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群力
摘 要:跆拳道既是一項能夠強身健體,又能夠于防身自衛的傳統搏擊武術,更是一項新興的集健身、競技及娛樂為一體的現代體育。這項在中國被譽為“男子漢”的運動,同時也受著眾多女生的喜愛,現在正在不斷地融入到學校體育當中,為體育事業注入了一股充滿活力的新鮮血液。
關鍵詞:初中體育;跆拳道;教學策略
跆拳道以技擊格斗為基礎,以修心養性為核心,以磨練人的意志、振奮人的內在精神氣質、培訓練習者良好的禮儀及道德為目標,現在正在慢慢駐入我國體育教學中,它是起源于韓國的格斗術,現在已經列入了奧運會比賽項目。跆拳道在不同程度上彌補了我國學校體育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方面的缺失與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缺失。跆拳道運動在校園中還很少開展,沒有像田徑、足球、籃球等在體育院校學生中開展,這使得這一運動在學校體育中開展面臨很多困難,但如果真正開展起來,它的教育效果非同小可。本文談談跆拳道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一、促進心理陽光發展
初中生的年齡較小,自我意識與自我評價能力還處于不夠成熟的階段。對事物的認知與感受存在一種不確定的徘徊心理,因此會影響到他們陽光心理的發展。而跆拳道運動本身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蘊,能夠鍛煉學生的意志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獲得美的熏陶。
在跆拳道的訓練中,教師應要求學生每完成一個動作,都要發出“呀!”“嚓!”“哇!”等聲音來為自己助威。這種叫喊能夠振奮學生的大腦神經,刺激學生的肌體,使學生迅速進入興奮的狀態。當面臨強大的對手時,也能通過聲音來分散對方的注意力,起到威懾對方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聲音可以消除自身的恐懼心理,讓自己勇于進攻。跆拳道運動也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力,培養學生積極向上、頑強無畏、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在跆拳道運動中,往往用不同顏色的道帶來衡量各個級別的學生,每個級別都要經過嚴格的考核,這需要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斷突破自己,充分挖掘自身的潛能,以獲得進一步的提高。
如今的學生很多都處于嬌生慣養的環境里,自私、嬌縱、害怕失敗的心理屢見不鮮。而在跆拳道的練習中,學生能夠擺脫不良的心理狀態,增強自信心與意志力,懂得如何戰勝挫折與失敗,心理朝著健康、陽光、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符合現代教育的理念要求。
二、提高學生的耐挫力
所謂耐挫力,是指當個體遇到挫折時,能積極自主地擺脫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為免于失常的能力。跆拳道競技是以腿法為基礎的,講究腿法的變化多樣和靈活多端,對人體的柔韌性、大腦反應的靈敏性、身體運動的穩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它是對人體機能和體能的綜合考驗。練習者在比賽和訓練過程中經常會大聲吶喊或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通過聲音激蕩肺腑、振奮精神、提高注意力、穩定情緒、增強自信心和膽量。這些聲音還可以干擾對方情緒、刺激對方心里、降低對方自信心、使其技戰術不能正常發揮,為戰勝對方創造條件。因此跆拳道競技不僅僅是體力上的對抗,更重要的是智力上的對抗,以及戰術的合理運用。跆拳道競技比賽可以增強練習者的意志力、克服困難的勇氣、頑強拼搏的精神。尤其是一些性格內向、自信心不足、耐挫力較差的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會在自信心、耐挫力等方面得到明顯的提高。而另外一些性格急躁、易沖動、不善于交往、沉迷于游戲的學生,通過訓練釋放了多余的心理能量、提高了身體素質、改善了人際關系、樹立了正確的人生目標。
三、規范思想品德行為
跆拳道推崇“以禮始,以禮終”的尚武精神,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品德行為規范。除了要懂得禮儀之外,學生還應擁有高尚的思想情操,無論是在練習之中還是在練習之外,都要求學生做到由內而外的自律與自我修養。
當學生剛接觸跆拳道運動時,教師可能要花上整整一節課的時間來為學生普及禮儀知識。就是最簡單的“鞠躬”動作,內涵也是極其豐富。在平日的訓練過程中,如果不小心踢到了對方,應及時敬禮來表達歉意;在練習擊破磚塊或者木板時,應為給自己拿靶的同學敬禮表達謝意;在對抗時將對方踢倒,應停止進攻動作并退后一步敬禮示意……有學生說:“在沒學習跆拳道之前,見到老師都是形式性地問好。而學習跆拳道之后,這項運動教會我該如何鞠躬,如何尊師重道,我開始發自內心地向師長問好。”真正的跆拳道應有禮有節,自強不息,精益求精,讓學習者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行為規范。學習跆拳道,教師從小就應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使學生知禮節、懂謙讓,凡事都秉承一顆堅韌之心,使學生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四、提高學生的智力
智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智力不是指“頭腦聰明”、“知識儲備”能力程度,是一種靈活、正確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電視經常報道有些學生不會整理床鋪、洗衣服,教育界已經認識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不利于學生智力發展。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使大腦得到思想解放,體育不是缺乏智慧,而是具備高智慧,智慧聯系著個體的生活,跆拳道是一種體育項目,有利于初中學生智慧的健全。跆拳道的競技、功力檢測與品勢這三種練習方法均具有競爭,處于規則范圍內實現有序對抗,人、物均可成為對手,自己也可能是自己的對手,該類對抗并非是單純體能勞動,而是進一步預判、建設和分析競爭對手,與自身技能相結合,建立合理攻防戰略。針對初中學生來說,頭腦結合四肢實現雙向運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使他們增強體力的同時,還能開發頭腦靈活性。
結語:
跆拳道運動對初中生的身體健康素質、心理陽光發展以及思想品德行為規范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要結合教學經驗,不斷完善跆拳道教學,在校內多開設專門的跆拳道課程,使更多的學生在跆拳道運動中受益,為今后的終身體育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麗娜.“新常態”下中小學跆拳道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J]. 當代體育科技,2016,6(34):17-18.
[2]唐宜峰. 跆拳道運動對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探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20).endprint