閱讀與英語相關的書籍,順暢地觀看英語電影,流利自然地與外國友人進行交流等等。但是,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有些學生作業和考試都很出色,但上課不喜歡舉手發言;有些學生心里想的挺不錯,一到口頭表達,就吞吞吐吐,表達不清楚;有的學生自由會話或小組討論時語言流暢,思維敏捷,可一到作報告和正式發言,就結結巴巴等等,諸如此類舉不勝舉。
四、教師需要通過信息化教材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具體方法
1、仔細研讀教材,提高自身水平。對于高中英語教師自身而言,教師能力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自己所教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首先要從英語教材抓起,高中英語教師必須仔細研讀教材,對教材中的每一處知識點進行詳細地研讀將教材吃透,找出其中有利于學生進行語用訓練的內容。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五的教材中《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中,教師除了講解教材中涉及到的語言知識點,語法知識點以外,還要對英國國家文化進行滲透和熏陶,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對這部分歷史知識進行深入挖掘,讓學生了解一些英國歷史及文化的發展變化,從而更好地在生活中運用英語來描述這個國家以及相關涉及到的西方文化。
2、結合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語用能力。對于高中生而言,高中英語教材中涵蓋的大量知識點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語用能力水平。但是這些知識點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在書上對于學生來說既不生動也不形象,學生根本無法對其產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這時,就需要高中英語教師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學生學習和探索英語教材中知識點的興趣。在教育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作為教師,要學會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化資源,例如,音頻、視頻、多媒體教學課件的使用,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將英語教材視覺化、形象化的方法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對于新知識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3、合理改編,創設環境。在高中英語教學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除了利用信息技術產物輔助教學以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英語教材內容所規定的英語語境。情景式教學內容的創設可以極大程度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使學生不自覺地融入到課堂教學情境,想象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言一語,會主動模仿情境中的人物的語調和語速,達到訓練學生語用能力的目的,從而配合教師完成英語教學工作。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創造以生為中心的信息化課堂,充分融合教育信息化的技術和手段,增強學生對于總西方文化的理解。在編寫及研發教材的過程中,充分體現教育信息化手段的應用及嘗試,讓學生能夠掌握到教材中涉及到的語用知識,從而提升自己的語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堯. 英語口語教學中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研究[J]. 電大理工,2015(04).
[2]隆濤. 英語教學中注重語用能力的培養[J]. 中國教育學刊,2015(05).
[3]何克抗. 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J]. 課程、教材、教法,2014(2).
[4]黃榮懷.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現狀及發展趨勢[N]. 中國計算機報,2001-8-20.
[5]祝智庭. 智慧教育新發展:從翻轉課堂到智慧課堂及智慧學習空間[J]. 開放教育研究,2016(2).
作者簡介: 孫立軒(1995—),男,黑龍江綏化人,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級碩士研究生 院系:西語學院 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